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委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金额、用途、期限、利率等而代理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委托贷款不构成行纪或信托关系,也不能一概视为委托代理关系,定性为委托合同关系最符合其特征并且有利于加强银行职责。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关系为行政成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政治领域内客观上存在着双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一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一级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缺失是导致行政成本过高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让“初委托人”归位应是降低行政成本的重点,具体的措施可以在制度、组织和技术的三维视角下选择契入点,以保障初委托人的归位。  相似文献   

3.
法院司法问责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这就提出了如何进行司法问责的问题。而司法问责与原来的错案责任追究明显不同。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新型司法问责制度,应当对司法问责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并从司法问责的主体、司法问责的事由与对象、司法问责的标准与责任形式以及建立司法责任豁免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代理     
代理的终止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合同有几个情况终止: (1) 以共同协议,其条件为双方当事人所能接受的。 (2) 以商业惯例。案例:迪金森诉利尔沃尔(1815)4Camp.279 一位代理人被委托出售委托人的货物。这位委托人是爱尔兰的粮食商。按商业惯例,代理人的委托权在委托之日即告届满。法院认为:代理人被委托代理后数天内签订的合同对委托人来说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行政问责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责任政府实现的重要机制。没有问责,责任就无法落到实处,而问责就需要明确政府的不同责任。行政问责制作为一项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后果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才能深刻地理解行政问责制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公共部门主管当局与其工作人员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关系 ,这一关系的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是否有效率 ,直接影响公共部门内部效率的高低 ,而处理好集权与机动权的分配关系则是建立委托代理关系 ,明确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权责的前提。而不同的公共部门存在着不同的权力分配关系 ,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下 ,委托人与代理人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行政问责立法滞后,现行行政问责的法律制度存在着缺乏权威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在行政问责立法中,需要明确行政问责的主体、对象、适用范围、标准、程序、责任形式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律师在婚姻纠纷案件中的代理是律师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的规定,从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出发,以委托人的名义参与诉讼的行为。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夫妻人身关系的解除、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清偿以及子女抚养等问题,代理律师不但要熟知法律,而且也要有一定的论辩技巧。本文从代理要求、代理准备、不同类型婚姻纠纷诉讼代理中的代理要点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办案经验和论辩技巧。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是为了使履行政府职能的公共管理主体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自实施以来,其控制成效和发展势头表明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基础。但是,行政问责制的问责主体缺失、问责内容有失公正、问责标准不明、问责程序不科学,尤其随着问责官员悄然复出,人们对问责制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从,而也表现出了其存在明显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0.
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供给质量及其供给效率实施刚性问责,是党和国家持续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整体上处于软约束状态。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对象模糊、问责内容狭隘、问责程序失范等,是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客观存在的现实困境。为此,我国应该紧密围绕"谁来问责、向谁问责、问什么责、如何问责"这四个重要领域,从合理构建问责主体、清晰界定问责对象、明确规范问责内容以及建立健全问责程序等四个维度,对当前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进行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