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依江 《世纪桥》2007,(8):50-50,68
区域发展政策是指国家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任务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其总体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最大化。区域发展政策决定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我国历届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都推行了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我国后发区域与发达地区在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上的差异,影响了我国后发区域的技术创新。研究证明,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政策具有很强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经营土地。城市土地资产管理工作要更新发展观念,加强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程度,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是理论发展和现实要求的结果.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环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机制包括: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协调机制、信息整合机制和政策整合机制.其中,政府的政策创新包括:营造良性的发展环境、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整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加强区域人口统计、信息指导和人口治理及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由于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小的差距。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地区发展方式正从行政辖区化向区域一体化战略转型,其中构筑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是辖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主体,但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具有横向府际协作属性,横向府际结构因素对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聚焦于毗邻两地政府均处于弱财力资源和弱政策能力情形下的横向府际结构因素(简称“弱-弱”府际结构)对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的影响。从资源-能力视角切入,基于目标约束、动机诱导与话语构建三个维度,构筑一个调适性联结分析框架。结合长三角地区Y市毗邻公交的案例分析,对“弱-弱”府际结构因素影响下的跨境公交协作政策困境形成机理进行调适性联结分析。研究发现:“弱-弱”府际结构对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产生了调适性联结的扭曲效应,其中弱财力资源弱化了地方政府参与跨域公共服务协作政策决策的正向动力,而弱政策能力降低了跨域合作政策过程中的冲突协调能力,造成了目标整合困难、动机诱导失败及多维话语体系难以相容等协作障碍。因此,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需要重视低发展梯度地区政府合作存在的“资源-能力”双弱短板,通过多措并举,破解其参与...  相似文献   

6.
经济政策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着外部环境,适度的经济政策倾斜有利于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在短期内实现飞跃。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会经历从政策主导型到自主发展型的转变过程,对于落后地区,利用政策拉动经济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这一过程中,国家经济政策必然成为振兴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如何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则是我们自己掌控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政策倾斜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针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生产力畸形分布所造成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李传良  李景祥  范啸 《奋斗》2007,(3):32-34
所谓政策性担保,是由财政出资或由财政部门出资成立的信用担保机构,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和辅助企业进行融资的功能。它经营的是信用产品,注重的是社会效益。政府利用其信用放大和经济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县、市、省的政策性担保体系,而鸡西市的政策担保发展实践则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科学技术加速改造传统产业的时代背景下,重构传统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政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各种以产业集群为主要载体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涌现,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发展,区域经济获得跳跃式创新发展,从而呼唤回归本质的创新政策出现。区域创新政策必须坚持人本与共享的价值取向,利用政策规范手段建立机会平等、权利公平、规则公平的激励创新公平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回归创新政策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随着步入经济新常态,提高供给质量和开发潜在需求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区域品牌作为提高消费者对区域产业供给质量信任、开发潜在消费需求的有力武器,正逐渐成为研究区域经济的前沿与热点,而地方政府不仅在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更承担着引导区域品牌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为更好地构建区域品牌,以地方政府为研究视角,通过区域品牌发展瓶颈作为切入点,分析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是极为必要的。其中,增强区域集群内企业参与积极性和引导协同合作是地方政府促进区域品牌发展的两大核心职能,而品牌战略的制定、政策引导、规范约束是地方政府对区域品牌发展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即通过什么体制、机制和政策来更有效地分配和使用各类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总量将在较高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容忽视.解决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和价格税收体系让市场在资源环境配置中更好发挥基础作用,政府通过完善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来规范和引导市场行为,使资源环境的占用和消耗成本与取得的收入保持合理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两个主要手段之一,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认识仍存在一些片面的观点,且实际执行的政策亦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政策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对有关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概要分析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看法.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对有关观点的析评区域经济政策,亦称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地区经济政策或简称区域政策。本文以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问题主要有:其目标取向、其内涵与外…  相似文献   

12.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或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本文在梳理了有关区域竞争力涵义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财富创造说,可持续发展能力说,经济实力说,资源配置说,综合能力说,因素说以及其他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区域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以及通过对已有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使得本区域能够得到持续、综合、协调的发展,不断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多种能力合成的结果,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区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区域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矛盾,要求政府不断强化综合能力,把握好战略重点,并对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给予政策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14.
陕北高校尽管拥有较为丰富的服务区域发展的经验,但尚未形成高校与区域发展互动双赢的良性发展模式。为此,陕北高校必须依据区域发展需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打造能源与环境工程等专业品牌,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切实成为陕北区域发展的坚强后盾和强大动力;同时,陕北政府一定要创设有利于高校服务区域建设的平台,为陕北高校发展提供财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加剧及科技进步加快的环境下,企业只有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整合利用外部资源,才能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企业,但政府的重要作用必不可少,主要是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加大各类企业的创新压力,促使企业将改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以区域经济增长为特征,以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为核心的,包括整个区域技术、经济社会变革的综合性进化过程。因此,制定、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资源、区位、体制、素质、生产力水平因素。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资源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区位指的是区域所处的地理环境,是选择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条件,体制是孕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发展。土质因素是指劳动者素质,人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鄱阳湖区域生态资源,构建适应鄱阳湖区域特点的生态经济运营机制,形成一批具有鄱阳湖区域特色的生态产业群,应全面系统分析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根据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国内各省市竞相发展的产业。相近区域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必然趋势。通过政府间合作推动旅游品牌建设,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促使旅游业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本文以地域临近、旅游资源丰富的辽西区域为例分析,阐述建设大区域旅游业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区域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建构型区域协调发展与自发型区域协调发展两种基本模式。其中,建构型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发展政策为促发机制,通过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强力介入来促进区域合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区域性协调发展。自发型区域协调发展模式诞生于市场经济背景下资源自由流动形成的共同市场,创造性地引入契约与平等协商精神,以共同利益为前提实现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不论是建构型区域发展还是自发型区域发展,在实现区域协调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区域纠纷,但传统的以上级政府协调为主导的纠纷解决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保证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必要构建上级协调、平等协商、ADR机制等多元并举并存的区域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性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特提出,集群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主要的“创新机制”,其原因在于,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创新活力和创新的规模经济性之间的两难矛盾,更能适应现代技术条件下自主创新的要求。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性集群,并且通过集群来聚集区域内的创新要素,形成区域创新体网络,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路径。地方政府的紧迫任务是加快集群政策的创新,实行集群创新和区域创新的有机结合。即如何加快发展创新性集群和改造传统的集群;怎样以创新集群为核心聚集区域内的创新要素并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地方政府集群政策的创新和公共经济政策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