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9日,春节之后上班的第一天,央行加息的消息牵动了人们刚刚放松的神经。从这天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自去年10月份重启加息以来的第三次出手。央行此次加息意图明确,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抑制通胀的方针,平抑持续上涨的物价水平,调控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为全年工作布好开局。纵析今年国内国际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通胀水平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高位,全年可能还有多次加息调整。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8,(1):55-55
2007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当年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2007年内第六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此次加息属于“非对称加息”,即存贷款利率调整有所不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资本     
《小康》2017,(10)
<正>专家预计美国加息步伐仍取决于经济表现美联储在北京时间16日凌晨宣布,将指标隔夜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75-1.00%的区间。这是美联储三个月内第二次加息。美联储并未暗示将会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预计年内加息次数仍为3次。业内专家认为,今年美联储是否会兑现加息3次的预期,仍取决于具体经济表现,甚至还要看特朗普政府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1,(1):53-54
2010年10月20日,央行时隔3年的加息政策再次“重出江湖”,在CPI居高不降、通帐预期增大的市场背景下,去年12月26日第二次加息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而全球性通货膨胀势头正猛,各国央行对是否该退出货币政策分歧越来越大。部分国家则已启动了加息或是其他收紧措施。自去年秋天以来,菲律宾央行加息、韩国央行加息、新加坡金管局加息、中国央行加息……而美、欧等增长乏力的经济体,则依然将确保复苏作为第一要务。但欧洲央行也加息了。  相似文献   

6.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7,(17):10-11
央行2007年第四次加息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本年内第4次加息。根据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  相似文献   

7.
时讯     
动向 美国的加息政策将扩大中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空间 近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表明世界范围内,至少被发达国家执行了4年多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美联储的加息,不会直接导致中国央行的加息,反而可以使得中国货币政策可以按照本国的经济运行需要显得更加自主,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金融危机之后最早开始加息的国家。从2010年3月19日到今年5月上旬,印度连续9次加息,基准利率近7%,贷款利率估计已经在10%以上。但是,印度的物价依然飞涨。3月份接近9%,远超政府7.5%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央行本次加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静 《前沿》2005,(5):51-54
2004年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了本次加息政策, 这是央行八年来的第一次加息, 本次加息政策选在我国经济出现略微过热时实施, 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本次加息的背景、理论依据、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分析, 旨在揭示加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加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王曙光 《两岸关系》2004,(12):31-33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加息的公告。虽然此次加息的幅度非常小,且政府在加息政策问题上并未有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此次加息后民众反应之敏感、对世界经济和金融波及之广泛,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历史上似乎都是罕见的。这至少表明两个方面的事实:第一,我国民众已经逐步提高了对政府宏观政策的敏感性,并已通过预期对政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对金融市场和产业部门业已形成了清晰的影响;第二,我国宏观经济的微调措施已经对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现代领导》2011,(2):13-13
2011年头两个月,加息步步紧逼,房产税“敲山震虎”,在“最严调控”升级的压力下,楼市步人降温通道:1月成交显著萎缩,春节楼市跌人“冰点”。新一轮调控高压下。多方期盼楼市会出现“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2.
10月28日晚,央行8年来首次出人意料地宣布加息,给国际国内金融市场造成了不小震动——加息突如其来正当所有的分析和舆论都对加息预期有所放松时,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为: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并明确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  相似文献   

13.
资本     
《小康》2017,(19)
<正>美联储加息如期而至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75%-1%调升到1%-1.25%。毫无悬念,美联储加息如期而至,这也是年内美联储第二次加息。美联储FOMC决议声明显示,在16位美联储决策者中,有8位预计2017年将加息三次(3月会议时有9位),有4位预计2017年将加息4次。据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接近10%。  相似文献   

14.
资本     
《小康》2017,(1)
<正>美联储再加息新兴市场需警惕等了一年之后,美联储再次加息。2016年12月14日,美联储公布议息决议,将短期利率上调0.25%至0.5%-0.75%,同时预期2017年还将加息3次。2016年8月以来,美联储持续进行加息的前瞻指引,对于本次加息,市场虽已充分预期,不过,决议公布之后,美元一路攀升,兑一篮子货币突破103.50,创下近14年历史新高。有分析师表示,美元加息对新兴经济体冲击较大,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CPI达到5.6%,再创近高,通胀形势严峻。按照以往经验,遏制通胀必须动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毫无疑问,加息对遏制通胀能起到直接效果。但是,如果市场机制不健全,那么货币政策的作用力也会大大减少。因此,现在应跳出用加息来治通胀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7,(15):10-11
<正>央行"加息减税"国务院7月20日宣布,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央行今年第3次实施银行加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2,(2):61-61
我国商业银行的暴利程度已经超越石油、烟草,与实体经济产生倒挂。有学者建议,国家应对银行业的暴利征收税赋,同时采用存款单边加息和降存准的措施来调整。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7,(5):52-54
新华社7月20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06%提高到3.33%: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57%提高到6.84%。同时,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实施银行加息。  相似文献   

19.
徐立凡 《小康》2011,(6):122
连续加息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经济骤然紧缩。全球实体经济的众多产业正面临着成本上涨、需求不振、投资回报低下等困境,如果再连续加息,实体企业面临的最佳选择或将是倒闭  相似文献   

20.
加息背后     
《时事资料手册》2006,(5):54-55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次加息将给我国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