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郊区昌平县马池口村,近几年越来越成为引人注目的富村。1985年,全村集体总收入2,120万元;人均分配777元,再加上自营收入,超过1,100元;全村户户有存款,总储蓄额高达3,200万元,人均储蓄1,200元。农民富了,集体也富了。全村现有集体固定资产768万元,提取集体积累  相似文献   

2.
杏花乡东风村位于红安县城东郊,是县城东大门。辖区面积2.15平方公里,全村395户、1529人。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引资源、内挖潜力,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实现2009年度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1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7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为:7856元,位居红安县综合经济发展第一村。  相似文献   

3.
资兴是一个县级市,经济基础原本比较薄弱。199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4786万元,农民人平纯收人为714元。但是,到1997年,该市财政总收入已达1.4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2212元,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全省分别排名第七、八位,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第11位。该市因此先后获得30多个省级以上荣誉,连续两度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县(市)。1995年冬,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资兴市作为湖南唯一的代表介绍了经验。去年冬,资兴作为湖南第一个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综合发展实验区,已通过省级验…  相似文献   

4.
《学习月刊》2010,(22):130-130
杏花乡东风村位于红安县城东郊,是县城东大门。辖区面积2.15平方公里,全村395户、1529人。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引资源、内挖潜力,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实现2009年度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1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7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为:7856元,位展红安县综合经济发展第一村。  相似文献   

5.
沈先 《党的建设》2000,(7):19-20
天水市北道区有一个因出产花牛苹果而驰名中外的村庄--二十里铺乡花牛村.十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锲而不舍、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双丰收.至去年底,全村经济年总收入突破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500多万元.1998年,花牛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1999年9月,这个村又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先进单位".这个昔日"吃粮靠返销,穿衣靠救济"的穷山村,而今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花牛村的巨变,是广大农村改革开放进程的缩影,也是花牛村党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6.
大悟县是一个集老区、边区、山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树立大扶贫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财政资源.推进参与式、开发式扶贫.使财政扶贫工作与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到2007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8.24万人.贫困人口比例减少到13.37%。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888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3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3954万元.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做好农村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岳阳市劳务经济的现状及特点岳阳市总人口520万,其中农业人口409万,现有农业劳动力212万。2002年,全市成为非农劳动力的农民有85.8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2.1万人,乡镇企业安置15.5万人,进城投资兴业4.9万人,村级企业就业3.37万人。2002年岳阳市劳务收入53.49亿元,是全市财政收入的两倍,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4.8%;使农民年人平增收1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  相似文献   

8.
正"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  相似文献   

9.
岳阳市郊区北港乡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级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28亿元,完成财政上交14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32O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了1501元。万元户占整个农户的80%。农民中还出现了少量“百万富翁”和“千万大亨”。社会事业也发生了较大变  相似文献   

10.
到本世纪末农村要实现小康目标,即人平纯收入达到1600元或更高一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硬任务.为此,枣阳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论证,提出了实施“3321”工程,建设特产大县(市)这一构想,即到1995年,发展水果30万亩,干果茶桑30万亩,优质瓜菜20万亩,人平1亩高效经济作物.把特产种植业突出抓好,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培植强大的后续力量.  相似文献   

11.
向阳村是鄂西山区宜昌县殷家坪乡的一个富村.199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86万元,上交国家税利117.4万元,村民人平纯收入达3531元.该村粮食总产达到600吨,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计划生育率达100%,被宜昌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明星村”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致富参考     
[致富之路]施秉县五大中药材经营模式托起药农增收的蓝天施秉县素有贵州"药都"之称。2004年,施秉县中药材总种植面积3.7万亩.有药农5000多户,种植品种30多个。太子参总产量达到800余吨.亩平均收入2400余元.农民总收入达960万元以上。近年来施秉县在中药材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采取了五大有效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中药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托起农民增收的  相似文献   

13.
朱旺 《理论导报》2007,(11):24-24
近年来,秀谷镇党委、政府把握发展与和谐的主题,注重民意与民生的主体,以迎难而上、拼博进取的雄心,以不甘人后、争创一流的干劲。精心打造"四镇",实现跨越发展。2006年,全镇 GDP 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总收入1111万元,较上年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12  相似文献   

14.
定西县凤翔镇北廿铺村是定西县城郊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有6个社222户1011人.2001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396万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36万元,农业收入115万元,个体私营经济总收入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多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与该村党支部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位于荆州古城东48公里处的江汉平原腹地、宜黄公路之傍的潜江市浩口镇,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遵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按照“跃上全省十强前列,提前达到小康目标,早日建成十亿重镇,努力建成明星乡镇”的战略目标,全镇人民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9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6亿元,社会产值7.6亿元,财政总收入1050万元,人平纯收入1383元,村平纯积累12万元.该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百强乡镇前15名,被誉为“明星城市里的明星镇”.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与特点宁波市现有行政村5033个,农业人口40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76.9%,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日益改善,村级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据农业年报统计,199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047.38亿元,村级集体当年可用收入15.65亿元,农民人均收人2939元.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今年36岁的李德远,是仪陇县大仪镇双河村的獭兔养殖户.1994年他从西南财经大学财会专业毕业后,到广东打工10年.2004年,他回到家乡,从养殖20多只獭兔起家,现已建成全镇第一家獭兔规模养殖场,年收入达到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46户农民养起了獭兔.李德远在养兔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并在他办的"微型农学院"里向獭兔养殖户广泛传授,使养殖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他的科学养兔"经"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昔日负债800万元后进村到如今存款几千万元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上高县坚持把“三农“问题摆在工作首位,走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子,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实现了农民增收提速.2004年,全县农民人平增收613元,达3522元,比上年增长21.1%,成为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  相似文献   

20.
东莱街道     
东莱街道是龙口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约33.2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16个社区,人口约10万。 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实现财政收入2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4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903.5万美元,同比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2655万美元,增长114%,出口创汇803.2万美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8元,位居全市首位。街道先后被省,烟台市和龙口市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