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安家陕北,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的13年峥嵘岁月,是党由弱到强、励精图治、扭转乾坤、创造辉煌的“黄金时期”。在延安的13年,我们党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使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成为享誉中外的民主政治模范区,成为“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研究总结这段历史,对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非易事袁贵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一个法宝,是一个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十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经济建设成就辉煌,靠的是什么?首先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抓好青年工作是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知识大爆炸、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只有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青年工作,热情关心和积极引导青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使党的组织永葆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三毛股份公司始终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宋的新生力量和后备队伍。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3,(6):13-17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等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3,(8):13-17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等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践行群众路线的  相似文献   

6.
张帅 《重庆行政》2016,(4):60-62
党中央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充实、壮大了西北根据地.为了满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需要,西北地区根据地在一些宪法性文件指导下,根据革命实际需要进行了涉及重要领域的立法.为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推动了党在延安时期法制建设取得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1948年6月,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解放区连成一片,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她的建立,使琼崖党和军队有了一个位处全岛中心、便于指挥全琼、进可攻退可守的牢固后方基地毛贵乡,是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时因保密称"公室",被誉为海南的"西柏坡"。1948年6月6日乐东县全境解放后正式形成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岛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之所以在80年的战斗历程中,屡克强敌,屡创辉煌,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军队始终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形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能否忠实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也在于人民军队能否始终一贯地搞好先进性建设,使人民军队永远成为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  相似文献   

9.
滕丽娟 《前沿》2008,(1):44-46
青年群众是民众中最有活力的一个部分,他们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党执政的实践证明,没有青年的支持和参与,党的事业就不可能发展,没有青年的认同和追随,党的执政地位就不可能稳固。所以党在扩大群众基础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青年一代,要加强对青年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争取青年人的思想认同;关注并支持青年的全面发展;加强党对青年的组织领导,把青年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欣喜地迎来了建团80周年的喜庆日子。回顾共青团8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无比自豪!——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沐浴着党的阳光,倾注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成为凝聚、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永远跟党走的先进青年组织,展现了蓬勃朝气和无穷魅力。和全国共青团组织一样,广州共青团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特别是团的一大在广州召开,这一开创小国共青团光辉历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更使每一位广州团员青年引以为豪。广州共青团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是一贯重视革命干部教育的,红军时代就是如此。抗日战争一爆发,党中央即在延安办起了抗日军政大学。接着,各战略区又陆续办起了“抗大”分校。通过“抗大”,一方面重新教育老干部,使之认清形势,了解在新形势下党的战略方针和各项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一方面吸收大龄青年,加以训练后,输送到前线部队和根据地,以不断加强各部队和各根据地的新生力  相似文献   

12.
百年·记忆     
《小康》2021,(13)
正【1930】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党的六大以后的两年间,党中央加强了对各地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的领导,使工作获得巨大发展。到1930年3月,全国红军已有13个军、6.2万多人。在毛泽东等领导的赣西南、闽西根据地以外,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还有湘鄂西、鄂豫皖、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重视青年的教育,重视青年组织和青年的训练,并把青年和青年运动视作革命事业必不可少的有生力量。列宁认为,革命力量的壮大,“必须更广泛和更大胆地、再更广泛和再更大胆地把青年组织起来,不要对青年存戒心”。指出必须“用接收青年的办法”,把革命力量成倍地扩大,使无产阶级政党永远成为“先进阶级的青年的党”,并且明确提出“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一般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因此,对青年的教育和训练不仅仅是过去的任务,更是现在和将来的重要任务。青年运动是青年教育与训练的有效方式,能使青年得到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1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实现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领导的根本制度。在我国经过20几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候,为使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永葆青春和活力,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江泽民总书记及时而深刻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既是全面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大制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外人士"这一称谓,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加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并首次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指出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领导的龙州起义和左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的一次重要的"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建立了红军第八军,竖起了一面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旗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龙州起义是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国情,加强党的建设和统战工作,开展武装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典范,使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又一次取得了胜利。龙州起义已经过去85年,其给我们留下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郭广银  许丽 《群众》2022,(23):22-23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踏上新征程,必须以坚定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8.
民主革命时期,虽然我们党还处于非执政的地位,处于战争环境中,但是,我们党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前就建立了许多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了人民的政权。如何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这是党在开创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曾经常遇到的问题。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巩固新生红色政权的重要位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纯洁党的组织 针对我们党和红军当中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共中央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努力排除其干扰,纯洁党的队伍。1929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政治生命的基因,是党的事业枝繁叶茂的根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为如何实现长期执政、如何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塑造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具有内在一致性,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塑造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二者相互贯通来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梁瑞英  张新霞 《前沿》2010,(12):19-21
降低执政成本,这是我们党在执政活动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提法。这对于创新执政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降低执政成本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不断深化对降低执政成本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探索降低执政成本的对策思路,这样才能使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