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基于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密切。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密切的城市化模式在演进过程中同样具有阶段性特征,这可以从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以经济发展模式为切入点,从目标定位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审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历史,分析中国城市化模式的现状,展望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走不平衡发展的道路,发展中小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是我们宁夏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是同期世界城市化速度的两倍.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的约束"瓶颈",保障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全局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我国城市化的起点为50年代初,这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一百多年,比世界人口城市化起步晚了约50年,比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晚了约30年。我国城镇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 2.1958—1965年,城市人口的大起大落时期,与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相对应,国民经济也是大起大落。 3.1966—1978年,停滞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1.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标志,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毫无疑义,城市化亦是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观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城市发展状况如何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窗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gO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正有很大一部分农民过上了"市民"生活。我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0.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居于世界前列。2.城市化时代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工业单命实现了人类从手工业生产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标志着人类社…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速城乡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转化是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苏雪串博士的《中国的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一书,就是侧重于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城市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化的专著。作者首先从“二元经济”的视角探究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提出“适度城市化”的观点。作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现阶段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复杂过程,而二元经济的转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化与二元经济…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文章阐述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回顾了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并探求适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最后指出中国应走多样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的战略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这是一种散布式的城市化战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这种战略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城市化的重点转向发展中心城市,小城镇和小城市的发展被放到了相对次要位置,这是针对城市化普遍规律和中国国情结合的合理选择。市场经济推进的深度和广度是中国城市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1949-1952);大约1/4世纪的围绕工业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1953-1978);改革开放前期的弥补市政住宅"欠账",加快建设第三产业(1979-1990’s前半叶).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开始了提高城市竞争力,经营城市的新阶段(1990’s后半叶-).半个世纪的曲折经历表明:城建方针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曾经对城市的认识偏离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导致城市发展与建设走了弯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共识.未来20年城市化将加速发展,城市建设方针的探索仍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及时总结正反历史经验将是探索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由缓慢、自发、单一到进展迅速、国家引导和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的带动下,呈现出进程缓慢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特点,其发展轨迹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多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将尝试对建国至1957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逐个分析。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行政与法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行政与法关系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行政与法不应是消极对抗的关系,而应是积极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法与行政不应该成为敌人,而应该成为朋友,法律能够和应该做的贡献应是创造而不是破坏;行政在运作过程中,应该守法与自律,在"法律空白"地带和法律有漏洞之处,行政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要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发挥其能动作用,并推动法律向健全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乡镇改革与职能转变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镇改革与职能转变方面,除了乡镇本身的机制外,外部环境和条件已凸现为主要矛盾。因此,要很好地研究其外部环境和条件系统优化的问题,切实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为《党的文献》杂志题写刊名暨该刊创刊2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各位来宾,对长期以来支持《党的文献》杂志工作的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广大读者和作者,对曾在《党的文献》编辑部工作过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具有道德人、组织人、政治人、经济人四重属性,四重属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理想信念建设过程中,要正视党员干部属性和特征的多样性、复杂性,防止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多管齐下,抓常、抓细、抓长;辩证分析思想建设无用论、制度万能论、高薪养廉论、两面人论等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变,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目标应提升到干部能力全面培养的新平台上。这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和历史的发展趋势。开创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新路,是党政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场变革,要实现新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6.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就是要通过扎实的教育培训。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途径:科学确定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有效择用培训方式;着力健全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就是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逐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在此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作为和谐社会观的根本问题,则集中反映了和谐社会观的深刻矛盾、现实诉求与当代实践。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和谐党群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要求。我国党群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但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党群关系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提高党的执政效能等方面探索构建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护低收入者权益 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到了非正视不可的地步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贫富差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责任,是利用宏观政策进行有效调控,只有保护好低收入者的权益,缩小贫富差距,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使全体民众都看到发展的希望,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