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冠华 《台湾研究》2012,(4):5-9,33
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与积极进展,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亮点之一。当前,全球经济正发生深刻变革,两岸经济社会都在步人新的重要转型期,如何通过加强和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在促进双方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更有效支持两岸经济特别是两岸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以来,台湾当局为适应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岛内金融业实施了以“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为政策方向的改革,逐步实现了利率自由化,并开放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建立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发展外汇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等,使岛内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受创较轻。但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解决台湾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岛内金融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台湾当局正从健全金融法制等措施入手加大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3.
台湾金融体制现状分析邓利娟*在台湾当局大力推动整体经济升级转型的背景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台湾金融的发展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长期以来严格管制、僵化保守的金融业逐步迈向“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目前台湾金融体制如何、有什么特点?台湾金融体制面临...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虽然已过去两年,但是它对全球乃至中国所引起的示范效应才刚刚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股市楼市的持续低迷,投资渠道也被大大减少。而这个时期恰恰是证券产品及其衍生品繁荣的好时期,因为金融产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体经济供给不足的结果。本文拟在通过对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研究旨在发掘适合现今国内金融发展的监管制度,并做出相应的立法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当下,中国开放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动,中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亟须通过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加以缓解。贯彻开放发展理念,需要促进内陆沿边地区开放,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优化对外贸易投资,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扩大服务业开放,审慎推动金融业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营造对外开放多元化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王兴化 《台湾研究》2006,(6):47-49,64
从台湾经济开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制造业不仅曾经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成为台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全球主要发达经济区的起飞和发展也基本上是以制造业的优先发展和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完成一系列转型,转型期不仅包括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该地区在全球主导产业价值链中的职能、分工与位置。正是因为发达经济区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无制造环节的制造中心,制造业的空洞化只是一种表象,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反而在加强,且这种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标准、研发、营销等环节的强大控制力。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和掌握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台湾实现由制造中心向制造业中心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小开 《南风窗》2010,(23):76-78
在国际制造企业的动荡和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和困境。我们将目光投向一个"非主流"产业——家具制造业,在内需市场上,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其间的市场力量重组与变数,是观察中国传统制造业如何转型的一个好样本。  相似文献   

8.
台湾金融改革的现状和前景曹小衡台湾金融的改革是台当局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措施之一。80年代以来,台金融改革的步子加快,进行了一系列涉及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行政等方面的改革,旨在以“市场金融”取代“政府金融”。目前,新的金融体制的框架已初显。以“自由...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25)
正在金融业严重"虚拟化",不断追逐资产泡沫的时代,广州的改革和创新实践,无疑提供了金融业重新"嵌入"实体经济的一条可行之路。到2015年年末,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率(广义货币M2和GDP的比值)再次达到了新高,达到了两倍。在这一比值上,中国长期超过美国,位居主要经济体第一位。尽管国别统计口径有一定差异,但中国金融业的"虚拟化"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后,金融业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就挑战而言,主要表现为在金融创新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只有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才能促进中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13)
正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情况很复杂,这对政府干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中国经济,从基本面来看,很像上世纪70年代经济中速发展时期的日本。而从广泛的全球化合作、资金的强流动性和一度快速上涨的房价等方面看,中国又很像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因此,很多人把现在的中国经济和当年的日本经济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邢少文 《南风窗》2010,(25):52-53
中国经济增长的旧模式在话语中正在被抛弃,制造业升级缓慢,外需市场萎减,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人口红利趋弱等等,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一系列的时代变量。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与经济,是互为依存促进的关系,金融能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地区经济的发展又能带动金融发展并为其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海南该做什么?“海南金融业面临的问题,不在金融业本身,最为关键的环节还在于产业。”人民银行海口支行办公室副主任吴鹤立认为,银行不是不贷款,关键是企业有什么好项目提供给银行,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南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14.
<正>金融业关涉国民经济命脉。在欧美等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执法已成为刺激经济复苏、提高金融系统运行效率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表明,竞争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确定价格和交易规则的最佳机制。在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行业,承认适度的反垄断豁免对防范系统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积极作用,这已成为西方国家的共识。美国协调金融业反垄断与豁免的经验对中国处于起步阶段的金融反垄断执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段时间以来 ,中国的金融改革成为了国内外中国经济问题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探究 ,既涉及对中国过去进行的金融改革的历史评价 ,又与中国未来金融改革的政策走向有关。本期特刊发两篇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金融改革问题的文章 ,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3):47-49
说转型容易,做转型难,在范晓濛眼里,外贸和内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转型成功的,几乎没有"。在制造业领域,加工贸易的模式支撑中国走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如何从低水平的出口主导转向内需扩大,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方向,因此政府和民间不断在讨论如何"出口转内销"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外需萎缩导致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更凸显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在政府层面,也屡屡提出促进出  相似文献   

17.
夏光荣  刘晶 《法制博览》2024,(10):148-150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近年来,金融高速发展的背后,也产生和积累了一定的风险。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各项金融工作开展也将纳入法治轨道上来。结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际,简论在地方治理方面如何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要素配置全球化和分工国际化的结果,是价值增值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体现。在从价值链到国际生产网络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价值链、增值链、商品链和全球价值链四个发展阶段。在可预见的将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要素全球配置将会继续推动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分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将会成为各国实现跨越式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第三次产业革命背景下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很可能是影响未来中国产业升级和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最重要的技术性因素。未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将主要是自主创新的竞争,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将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上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中国大陆产业和企业开始转型升级。在这一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大陆台资企业面临的问题尤其突出,主要是因为台资企业在大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劳动力成本提高和招工难现象出现,沿海地区企业一线工人的工资较上世纪90年代初增长达10倍左右H0,二是国际市场萎缩,海外订单大幅减少旧0。大陆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方式上,对转型升级的内在机制,尤其是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的特殊性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尝试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环境改变和台资企业特点出发,构建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分析框架,分析企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关键因素,然后运用对大陆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地区91家台资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困难,提出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中的市场关系和政治民主应在强有力政权的领导下稳步向前推进.在改革政策上,首先选择经济改革而不是政治改革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努力的优先方向,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差别很大,因此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成为国家民主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完全有能力寻找一条既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同时又体现其内部极大差异性的政治社会民主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