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粤澳合作不能照搬粤港模式,需要在兼顾粤澳合作现状和澳门的特殊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横琴岛作为粤澳合作的创新实验场,进行粤澳合作通关、金融合作、离岸税制和中医药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新兴产业大调整、大布局的国际背景下,在两岸产业大交流、大融合的潮流中,在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台湾建设“黄金十年”的目标牵引下,如何深化汉台产业合作,攸关武汉和台湾两地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珠澳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合作成果丰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港澳与珠三角的融合进一步深化,珠江口西岸的核心——珠海将成为与港澳合作新重点的“桥头堡”。《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使横琴新区成为第三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新开发区,对推进珠澳经济一体化进程,培育珠澳国际都会区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珠澳合作发展要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在保持珠海和澳门两地行政管理体制和管辖范围不变的前提下,在《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下,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新兴产业大调整、大布局的国际背景下,在两岸产业大交流、大融合的潮流中,在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台湾建设"黄金十年"的目标牵引下,如何深化汉台产业合作,攸关武汉和台湾两地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前店后厂”、优势互补的产业合作模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粤港澳产业合作正向宽领域、全方位、一体化推进。三方产业合作必须从国家战略和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于“一国两制”事业创新发展和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科学谋划和确立合作的方向目标、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从推动形成三地产业分工合作新格局;推动重点产业合作;拓展服务业开放;合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共建现代产业示范区等五方面全面提升这一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区,要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深刻认识全球政治、经济变化的新形势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转变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武汉的四大国家战略聚焦优势,把握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抓住国际合作新机遇,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技术与经济合作,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产业,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新能源技术与产业国际合作基地,并逐步发展成国家新能源研究、交流合作及产业发展中心,在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中,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台湾光电产业随着科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技术研发与产能均大幅提升,在先导性与关键性技术开发领域已扮演重要角色。要了解台湾“光电科技发展中程纲要计划”、“光电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计划”和“平面显示器产业环境建构计划”的研究内容及重要成果,关注台湾光电产业未来发展重点。积极应对,明确重点,主动作为,建构“硅谷-台湾-厦门”以及“东京-台湾-厦门”双黄金三角概念,加强国际和海峡两岸光电交流,重点开展招贤引才工作,设立推动两岸产业配套合作的专项资金,塑造光电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环境。  相似文献   

8.
产业合作园作为跨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对南京都市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产业合作园为切口,探讨推进南京都市圈跨省域产业合作的有效举措。首先,探究产业合作园成立基础、类型、动力以及效应;其次,分析南京都市圈内合作园发展现状,重点对宁马产业合作园发展情况加以剖析,并总结产业合作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基于都市圈内各城市的比较优势,提出南京周边地区合作园应该做好产业配套工作以更好实现地区分工等政策建议,以期推动都市圈内产业合作园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新热点.面对低碳经济的挑战,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步入新阶段,大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新能源合作,重视和提升区域组织下的新能源合作,深化与美欧的新能源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尽管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局面已经打开,但是依然受到战略互信、合作机制、技术出口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制约,需要加强政府对话、增进战略互信,积极深化合作机制,不断丰富合作手段、提升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0.
当前,渝台交流合作已经跨越单一单向、低水平阶段,进入到以产业投资、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双向、高水平阶段,并从纯粹的经贸领域扩大到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医疗、环保、旅游等广泛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的渝台文化交流合作,具有经贸文化互动频繁、高层交往日益增多、基层往来日益密切、交流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多样等特点,对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和渝台两地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发展来看,升级渝台交流合作的模式和路径,建立完善高层交流、基层交流和人员往来、中华文化交流、重庆抗战文化研究、政党组织交流等新机制,已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卫生产业是目前我国有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又是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最大的服务产业之一;健康消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最重要的国内居民消费热点之一,也是今后扩大国内投资需求的新增长点;稀缺的卫生资源与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现行的卫生服务体系或办医模式客观上抑制和阻碍着社会对医疗需求的增长,加快变革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动力在创新驱动,核心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产业创新联盟作为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体,无疑是实现协同创新的一个最有效形式。我省应以构建产业创新联盟为重要抓手,强化与京津的创新合作,纳天下创新资源要素而用之,最大限度地将京津科技优势转化为河北的创新优势。加快建立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与京津联手合作,共建京津冀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跨联盟合作机制平台以及跨行业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13.
国际科技合作思想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和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而科学地估价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强调我国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提出科学技术的无阶级性命题,为我国大力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创造必要的理论准备;三是强调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国国际科技合作规模和水平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珠三角”区域由大陆9省及港澳共同组成,促进其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产业转移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泛珠三角的概况,而后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不利条件,最后从产业层面、制度层面、政府层面提出促进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不仅要促进沿线各国在经济技术上的互惠共通,更要在制度建设上为"一带一路"提供中国方案。以立法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司法体系、法律服务体系为内容的法律保障体系是"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考察和评价陕西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法制保障体系实践基础上,从创新立法格局、加强行政执法、深化司法改革、提升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优化陕西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法律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协力推动沿线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是一种与人的创意、创造性有关新的产业形态,因其体现文化性的本质又称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素有"南新安、北华陀"之称的安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特色显著、资源丰富.发展融安徽的徽文化、旅游、中药资源于一体的安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民族文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安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历史上丝路国际科技合作已有先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西安新起点国际科技合作具有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互通的特征,在充分发掘合作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应确立继往开来、全面开放、合作共赢的合作目标,明确企业、政府、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统筹优化科技资源及合作优势,为促进西安新起点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两岸ECFA后续协议商签的逐步展开和落实为厦门与台湾进一步开展产业深度对接合作创造出难得的机遇。本文首先对当前厦门与台湾产业发展的相对竞争优势和互补性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厦门与台湾开展产业对接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最后,重点探究出推进厦门与台湾开展产业深度对接合作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分析了中山市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机遇,在深入研究分析中山市健康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配套链、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创新协同体系建设等问题后,提出中山健康产业在构建现代健康产业体系方面要打造产业链闭环,在品牌建设方面要以翠亨新区为主阵地,打造国际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区,在国际化合作方面要加强与港澳资源合作,同时加强健康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健康产业人才梯队,设立健康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争取港澳资金支持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科技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它传递着丝路的文明精神,承载着现实的民生福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陕西的国际科技合作应以科学的路径选择理论为指导,认清自身在合作路径实践中的优势与劣势,统筹丝路沿线的有利科技资源,综合运用加强大项目合作、深化人文科技交流、畅通科技金融渠道、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等手段,创新陕西新起点国际科技合作的路径,促进陕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