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分析和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对于东方国家走上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关注有其内在的逻辑原因和历史机缘,这具体体现为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多样性的揭示。其中,对东方社会独特性的分析,尤其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东方社会,特别是领会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独特历史和独有特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察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前后变化这一方法论上着手,提出在明确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仅仅适用于欧洲社会演变模式的前提下,区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即把"亚细亚生产方式"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这一新的思路,极有可能解决聚讼纷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争.  相似文献   

4.
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而中国传统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征也很明显。本文通过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具体分析,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社会形态(即使是过渡的),而是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特定结构的经济形态。在这个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具体分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让我们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吕振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对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有过多次的思考、论述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因研究的深入,在他的文章及论著中,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评判进行过多次的补订和修改。因此,要中肯的评价其观点及厘清其学术理路的发展,有必要厘清吕振羽对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具体修正情况。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的前两篇序言由恩格斯独立起草,由此引出了这两篇序言的“作者身份问题”,进而再次引申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在晚年是否保持了思想上的一致性?时至今日,人们并未找到相关文献来证明马克思不同意恩格斯撰写的序言草稿;马恩二人晚年在一些问题上的见解大同小异,并且相互补充。恩格斯非常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因而其1883年所概括的贯穿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精确凝练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的后半期,依据新的历史发展的事实,特别是广大的东方社会的民族运动的日益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以其"东方理论"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的民族以巨大的精神理论指导.当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的21世纪,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理论,探讨其现代意义,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对大工业的出现、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充分阐释,肯定了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工业出现后,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了西方国家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工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大工业的理论,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著述颇丰,阅读其经典文本可以发现,对女性解放问题的研究散见于其中。马恩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视角展开对女性解放问题的论述,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追溯,探索妇女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寻找解放妇女的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0.
在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出现了若干争论。其中,马克思所说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主体是俄国社会;俄国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证实;列宁对俄国苏维埃的社会主义探索、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等,是不可否认的。因此,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后发展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讨马克思史前社会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缘起之内在关系。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规范性特征,反映出儒家美学思想不自觉地吻合了人类生存的天性,后来予以有意识地提炼和发展,则在客观上强化了这种天性,培植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性格;善的本体的原初确立盖出于财产,人类社会只有经过“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两大阶段之后,美才可以永远摆脱财富及其派生的种种观念的羁绊;中国古典美学相济互补的儒道美学体系,植根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植根于东方社会农村公社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应该有自己历史的认知,针对马克思、恩格斯“不应该忘记,法和宗教一样,是没有自己的历史的”的观点学界争议很大。从法律的社会本质这个视角来阐释马恩这一精辟观点,首先其是同他们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世界观相统一的,其是反对将法、法律解释为自由意志的。而从将社会界定为泛指一切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讲,马恩这一观点的深层含义是:法律产生于社会、法律来源于社会、法律发展于社会、法律是带有普适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晚年时代背景有了新的变化。时代背景的变化需要理论的自我完善,因此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阐发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并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作用,分析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这些思想对我国推进指导思想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信念,以三大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是否存在"东方理论",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一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东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多年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理论的逻辑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都是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这一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正是依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关于东方社会的性质、结构、现状和前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系统性学说,广泛地渗透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对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更应立足当下,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进行深刻反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取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团结本阶级并同一切可能联合的社会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结成的联盟。早在1848年马恩就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提出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解放全人类。而  相似文献   

18.
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全球化"这个词语,但全球化思想却早就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有关各国的政论性文章中。如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方式规律和危机普遍性的考察分析;对资本主义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无情揭露批判;高度评价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捍卫被压迫民族的合法权益;提升并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与社会革命思想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全球化意识、国际化思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猛烈地抨击了普鲁东主义者在解决工人阶级住宅短缺问题上的改良主义的主张,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无产阶级解放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原则与立场。恩格斯指出,住宅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以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的时候,任何打算单独解决住宅问题或其他同工人命运有关的社会问题的企图都是愚蠢的行为。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住宅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两"在世界观和政治立场上的"两大转变";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两大发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得出的"两个必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走向社会主义的"两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对未来新社会进行科学预测的"两种视角";东方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两种设想";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两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