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进煤村三家店,京西门头沟区的古村落, 五六级的北风从人们的耳傍呼啸而过, 村口的永定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层,一群少儿穿着羽绒服在河面上溜冰,几匹骡子吐着寒气拉煤车扬尘来去。这,就是过去京西大道的起点,也是永定河的出山口。在明清时,京城供暖用的京西煤以三家店村为集散地。走在三家店的老街上,记者看到一排排老宅子和新房子的屋顶上铺着石片  相似文献   

2.
朱祖希 《北京观察》2021,(12):72-75
远在二三万年前,发育在北京西山断裂带上的"先成河"——三家店河,在它强烈的溯源侵蚀中,终于突破了官厅山口,袭夺了桑干河水,形成了日后所见的真正意义上的永定河.永定河从山西高原、蒙古高原呼啸而下,或夹带着尚未融化的冰凌,或裹挟着泥沙,穿过大同盆地、阳原盆地、延怀盆地,冲出官厅山峡,在三家店附近出山,荡涤于平原之上,尔后注入渤海.  相似文献   

3.
今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北京虽远高大江、大河,但作为首都,洪灾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永定河与天堂河更是令人担忧。永定河古称(?)水、桑干河、卢沟河、浑河、无定河,清朝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奉敕改称永定河。北京市的永定河从官厅水库开始,至石景山三家店为山区,三家店至卢沟桥为丘陵区,卢沟桥以下为平原。为防水患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14-15日,笔者与门头沟区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主任何建忠,门头区档案史志局副局长、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委员石建山,本刊编辑刘小东、薄茹一行5人,前往京西古村落——川底下、双石头、灵水、碣石、琉璃渠和三家店进行实地考察。14日,夜宿川底下村,感受了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的情趣。返京后遂将所见所闻,写成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琉璃渠村,曾称琉璃局,为元、明、清三代烧制皇家宫廷建筑专用琉璃制品的官窑所在地.元中统年间,朝廷设琉璃局,管理琉璃砖瓦窑场,其窑场设在北京外城琉璃厂,而在门头沟设有分场,派工开采烧制琉璃瓦器的原料,然后运至海王村琉璃窑,这处琉璃窑分场即设于今琉璃渠村,故名"琉璃局".明沈榜《宛署杂记》载:"三家店过浑河板桥正西约二里许,曰琉璃局".该村"三官阁"过街楼《琉璃局文昌东阁记》碑文载:"神京西五十里许,有琉璃局者,以烧琉璃著名也".  相似文献   

6.
<正>一、永定河大兴段环境现状永定河是海河水系最大的一条支流,是北京的"母亲河",同时也是北京市河湖水系与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定河全长548公里,自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流入丰台区。再由丰台区流经大兴区后于河北省固安县南北共界流向天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4)
<正>2015年,逢简村进入广东省旅游名村的公示名单,并荣膺国家3A旅游景区。经过岁月的沉淀,新风的吹拂,"美丽乡村"愈发绽放魅力新颜。随着车缓缓驶入逢简村,道路两旁,绿荫掩映,虽没有"青山郭外斜",却有着"绿树村边合"的独特意境。逢简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杏坛镇北面,面积5.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00多人。西汉时已有人居住,唐代开村立户。据县志记载,南宋嘉定年以前,众多姓氏聚居在此,相传"逢简"得名也是和逢氏、简氏二姓有关。依水而建的逢简水乡,因独特的自  相似文献   

8.
紫微苗家     
紫微村民委员会属临沧市凤庆县新华乡。紫微村现有住户744户,是一个苗族聚居的乡,苗族占到总人口的54%。2004年,该村粮食总产96万公斤,经济总收入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7元。该村苗族使用苗语西部方言,没有文字,一般都通晓汉语。紫微村的苗族主要有“青苗”、“白苗”和“花  相似文献   

9.
明代,漳州迁台姓氏目前已知最早见诸古谱文字记载的有杨、丘、卢三个姓。此时迁台姓氏大都零星分散。明清时期,大量的闽南人迁徙台湾,具有时间长、规模大、自发性、径直性等明显特点,为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明清以来,漳州人迁徙台湾有过4次高潮。  相似文献   

10.
永定河斜贯北京市的西南,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其上源分南北两支:北支洋河,源自内蒙古兴和县以北的山麓;南支以桑干河为主干,源于山西宁武的管涔山.桑干河在东流至河北省朱官屯附近,与北来的洋河会合以后,始称永定河.永定河切穿北京西山,形成了一条长达108公里长的峡谷,即官厅山峡,尔后在三家店附近出山,泄于平原之上,又东南流经天津市海河流入渤海,全长680多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永定河在北京市界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等区,流长170公里,流域面积316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畔,合浦县东南部,一个渔业小村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小有名气的蛋家纯渔业村——合浦县沙田镇海战村。2007年该村经济总收入8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46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谈起海战村的发展变化,人们就不约而同地说到带领海战人走上小康之路的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兴凤。  相似文献   

12.
正崇左市积极探索创新,破解了换届选举的一些难题。一是探索"定向公推直选",解决一村多屯、村干部过于集中在少数自然屯问题。即选择宗派关系复杂、有潜在干扰选举问题的村探索"定向公推直选",将该村下辖的自然屯划分为数个辖区,每个辖区平均分配一个职位并公推产生这一职位的2名正式候选人,选民再从正式候选人中直接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班子成员,确  相似文献   

13.
《松州》2017,(3)
<正>2016年11月,按照宁城县委的统一安排,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成为八里罕镇北场子村、忙农镇刘家营子村和忙农镇前三家村的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单位,负责八里罕镇北场子村79户、忙农镇刘家营子村150户、前三家村87户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医院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院长杨风军亲自主持召开专题扶贫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并及时制定出台了帮扶共建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和地域大县的莒县,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村——它先后荣获"日照市小康村"、"山东省村镇建设文明村"、"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5.3亿  相似文献   

15.
古窑村福山     
张家森 《春秋》2014,(6):62-63
正福山村在博山东南15华里,位于镇政府驻地八陡以北,相距约三公里。东临大福山,北依三泉山,南与大黑山后村接壤,西与山头镇两平村为邻,南湖公路与博辛公路在村东北交汇。福山原名圪垯湾,明洪武以前建村,村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因地形得名:该村四周高,中间低,形似湾状,村周边有三山(二虎山、三泉山、葛条山),三沟(东沟、西沟、北沟),五岭(南岭、西岭、东岭、嵩岭、走马岭),两顶(赵家顶、田家顶),一峪(南峪)  相似文献   

16.
菲荑 《乡音》2014,(7):42-42
赞皇六宰相的传说发生在赞皇县许亭村,该村位于赞皇县西部丘陵区,距赞皇县城15公里,是赞皇西部最大的村镇,现为许亭乡政府所在地。许亭是赞皇、井陉、昔阳、元氏四县交会之地,该村四面环山,山势西高东低,南北平等,故有天然山城和八仙庆寿之说,前后左右有九条大沟的水流汇聚此地,人称"九龙聚会"之地。在这九条水流中,村南、村中、村北有三条比较大的河流蜿蜒向东,形成环形汇水,有俗话说:"南和任县不求天,不如赞皇小西川。三河汇水是宝地,天然山城流清泉。"许亭村东临田村,北界水峪,三阵,  相似文献   

17.
福清"洪宽工业村"是中国首家侨办工业村,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由海外闽商首创的根植于中国侨乡的一种新型投资组织形式。它的创建,为推动中国侨办工业村崛起以及侨乡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构建和谐侨社开拓了新空间。本文通过对该村建设在构建和谐侨社中呈现出的两方面作用的分析指出,这些作用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在祖(籍)国的发展成就,亦为新世纪和谐侨社的构建创造了一种形式和积累了物质基础,应予以重视并发挥其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嘿嘿,现在公路修好了,走路安逸了,在自家门前就能当工人领工资,是公路帮我们拔掉了穷根……"大足区万古镇石牛村,石牛、石玉、清骑等公路把全村近200农户串起,实现户户通。畅通村道传递出的正能量,又推动着该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双赢的大好形势,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多亏了我们村的‘刘大胆',要不是他,我们现在哪有这么好的条件。"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陈圣良竖起大指拇"点赞"。陈圣良口中的"刘大胆",就是镇人大代表、石牛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大弟。  相似文献   

19.
徐朝霞 《今日民族》2002,(11):12-14
在著名风景名胜地蝴蝶泉边,坐落着一个中国最大的白族聚居村——周城村:国道214线穿村而过;公路旁,村中央,那座气宇轩昂的典型白族建筑.以及照壁上那四个颇为自信的大字“秀甲天南”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过往行人如果你有兴趣就此下车驻足观看。你还能发现。那四个大字旁写有一诗“天生旅游处、地就白族村”。照壁左边是挂有“小康村”称号的大理石牌。右边是挂有“亿元村”称号的铜牌,这都是中共大理市委、市政府分别于1997年10月和1998年1月授予该村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协公报》2013,(5):57-58
<正>在静海县的人口大姓中,王口镇大瓦头村岳姓名列其中。该村岳姓400多户,12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一半。据考证,本县东岳庄、西岳庄、岳家园、杨学士、义渡口、上三里等村的岳姓大多是从该村迁移过去的。清乾隆三年的《岳氏族谱》记载,静海大瓦头村岳姓为民族英雄岳飞后裔,至今已有四十世。岳飞(公元1103—1142年),字鹏举,出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一生三次从军,在抗击辽、金入侵,收复中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