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琪  唐斌 《学理论》2009,(19):103-104
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一个是非正义性,另一个是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下的功能不适应性。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借鉴理论中,资源控制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和制度结构理论虽然指出了传统户籍制度的不足,但它们并没有把户籍制度纳入到社会系统层面进行分析。帕森斯的AGIL理论可以在社会系统层面上为我们提供新视角并具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层结构是指社会系统中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构成方式与比例关系,它是依据某些特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对社会成员阶层归属的划分,从而确定各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社会分层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不管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社会学对社会分层问题始终予以关注和研究,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
校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民族院校校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笔者从以下层面进行阐述:国家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文明"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社会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平等"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个人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爱国"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夏晓莉 《学理论》2014,(26):66-67,96
梳理西方社会分层理论,总结目前国内学者对民族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层研究,发现国内目前关于新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分析,在国内研究方面注重对历史上解决新疆问题的经验总结,缺乏对维吾尔社会现状的相关研究,因而对维吾尔社会的分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生存环境,生存环境可分为外因系统和内因系统,它们均可分为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决定其文化类型与样式及其文化发展取向.各民族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创造自己的文化,必须对其生存环境进行利用、调适、加工、改造.  相似文献   

6.
张涛 《青年研究》2007,(6):30-35
当前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层主要体现在收入分层上。而农民工的收入分层体现出下层和中下层的收入者居多,上层收入者比例很小,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工在社会公平认同度、解决纠纷途径以及未来生活的预期等方面的差异也反映出了农民工文化心理层面的内部分化。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现时代的最深刻体验是“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的整体转型”,其深度和广度是民族5000年文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彻底变革。技术、观念、制度、全球化以及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富裕,在短短的30年间对我们的精神状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物质与精神的张力迫使我们寻求并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民族整合是多民族国家基于民族群体权利承认而实施的民族治理方略,这一方略源于多民族国家对原本以同化为主要治理范式的反思。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民族整合主张摈弃民族同化,同时又反对民族分裂,旨在维护族类群体的自主性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作为一种政治关系格局,民族整合是唯一主权屋顶下各民族共存的族际关系结构设计,具体涉及族际政治关系结构、族类群体与国家关系结构两个层面;作为一种政治实践,民族整合包括政治整合、经济整合、文化整合和社会整合等形式。民族整合是一种有机的共同体整合,它以维护多民国家的统一为价值诉求,在承认族类群体集体权利的同时,也为各民族成员自主实现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空间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层面来说,当前的民族互嵌研究还应关注民族间交往互动的隐形地带,即文化间性。实现交往理性、促进民族互嵌的基本原则有三:一是就不同民族而言,主体与主体互为条件的共在是各民族文化间性存在之前提;二是理解差异,尊重他者,运用文化对话及有效沟通,承认并重视不同民族的文化间性;三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导向,确立不同民族主体间共识的基本规范,增强国家认同。基于文化间性理论,反思我国民族政策,应注重新时期文化弱势民族和新生代少数民族群众的"互主体性愿望",在深刻理解多民族文化包容性的基础上努力促成各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共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往往通过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表现出来.但理解民族精神.不能仅从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层面分析,还要把握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的深层原因.概括来说,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把握:民族世界观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情感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1.
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分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社会分层的动力,也对社会各阶级阶层起着整合作用,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对社会分层的悖论,本文从该悖论开始着笔并论述各阶级阶层对市场的回应及其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12.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云南作为多民族边疆省区,"倾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发展道路上掉队"。而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在社会主义发展中不断凸显出滞后性,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对促进各民族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为政治经济的一致、文化社会的协调、民族内外关系的和谐提供激励与约束的保障机制。从政策实践上来研究民族,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杨迪 《学理论》2012,(13):186-187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在地理、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风貌,由此,习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习语的翻译不仅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进行转换,更要求在文化层面上进行转换。从文化差异入手,针对不同形式的习语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5)
随着各民族高校的不断扩招,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增多,由于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一般高校学生,因而其心理适应性也有特殊性,这也就增加了民族高校中各民族学生之间发生校园暴力的可能性。在心理层面上讲,治理民族高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应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落实校园安全制度和帮助心理不适学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分层,是一个阶级概念,也是一个身份地位划分的概念.城市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城市人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层次,可以说是自城市发展之初就存在的.城市社会分层不仅仅具有一般社会分层的共性,而更重要的是它更表现出城市所具有的特点.城市社会分层不简单地体现出一种身份差别,它更是一种社会认同和地位标识.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社会分层即为其提供了积极的影响,加速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使得不同阶层的人群间冲突加深,影响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中国社会政治改革讨论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层面的复杂对抗的态度,是中国社会分层矛盾积累的结果,是社会危机"症候群"的反映。这也表明,中国社会的分化远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中间阶级结构,而是沿着极化的趋势,使阶级(阶层)关系充满着紧张的性质;由于阶级关系和官民矛盾的尖锐化,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备受掣肘,发育严重不良,因此无法形成稳健中庸的公民文化来支持建设性的政改讨论。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52)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前所长陈乐民认为,文化问题涵盖面太广,真是天地间无处不是文化。若敞开来谈,势必漫羡而无所归心,说不出所以然来。所以必须加以限定。这里说的“文化”,系指关乎人类社会发展层面上的“文化”,可称之为“大文化”。至若文学、艺术乃至“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民风民俗之类的“俗文化”,均不在论列之内。某种世界性的“大文化”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了。当然这是一个持续的长过程,不是可以预设哪个日子可以“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论及各民族在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正在代替各民族闭关自守时指出:…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国家并不完全是想象的共同体,仅仅通过教育和宣传难以达到构建国家认同的目的。如果民族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受到损害,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就会减弱甚至丧失。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国家认同构建必须以民族利益作为基石,充分维护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20.
于国臣 《求知》2006,(1):15-16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能否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走得更远,其深层次的原因往往能够从其文化层面上找到解释。特别是当今世界。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愈发成为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