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表现形式。改革中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利益调整的失衡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经济根源;广大群众较为严重的政治依赖性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政治根源;公民开放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与不适当膨胀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体性事件成因解析——基于利益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人们采取行为的根本动因,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本质是利益关系不协调的极端表现。本文从利益视角剖析转型时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关注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中国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与恶化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民众的环境意识与权利意识在迅速提升。当民众的环境权利意识与污染产业利益发生碰撞时,环境群体性事件随之爆发,其引发的暴力对抗会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以启东事件为例,对该类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面临的问题及动因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得出相应的解决之策,为认识与了解同类事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近年来,学界对群体性事情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学界近年来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特点、成因及治理对策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研究在数量上呈增长态势,但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对于群体性事件进行的相关研究同质性较强;研究视角上较为单一,缺乏深度的理论建构;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中国农民抗争事件的分析已经形成了多种解释框架,但却不同程度忽略了对事件发生过程中冲突背景的分析与探索,对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演化解释力度不足。通过三组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征地类群体性事件是一个从冲突积累到冲突激化再到冲突缓解的过程,其中利益损益是主要的诱发和累积因素,基层政府、企业与农民面对冲突时的应对策略和互动方式是决定冲突强度和走向的关键变量,制度压力则贯穿始终。针对冲突的演化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激化因素,需要将短期性的策略组合和长期性的制度安排相结合。制度层面的措施着力于解决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非制度(策略)层面的措施则侧重解决冲突过程特别是激化阶段的问题,在面对冲突扩大时,需要采取理性的退让策略和合作策略,避免激化策略和对抗策略。这一分析模型对今后治理农村征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加和对抗加剧等特点和态势。以公民社会理论为视角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社会公民社会建设滞后与公民社会组织匮乏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治群体性事件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培育公民意识并提升公民有序参与、理性参与政治的素质,培育和壮大公民社会组织,拓宽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将群体性事件与个人极端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在归纳出两者若干共性的基础上,以"制度化—非制度化"与"组织化—无组织化"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关于群体性事件与个人极端事件发生机理的分析框架,指出它们两者均是弱势民众诉求无法理性解决又缺乏合法力量支持的必然结果。最后,从组织的视角提出了一些消解群体性事件与个人极端事件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2008年五起有代表性的群体性事件为例,分析群众的维权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抗议群众之所以采取不同维权方式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二是政府的管治能力有差异;三是维权能力高低不同。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也日益增多,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妥善处理群体上访事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相关法律等“治本”对策;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健全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预警机制和现场处置机制等“治标”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农村社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角度分析了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瞭望》2008,(36)
发生于贵州瓮安的6·28事件,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有关部门统计显示,1993年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0.87万起,2005年上升为8.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相对于此前的安徽池州事件、重庆万州事件、浙江瑞安事件、四川广安事件、大竹事件等,瓮安事件无论从参与人数、持续时间、冲突剧烈程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结构的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群体性事件逐年上升。降低群体性事件的烈度,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如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政府坚持信息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