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田红燕的名字,红星一场的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说:“她是个铁姑娘,她把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农场这块热土上。 田红燕今年25岁,1989年参加工作,在红星一场七连从事生产整整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中,她参加过家庭农场的土地承包,参加过联户承包、个人承包和班组承包,不论是干什么活,干什么工作,她都全力去完成,刚工作时田红燕才17岁,身单力溥,家庭农场的场长要照顾她轻活干,她不同意:“如果都要求照顾,那地里的脏活累活谁干。”就这样承包土地的累活脏活她总是抢着干,一年下来家庭农场把她列为出勤最高,收入最好的青年职工之一。  相似文献   

2.
青龙山农场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党员徐连臣,曾担任过24年党支部书记.徐连臣在岗时,一身正气,为政清廉,任人唯贤,人们都敬重地叫他"徐廉政".  相似文献   

3.
一个仲夏的周末,笔者在北京东城区校尉胡同中央美术学院宿舍,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素描《周总理像》作者伍必端。 伍必端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15岁时就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木刻作品《血的仇恨》,曾引起哄动。他还创作过《列宁与中国志愿战士》、《鲁迅先生像》等版画精品,获得过中国版画艺术最高奖——鲁迅奖。几十年来,多次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举办过画展。 76岁高龄的伍老声情并茂地向笔者  相似文献   

4.
近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强调要全力做好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包括我省在内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十分关心,他在东北视察时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一直关注着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长子’,这里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现在又扛起国家重担、焕发青春……要好好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5.
1949年至1959年的中国这十年对于现时中国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亲切,令人久久回味的年代,我们的青春和热情都倾注于那个年代。翻开由赵丽江、祝勋龙主编的《共和国晨曲》一书,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沸腾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赵云鹏,今年59岁,是中捷环卫队的一名普通工人。他自2003年从事环卫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他曾在中捷盐业公司失业打零工,得过脑血栓,腿脚不灵便;他的老伴患有心脏病,常年用药;还有一位86岁的老母亲脑出血后,摔了一跤胯骨头坏死做了大手术,大小便不能自理。他为人正直、实在、热心肠,干起活来踏实,让他到哪干,都放心。十年来,3650多天,他从未请过假,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信守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做到了忠诚和担当;作为一名有着33年驾龄的老司机,做到了服从和服务;作为永兴农场的场长,他更是用行动诠释了敬业和奉献……他就是二师永瑞集团有限公司农场场长林学东。憨厚朴实、任劳任怨是林学东给所有熟悉他的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虽然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可是同事们还是喜欢亲切地叫他小林。1994年调入公司,林学东先后从事司机、管理员和农场场长,他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几十年前的知识青年,我们大多有过激情澎湃的岁月,也有过在广阔天地的磨砺。后来,当女儿渐渐长大,也开始了她的青春时代。看着她那充满朝气的身影,我常常情不自禁地遥想起当年的自己。在那个难忘的七里嘎山下,我有过自己的青春之歌。"文革"进行两年后,因为工厂不招工,学校不招生,为了安置大批城镇青年,政府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懵懵懂懂当上卫生员  相似文献   

9.
<正>3月29日,对于农六师军户农场一连职工马洪喜来说是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天他不仅搬进了新楼房,而且与该场373户各族职工家庭在同一天被农场党委授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马洪喜是军户农场一连的一名职工,这几年来,他承包种植了几十亩地的酿酒葡萄,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小日子不仅过得红红火火,而且夫妻俩乐于助人与邻里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去年农场在场部兴建保障性住  相似文献   

10.
天使的爱     
时间:大年三十下午 地点:平房客厅内 人物:丈夫——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电管所职工 妻子: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医院护士。 老大娘:68岁,因骨折曾在医院住院治疗,痊愈出院 道具:二把椅子、茶几,电话机、拖鞋。 丈夫:(提着年货)春节放假,人家都是夫妻俩办年货,而我们家只有我一人,结婚5年了,她平时不顾家,放假还在值班,可不能娶个护士当老婆呀!等她回来过年,那就等到驴年了!  相似文献   

11.
农七师工会的赵红岩获得全国摄影大赛金奖、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农七师十大文化名人等荣誉。很多人都说赵红岩不简单,这么年轻就是女摄影家、女诗人。赵红岩听了却总是谦逊地摇摇头,平静地说:“我只是刚刚起步。”她用自己的青春、勤劳和智慧编织着理想的春光。 红岩出生在天山脚下高泉农场的一个边远农业连队。从小喝着猫头山泉和天山雪水长大的她,耳濡目染了父辈们建设家园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1983年高中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研究了很多词语,最终决定用这两个字做文章标题。因为,在我们采访过的熟悉田月生同志的几十个人都一致认为,从许多方面讲,他都不容置疑地堪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他为山西省驻广州办事处的成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13.
“曼巴,我知道我的病是不会好的,但我还是想见见你,请帮帮我,让我痛痛快快地喝上一口奶茶吧。”当小田“曼巴”亲手给她服下药后,奇迹出现了。她真得一口气喝下了一小碗奶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一位患晚期食道癌的藏族老阿妈,为了能最后见一面曾为她治过病的曼巴,专门让儿子骑马40多公里去接田青春医疗队队长田旭给她治病。老人已把那个几十年来为她和牧民们治病的老田“曼巴”深深地印在了她脑海深处。  相似文献   

14.
“当干部受年龄限制,当党员为群众办实事不受年龄限制”。这是扎兰屯市哈拉苏镇大兴村原党支部书记于城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年已古稀的于城茜虽身有残疾,但他数十年来坚持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党报党刊的通讯员、农民致富的信息员。村民们说,老于当不当干部一个样,他为我们科技致富操碎了心。于城茜1955年开始担任大兴村党支部书记,在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在他的努力下,大兴村曾获得自治区、盟、旗先进单位称号,国家曾在此召开过北方四省区农牧业工作现场会。在村支书生涯中他有很多机会当国家干部,但他都把机会让给…  相似文献   

15.
同事小关     
正我的同事小关,大名叫关秀琴,今年40岁,是奇台农场水管处的一名普通职工,见人话语不多,只是微微一笑。别看她年纪不大,但在农场水利战线上已有20个年头,是一名"老水利"了,去年"七一"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单位里岁数大的喜欢喊她"关丫头",年龄小的都亲切地叫她"关姐"。上世纪90年代末,刚上大学的小关因父亲突发意外去世,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和母亲一起担负起照顾年幼弟妹的家庭重担。在父亲单位领导的照顾下,小关成了一  相似文献   

16.
正张伟是在二师二十二团十五连土生土长的老军垦子女,在农业生产一线已经摸爬滚打、拼搏了28个年头了。在与土地打交道的20多年里,她有过泪水,有过欢笑,有过忧愁,也有过激情,更有说不完的青春故事。1988年高中毕业后,张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土地为伴。张伟起初什么也不懂,每年承包土地都亏损。后来张伟坚持学习科学种田技术,有时为了尽快掌握一项新的生产技术要领,不服输的张伟经常"泡"在大田里,与土地为伴,与天  相似文献   

17.
张大龙 《实践》2013,(7):37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莫让青春染暮气》的评论文章,里面讲:“从怀旧到叹老,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联想到同样是80后、正在逐梦的自己,真是感慨颇多……
  我想,过早的抛弃朝气、拾起“老”气,也是追逐梦想的另外一种“形式”吧!和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都有了无法比拟的提升。但同时,新的时代也制造了新的磨练,我们的童年里既有葫芦娃、邋遢大王和五分钱一根的冰棍,也有做不完的作业;我们拥有更加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80后,已经慢慢进入而立之年,开始在社会上扮演老成持重的角色,他们的青春与稚嫩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抛到九霄云外,曾经的年少轻狂已远远的丢给了90后和00后。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青春坊小区是一个普通的居民社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身边住着一位传奇老人。她的青春曾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她一生坎坷,经历过无数生与死、坚守与放弃的考验。她即将年满106岁,党龄86年。中共特科元勋陈赓大将说,她的一生是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反映;周恩来则称她为"女诸葛"。她叫黄慕兰。  相似文献   

19.
渠冉 《世纪风采》2011,(3):13-14
1938年9月,身为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已过40岁,可身边连个伴侣都没有。他在延安停留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曾提醒他抓紧自己的婚事,但他总是回绝。陈赓作为彭德怀的老部下、老战友把此事早看在眼里,着实为他着急,决定毛遂自荐为他做一次红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7日清早,已经82岁高龄的林志群老人,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老区办同志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当年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古田水口。林志群满面春风,因为新年伊始,古田县老区办吴主任给他送来一份最好的贺礼,告知他找到了他当年打游击时的救命恩人——水口交通站的老接头户谢蓝俤老人。建国以后,林志群都在寻找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老区群众,每找到一位都会异常兴奋地前去探望。随行的省老区办干部老薛颇有感触地说:“林老实在是有情有义,都几十年了还在找,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