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会诚 《刑警与科技》2008,(15):159-16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完整高效的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指在车站、省道.国道及高速公路中建立一套用于交通监控、交通信息采集,事件检测以及交通疏导为目的的智能系统。系统通过在车站.道路沿线、互通立交、广场,交通配套服务区等位置设置摄像机,并把其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集中监控。例如通过在高速公路沿线关键位置设置车辆计数器、车辆测速器、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17,(2):97-105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拍照手机、行车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等录影设备应用的普及,特别是移动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视频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社会治理手段和管控模式。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治安防控、侦查、消防、交通、警卫、内保、指挥、督察等公安机关各个专业警种的警务工作中,视频警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警务模式。视频警务是视频技术在警务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警务模式。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方面,我们都应该建立视频警务概念,并探究其内涵和外延,为更新警务思想和改革警务模式注入新的理念,并为视频警务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建设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视频监控技术在交通领域一直发挥巨大作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更是如同一扇可以透视世界万物的窗口。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开始激增,以致诸多交通安全与管理问题频出。在这日益强烈的需求下,如何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将车辆和道路联系起来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成为智能交通的核心思想。智能交通通过将先进的智能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谢珏琪 《刑警与科技》2013,(15):151-154
<正>智能视频监控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视觉和视频分析的方法对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动态场景中的目标的检测、识别和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概论智能视频监控技术能够可靠地、有效地完成对重要场所的监视保护任务,从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银行、交通、军事、商业等部门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  相似文献   

5.
徐华 《刑警与科技》2008,(17):150-150
视频监控系统已逐渐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治安防控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阐述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了当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高清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将在公共场所和重要监控区域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为提高公安联网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规范性、应用的可靠性和联网的安全性,切实发挥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在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中的积极效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原则,现对公安联网高清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7.
孔令鑫 《刑警与科技》2014,(21):119-121
视频监控系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视频监控系统给地铁运营管理者、调度员和值班员提供一个直观、实时、真实的现场图像画面.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可监视列车运行、客流情况、变电所设备室设备运行情况,是提高行车指挥透明度的辅助通信工具.  相似文献   

8.
黄丹平 《刑警与科技》2013,(15):142-146
<正>视频检索主要是依赖于视频算法对视频进行预处理,通过对视频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提取出视频内容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标记或者相关处理后,然后可以通过各种属性描述进行快速检索。应用背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安防行业建设由模拟向数字化转化,数字化以DVR和DVS为代表。数字化之后,实现了远程视频实时监控,解决了监控系统"看得见"的问题。近几年,随着高清视频监控的逐步推广和普及,视频监控市场已经朝  相似文献   

9.
李璎 《刑警与科技》2004,(11):153-156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MS)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交通信息采集是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前提。交通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很多,其中,视频检测技术具有大区域、大信息量、多功能的特点,正成为交通动态信息采集技术主流。本文分析了视频交通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特点,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综合应用视频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进行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巍 《刑警与科技》2013,(16):139-141
<正>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交通等敏感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电子眼帮助破案的报道时有所耳闻。一方面,这些事例从正面体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更多的关于视频检索的深层次需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常常希望可以快速的从海量的数以万计的摄像头视频录像中,方便的找到一些有明显特征的人或物。传统的基于预设告警和时间的视频检索方式,对于这类深层次的需求往往无能为力,常有"隔靴搔痒"之憾,因而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智能的检索  相似文献   

11.
12.
视频游戏是指通过计算机、电视等设备显示的交互式电子游戏。其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早期的游戏机游戏、到电视游戏、计算机游戏,目前已发展到多媒体游戏、互动网络游戏的阶段。尽管视频游戏是由计算机程序实现的,但是,视频游戏作品是否就等于软件呢?在国外司法实践中,通常认为视频游戏作品除具有软件著作权外还具有艺术类著作权,并且自相关案例发展出了一系列观点。本文从分析国外案例出发,就视频游戏作品所包含的艺术类著作权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国外案例分析视频游戏于70年代出现在美国,而美国的《著作  相似文献   

13.
The frequency of azoospermia was found to be 1.9% in seminal stains on swabs examined in sexual assault cases.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频的车速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各类案件的侦破及取证提供了重要线索。利用高质量视频图像进行近景摄影测量、运动物体识别及跟踪的方法和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利用广角、低像素的视频监控录像定量描述车辆行驶速度的技术研究尚未开展。针对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实际需求,根据速度的一般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提出可以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公共视频监控设备所拍摄的录像进行车辆速度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视频网站再试版权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斌 《法人》2009,(4):44-46
“正版化”无疑是视频网站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视频网站有必要认真思考与探索解决知识产权风险的方法,合作或为上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种开发手机APP侵入主流视频网站并盗播VIP视频资源从而非法牟利的犯罪也越来越多,而业内针对VIP视频解析APP的检验鉴定缺少相应技术标准,为解决此问题以达到打击此类案件的目的。从VIP视频解析APP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结合检验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通过搭建检测环境,对检材APP的视频数据获取行为进行固定和检验,并对检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及技术进行分析解读。利用此方法可验证VIP视频解析APP能够播放所抽选的视频,同时有效获取视频板块播放所抽选的VIP视频内容来源的真实IP地址,并确保了检验鉴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利用以上的检验鉴定方法及标准可完成对非法VIP视频解析APP的检验鉴定,此方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VIP视频解析APP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结合检验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通过一个检验鉴定实例并对检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解读,以期对同类案件的检验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检验分析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22,(3):121-128
通过“天网工程”“平安城市”等工程的建设,利用视频图像为侦查工作服务已经成为现实,视频侦查技术也已经成为继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之后的又一项重要支撑技术。视频侦查工作的发展历经十余载,涌现出了大量技战法和相关理论。对视频侦查内部要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规律,能促进视频侦查更好地发展。视频侦查发展主要有规模、思维、技术三要素,并且三要素交替驱动发展侦查工作。在初期,主要通过大规模建设视频监控基础设施来推动发展,当规模接近上限,主要依托思维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新技术规模化应用以及侦查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应用,又将促进视频侦查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摄像监视——以隐私权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公共空间实施摄像监视已日益普遍。如何看待公共空间中摄像头“注视”之下的个人隐私权并予以相应保护,我国现有的立法尚未予以足够关注,司法上亦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事实上,个人身处公共空间,亦有其隐私利益存在。因为隐私并不仅仅是他人头脑中关于人们自身信息的某种缺失,而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自身信息的控制。摄像头长时间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注视,不同于路人偶然无意识的一瞥,它将使人们因此而丧失对自身信息的选择暴露权和控制权,从而导致个人在公共空间的某些隐私利益的丧失。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立法上和司法上规范公共摄像监视行为,捍卫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必要的隐私利益,维护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个性正义。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游戏产业通过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具有极大的市场规模,拥有十分庞大的游戏人群.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更多的侵权行为发生,我国知识产权法相关法律更加侧重对计算机游戏代码和运算程序的保护,对于表达层面的保护几乎无能为力.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判定中,往往将计算机游戏拆分成程序、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多种作品分别进行判定,割裂了计算机游戏的整体性,增加了诉讼成本,也不利于游戏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录像证据可采的基本法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 《现代法学》2005,27(4):100-104
录像材料再现案件事实能力的优势和劣势都同样明显,这决定了录像证据有着较为特殊的可采性规则。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立法例表明,录像证据可采有三个基本法理,即录像证据与录音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不一致;影响录像证据可采性的特定因素是形式真实性要件;不同表现形式的录像证据可采性规则不同。我国有关录像证据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按照上述法理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