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益壮 《法制与社会》2010,(15):219-219,226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突出,追根溯源,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自身素质以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为此,政府应当进一步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以服务促管理,消除城乡之间的心理对峙;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王亚娟 《法制与社会》2014,(16):173-1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他们渴望留在城市、融入城市,但却面临着制度、发展、文化、婚恋等一系列融城困境,造成了他们的苦闷和困惑,也容易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困境,有利于我们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缓和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培训体系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失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大量的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在职业培训方面的需求状况,本人认为我国现有的职业培训体系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之间存在失衡,并对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职业培训地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蕊蕊 《法制与社会》2011,(14):192-192
本文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初级社会资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构建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经济学分析三个方面综述了学者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其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愿望日渐强烈,但其参与水平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自身种种限制。应通过发展经济、制度创新、完善法律、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等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取向、城市取向和家庭取向都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取向和个人取向的增强。本文论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上升愿景、闲暇文化的时尚化与多元化、新老农民工层级流动的区别、社会结构特征区别,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等问题,并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供给机制的构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蔡雪冰 《时代法学》2011,9(6):53-59,65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面临对自身生存发展构成的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靠自己的力量,以非法手段和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具有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对象确定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事先有预谋等特点。公力救济难到位和社会保障水平低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外在原因;用人单位违规失信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直接原因;行为人的人格扭曲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内在起因。  相似文献   

8.
2010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旨在当今现实条件下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已步入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也成了社会的顽疾。本文在研究这一群体特点、犯罪情况的基础上,从社会根源、社会原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社会不公平竞争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生存空间进行探索,研究不公平竞争与其犯罪的关联,以期发展三元协调促进的防控理论,并寻求消除不公平竞争机制,铲除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土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在当前中国劳务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提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加快其市民化步伐。因此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是目前形势的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现状的描述,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存在就业渠道少,竞争力差,缺少培训机会等问题提出拓宽就业渠道,改革户籍制度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锁定“三农”,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据悉,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使用,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切,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不仅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使其身心融入城市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青岛港采取尊重的态度与相应的培训方法,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走出了一条让新生代农民工具备社会需要素质的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12.
韩磊 《法制与社会》2012,(34):142-143
农民工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壮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逐渐增加并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总数高达一亿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他们跟传统的农民工一样处在社会的边缘,他们利益表达同样缺少有效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淑颖 《法制与社会》2013,(28):230-23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今农民工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和忽略的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身份认同、社会交往和社会尊重,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心理问题。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分析原因并从改善体制制度、优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构建精神支持系统方面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干预和解决,不仅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得融入城市生活,还能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冯斌 《法制与社会》2011,(34):10-1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缺乏正确的了解。本文通过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的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成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未来经济力量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安定对现在以及未来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与父辈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享受城市现代文明的渴望愈加强烈,可是从制度到心理到具体措施上我们的社会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接纳准备。推进“新市民运动”,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扎下根来是破解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三农”,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据悉,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使用,传递出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切,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渴望融入城市是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然而,综合素质因素严重制约着其市民化的步伐.因此,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帮扶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努力,以逐步消除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巨大差异,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李大光 《行政与法》2013,(12):88-91
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应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搞好教育培训工作等方面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韩玲  许鹏 《行政与法》2013,(4):17-20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逐年递增,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动人口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面临着现实的发展困境。为了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服务与管理,有必要从法律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边莅晶 《法制与社会》2013,(31):220-221
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之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拟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之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如何解决矛盾以保护其利益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以期对现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