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4,(10):26-28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宁夏要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就必须构筑起自己的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开发的制高点,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的人才竞争,让人才在这块高地上大显身手,一展才华,为宁夏的发展贡献力量。加强环境建设,稳定人才队伍。宁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像东部地区那样用很高的待遇来吸引和稳定人才,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在环境建设上下更大的气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多少和利用程度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以及贫富差距的决定因素。对经济欠发达县区来说,人才更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看,制约欠发达县区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资金和项目,而是缺乏知识和人才。重视人才已成为欠发达县区地方政府的共识,然而,到底怎样解决人才匮乏问题,采取什么样的人才战略,才是实施欠发达县区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选择呢?对此,许多地方还存在模糊和错误认识,在不经意间犯了一个大的错误,即只知道眼睛向外,花费大量资金吸引外地人才,而不知用好身边的“宝贝”,以致身边人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地区和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经济欠发达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竞争的压力和人才资源流失的困惑。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加大人才战略的实施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引、留、用,不断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毋庸讳言,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主要表现在观念劣势、体制劣势、经济劣势、环境劣势等方面。从另一角度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有其实施人才战略的后发优…  相似文献   

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立国之本,而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科学技术的开拓者,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始出各类人才和合格劳动者。因此,转变我区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新,关键在人才。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战略应占有重要位置,实际工作中就应重视并认真抓好人才工作。一、人才问巴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钢一块“钢板”新区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人才短缺。在支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诸要素中,人才问题是一块“短板”。分析现状,我区人才问题主实有以下几条;1.人才总量不足,总体质量水平不高。据统计,1994年全疆专业技术人员(包括…  相似文献   

5.
张忠田 《理论学刊》2001,(2):114-115
改革开放以来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纵观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差距 ,从产业结构上看 ,主要差在二、三产业上 ,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除了地理的、政策的原因之外 ,很重要的是人才问题。企业家是现代企业的脊梁 ,没有企业家就没有现代企业 ,就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也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经济欠发达地区 (以下简称欠发达地区 )要在未来竞争中发展自己 ,必须把企业家培养作为自己的首选战略。一、欠发达地区企业家资源稀缺的原因分析企业家资源稀缺 ,是经济学家把企业家作为资源来研究提出的一个概…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如结构性污染较严重、环境保护资金短缺等。搞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合理评价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行为,积极培育新的环境保护主体。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均令人堪忧,“分不进、留不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大胆改革探索教师教育模式,建立高效畅通的服务于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培训绿色通道,是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行政管理机构及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本刊特发表湖北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文清等同志的研究成果,以期能给读者有所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地区和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加入 WTO 之后,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竞争的压力和人才资源流失的困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压力尤感突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做好人才的培、引、留、用,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才竞争中的情势分析总体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才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观念劣势。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人还没有树立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基础薄、区位条件差的欠发达地区,县级党委如何履行好党管人才职责,推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党管人才工作面临的困境。一是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地方在人才与发展关系把握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地重发展轻人才,忙忙碌碌引资金、搞项目,看不到人才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种则一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06,(12)
目前,吉林省共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个,市、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4个。近年来,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馆藏资源不断丰富,管理和服务不断改进。但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1.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入不足,难以实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有的地区受自身财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教育基地的投入缺乏连续性。有的地区投入不够均衡,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教育基地投入相对较多,创收能力弱或无创收能力的教育基地投入相对较少。投入的不连续、不均衡,使有的教育基地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尽管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但它也面临着东西部和南北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农村欠发达地区,相对来说就比较落后。本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开始注重扶助欠发达地区,最近一、二十年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更是加大了扶助力度。1993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受授区和受援社区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的法案。此法案规定,拨款25亿美元,无偿用于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10亿美元无偿用于欠发达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各项援助。1994年12月,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署批准了6个城市受援…  相似文献   

12.
寻找欠发达地区的"内外合力"之道齐炳文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山东和全国一样,也有个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山东省1993年确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改革开放试点县,探索一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紧缺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人才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地区由于条件差、基础薄,引进大中专毕业生难度较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转劣为优,是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少的原因:一是流失严重。许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不仅国家教委培养的毕业生分不来,就连省属高校毕业的学生也到处托人情、找关系,千方百计想离开。尽管前几年各级人事部门在政策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实行切块分配的办法,但“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趋势欲堵不能,欲控难收。据苏北某县统计:93年本地生源大专以上学历120多人,可实际到该县报到的只有40多人,而且多数集中在理科、医科类,工科类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在新的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县要加快发展,赶超发达地区,应特别注意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从解放思想入手,加快实现由温饱意识向小康意识的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大解放,就难有实践上的大作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首先是思想上的差距。目前,多数欠发达地区都以解决温饱问题为基本目标,当然也随之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温饱意识”。这种温饱意识具有较强的二重性:一方面说明人们在思想上已基本摆脱了“左”的影响,想富、求富、致富,与过去相比,是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等原因,求平求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整体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加剧,农村基层党组织暴露出许多问题,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不断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推手,对增加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存在着较大差距,应该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发挥县域特色文化优势、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大力优化人才结构等,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陈栋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就是东部省(区)内也有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冀东南、鲁西、粤北等地区。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建成,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拟就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18.
刘长飞 《发展论坛》2002,(10):33-33,40
本文所说的经济发展地区是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的,其经济发展刚刚摆脱了欠发达阶段的低水平扩张,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产业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一、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地区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刚刚实现了由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到经济开始快速增长的转变,突出表现在一、二、三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仍然主要是靠量的扩张而不是质的提高。经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一、二、三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基础薄、区位条件差的欠发达地区,县级党委如何履行好党管人才职责,推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党管人才工作面临的困境。一是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地方在人才与发展关系把握上,存在两种  相似文献   

20.
沈荣华 《当代贵州》2004,(13):44-45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人才开发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相当程度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怎样突破传统人才观念的桎梏,突破体制的障碍,让人才的创造力充分涌流,这是在2004’中国西部人才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们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大家所关心的这一问题,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就西部地区该如何吸引人才,配置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