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在守空房?——关于民工留守家庭的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月10日晚上,在湘西的一个小山村里,50多岁的周云兰在饭桌上给丈夫摆了一副碗筷,又给女儿小曼两口子摆上了碗筷,然后嘴里念叨着,要他们随便吃,说不管怎样,也不要亏待肚子。这天是周云兰的生日。 周云兰的丈夫早年生病去世了。女儿小曼两口子在广州打工,早就打电话说不能回来。 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粤东某军用机场附近有家小餐馆,招牌上写的是“君悦餐馆”。老板娘陈嫂是一名中校军官的妻子,餐馆的墙上就挂着她与丈夫的彩色合影放大照片。客人问陈嫂:“你家军官大哥在哪个部队?”陈嫂总是说:“只知道在大西北,究竟在哪儿对咱也保密。”她这个餐馆的饭菜味道可口,价格便宜量又足,老板娘陈嫂性格开朗,服务热情,那些来此地打工的民工都喜欢到这里就餐,并呼陈嫂为“军嫂”,把她的餐馆称作“军嫂餐馆”。 这天午饭时间,餐馆门前的凉棚下,陈嫂正忙着照应几位民工吃饭,有两位年轻军官向餐馆走来。陈嫂认识他们是机场的李处长和…  相似文献   

3.
孙晓雯 《中国保安》2013,(14):66-73
人们亲切地称呼保安员的妻子为“保安嫂”。由于保安员的工作辛苦。有的需要24小时备勤,可能生活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工作上面。面对这种情况,“保安嫂”无怨无悔,她们在家庭中默默无闻、多年如一日地支持自己的丈夫做好工作,成为这些保安工作者的坚实后盾。那么。在她们的眼中,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丈夫呢?本期“对话”邀请到了六位“保安嫂”: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公司驻北京大学保安大队大队长王桂明的妻子李金霞、海淀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朱良玉的妻子卜菊香、丰台分公司内勤统计员宋建国的妻子赵绣霞、河南省郑州市保安服务公司东开分公司二大队大队长曹海武的妻子崔会苹、福建省集英保安集团有限公司保安部副经理尹刚的妻子逄慧菊、山东省济南市振邦保安服务总公司天桥分公司保安班长孟宪海的妻子张艳,听她们讲述与自己丈夫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有一对民警夫妻、男的名叫杨春生.女的名叫文丽娟.两口子同庚,都是45岁杨春生官至远郊处的科长.这个级别在北京一般就管自己可他却很忙,一年四季很少着家,主要是经常下乡,再则平日里谁家有事都找他替班、那叫一个干脆文丽娟在西城交警支队财务室工作,无官身也不轻.支队每个民警见天下班后都要义务站一个小时的岗回家还得给爷儿俩弄顺,外带洗洗涮涮说起儿子扬扬.两口子既不忙也不累两三个钟头不带磕崩表情很丰富,以笑为主17岁的杨扬是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在学校是有名的电脑高手16岁时就通过了…  相似文献   

5.
<正>一、打造品牌,统一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省统一名称、合力打造"好苏嫂"品牌的思路,并确立了"品牌化推进、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发展战略。依托省妇联就业服务中心完成"好苏嫂"VI设计,统一"好苏嫂"形象标识、商标字号;成立"好苏嫂"职业培训学校,印制"好苏嫂"系列培训教材,制定"好苏嫂"三方服务协议规范文本、星级服务标准、家政服务员晋级标准等;引入国家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统一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为"好苏嫂"以良好品牌形象进入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一种人物是社会上常被人提及的,也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也一度被当成负面的角色,这就是街道老太太。这种街道老太太热心公益,积极参与街道工作,对于街坊邻里的事情都有热心肠,帮着邻居照料双职工家庭的孩子,邻居小夫妻两口子吵架她们去劝和,往往我们家庭的钥匙就在她们手中,看到乱倒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绝不姑息,看到陌生人她们就保持警觉上前询问,注意公共安全,严防坏人。  相似文献   

7.
仔祥 《楚天主人》2010,(7):46-47
香港大学的宿舍服务员"三嫂",44年如一日为学生做饭、扫地,前不久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院士",一时引来舆论大哗,赞扬声不绝于耳。"三嫂"名叫袁苏妹,因丈夫排行第三,她被港大人称为"三嫂"。这位82岁的老太太"一夜成名",并无惊天动地的伟业。她也只会写自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家乡的小县城房价开始飙升,我们两口子商量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家,精心进行了简装,算是给自己安了一个温暖的窝。随着小宝贝的来临,他在洁白的墙上留下了千手观音,学着神笔马良在墙上尽情涂鸦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汉民族思维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产生于文化之中的,英、汉民族之间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由于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着的不同的文化而大相径庭。通过对比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反映英、汉语言中的各方面的不同,进而从这些方面来探讨英、汉语言在社会文化差异和思维特征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秋瑾、吕碧城其人其文的“英雌”精神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雌"话语是清末民初民族国家振兴、女权振兴的典型话语形态之一。秋瑾和吕碧城是其时"英雌"实践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她们以自己的女权倡导、革命壮举、个体活动履行着"英雌"追求;另一方面,她们又以一己的文学创作表达着"英雌"理想的诉求。她们同是才人奇性,特立独行;倡女权风,具"英雌"魂;不同在于秋瑾持民族革命观念,力行着"铁血英雌"的渴望;碧城则有世界主义向往,追慕着"文人英雌"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武汉保安嫂     
武汉保安嫂方阵武汉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年终评比,一位"保安嫂"格外引人注目。她叫缨瑞芳,是金融战线保安群体中的佼佼者。重新择业梁瑞芳原是某国营厂的普通女工,面对负债经营的厂子,她想:重新择业,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老公开导她:"担心职业做么事?我养得起你。...  相似文献   

12.
“汴京八景”今昔谈王宏晓五谷乃是泥土给哟泥土乃是汗水泡哟倘若农人不消汗哟皇帝老儿也呷不饱哟那是从祖祖辈辈都是农人的岩保叔嘶哑的嗓门中喊出的自豪哦!燃烧着的晚霞不见了,天幕上,一轮日晕被淡淡的云彩罩着,若明若暗,神秘神秘的样子。可是呢,这样的时候,我嫂...  相似文献   

13.
芳嫂     
提起张又芳,保安队员们都亲切地叫她“芳嫂”。芳嫂是湖北省武汉市保安集团蔡甸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东祥同志的妻子。芳嫂今年46岁,一张圆圆的脸,一米六五的个子,一身得体的打扮,一脸的春风笑意,看上去,总让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张又芳1976年参加工作。在汉阳县侏儒镇供销社担任过7年营业员,在汉阳县农机局担任7年出纳员,在蔡甸区煤气公司担任财务工作10年。几十年来,她手过千万元,不沾半分文。工作中,她为顾客真情服务,与同志真诚相处,对下岗职工热诚相助,对遇到车祸的妇女真心施救……因此,熟悉她的人都一致赞誉:芳嫂是一位热心肠的好…  相似文献   

14.
保生     
那些日子,总能见到光如嫂挺着大肚子,一个人坐在破败的家门前,眼泡肿涨着,像一个服刑的女囚。  相似文献   

15.
如今 ,在城市里存车都不兴给存车牌了 ,可万一丢了咋办呢 ?或许这倒霉事儿还没落到您头上 ,可有人已经摊上了 ,闹出一肚子气 ,还把官司一直打到法庭上 ,才见分晓。下面来看看石家庄市这位摩托车主小李的遭遇吧。那天 ,小李和两位同事有说有笑地从石家庄市东方购物中心出来 ,去取车时 ,却发现自己那辆红色木兰50不见了 ,急忙去问看车的刘嫂。正忙着收钱的刘嫂抬眼一扫 ,“那个木兰呀 ,推走了。”“谁推走了 ?”“一个小孩儿。”小李脑子“嗡”的一声 ,急得一跺脚。刘嫂一瞅眼前这阵势 ,心中也是咯噔一下 ,急忙从手头的钞票中翻找 ,拣出一张…  相似文献   

16.
这两天,张佩英正在为“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专项行动筹备忙碌着。身为虹口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管科科长,张佩英是众人眼里的“质监通”,在质监岗位上一干就是∞年。而她也刚刚获得2013年度上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全市获奖者仅15人。  相似文献   

17.
张逊 《黄埔》2006,(6):4-10
10月10日,台湾“双十节”。在重重军警戒护下,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双十”庆典上慷慨陈词;同一天下午,“反贪腐倒扁总部”发动的“天下围攻”也在台北登场,红衫军从四面八方涌来,高呼“阿扁下台”。夏去秋来,陈水扁所面临的困境仍未好转,一波又一波的揭弊矛头直指他的家人……弊案,层出不穷“阿卿嫂风波”:小节不检陈水扁找发票冲账“机要费”的困扰尚未摆脱,8月初,他的个人操守又受到质疑。一个被唤作“阿卿嫂”的女佣几天之间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阿卿嫂受雇于陈水扁女儿陈幸妤,却作为“总统府”的公务员,由政府支薪。这件事…  相似文献   

18.
《三十六计》有云: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冬天的深夜,街上的店铺早已打炸。幸福里小区旁边的那家“好再来”超市也已闭门谢客。老板娘王嫂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缘于左眼跳了一下午。“男跳财,女跳灾”。王嫂心里直犯嘀咕,边想边披上衣服起来了,她要去外面溜达一趟,顺便瞧瞧自家的超市。  相似文献   

19.
他们是从业多年的资深保安工作者,坚守在保安岗位,为保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而在他们忙碌身影的背后,却有着妻子的无悔付出。她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保安嫂”。她们善解人意,用理解和包容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用深沉的爱支撑起整个家庭。  相似文献   

20.
《丧服》规定嫂叔无服,缘于名分的限制与实际生活中的避嫌。但是这一规定却在魏晋时期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论,对立双方或维护传统,或因应现实,观点迥异。整体而言,主张嫂叔之间无服的观点更被社会认可,也更为通行。这与魏晋时期重视门阀家风、讲究闺门整肃的现实需求有关,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女性地位的提高,风气所及,连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族也深受影响,并成为是否取得汉人士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尽管有北朝恒代遗风的影响,以及玄学的兴起、重情观念的流行,"情""礼"冲突频仍,率性、放达成为最时尚的生活姿态,以致以往所有的思考都需要重新思考。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当事关世族门风、胡汉关系、皇权正统等大事时,传统之"礼"仍会占据上风。这种既对抗又妥协的胶着状态,嫂叔关系正是绝好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