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立法阶段、90年代的国际接轨阶段、进入到21世纪初的自主创制阶段.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三个阶段与美国对华知识产权政策的阶段变化相吻合.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巨人,其对华知识产权政策对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制进程影响深远.在中美知识产权冲突与博弈过程中,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制经历了从“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的法律变迁.  相似文献   

2.
朱颖 《知识产权》2006,16(5):87-91
美国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因而通过国内立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在国际范围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就产生了“特别301条款”,并修改了“337条款”,但美国并不满足与此,结果促使了多边贸易体制中产生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但美国仍觉不满,随着推行“竞争性自由化”战略,美国在区域和双边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借助自由贸易协定把美国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写入协定文本。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始,美国、日本和欧盟主张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范围更广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之中,发达国家认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措施的缺乏本身就是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障碍,因而在国际贸易规则和知识产权规则之间有了逻辑上的内在联系。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则提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这一主题。TRIPS协议后,人们已经较为系统的研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内学者也对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源于欧洲,但是欧洲与美国不同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导致了不同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亚洲的经济起飞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各国知识产权促进战略的采取。不论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经验,还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等后起之秀卓有成效的知识产权促进政策,都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的进行,我国应当采取创新型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5.
甘开鹏 《知识产权》2006,16(4):88-91
目前,知识产权立法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美国FTA也在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规则;本文简述了美国FTA知识产权规定的基本规则及与Trips差异,评析了美国FTA新知识产权标准的经济和社会内涵,及对其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的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以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和进展为主要标志.科技革命不仅深入到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和法律的诉求,就是要把作为经济要素的知识财产的保护升华至法律和制度性规范,形成社会公认的产权形态,借助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力。对生产关系施加影响。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靠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不断地将其法律理念和伦理价值纳入到国际法律规范中,并将之向全世界推广.由此而形成了以西方法律思想为基本价值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构成了当今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正式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但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在国际层面上,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属于较有特点的一种知识产权法院模式.通过对其设立动因、组织架构、实际效用及引发的争议进行深入考察,结合美国的政治结构、经济形势、司法传统,可以较为客观地认识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发挥的作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赖以发展的制度环境与美国不同,但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美国专利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演进轨迹,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的功效提供更为理性的认识,进而为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的进一步变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态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极力推进本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并且使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变革。近年来,美国、日本、欧洲均在推行其知识产权战略。美国在2002年出台了“21世纪战略规划”,旨在建立以市场为先驱的知识产权制度。欧盟也在逐步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制度,以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益,并保障欧盟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2002年日本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和《知识产权基本法》,将其“技术立国” 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政府2012年3月发布了《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报告,指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2010年为美国经济贡献超过5万亿美元,约占GDP的34.8%,直接和间接提供了接近4000万个工作职位,约占工作职位总数的27.7%。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美国的经济和就业岗位的增长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中保 《行政与法》2005,(12):82-84
众所周知,美国在新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上新增有一所谓“特殊301条款”,该条款的内容是规定相关国家如果不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或者阻碍依靠知识产权的美国企业进入该国市场,美国就把它列为“重点国家”,要实施贸易报复。中美知识产权的争议就是这样产生的。本文阐述了中美知识产权争议的由来、内容、焦点和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得不承认,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从其诞生之时便伴随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美科技合作谈判中,知识产权就已经是不可规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李芳 《知识产权》2007,17(1):80-84
美国的知识产权政策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将知识产权领域的大部分内容与美国经济和科技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与美国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有关,但是,美国政府将之上升到战略的地位上,却是缘于“经贸危机”的影响。由于“经贸危机”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国政府对此经过深刻剖析,认识到知识产权问题是根源所在,通过对知识产权政策进行改革与修订,美国的国家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为了更深刻地了解经贸危机对美国知识产权政策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以专利权的授予为知识产权的产出内容、以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为商用内容、以针对专利权的保护为保护内容的美国知识产权政策在经贸危机发生前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美国知识产权保险透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 言20世纪90年代伊始,美国政府在政策上推行新经济思维,集中精力和资金投入高科技领域,大力支持产业界创立知名商业品牌,让知识成为美国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作为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公司无一不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谁拥有更多知识产权谁就更具有竞争力。勿庸置疑,知识产权已成为美国新经济的排头兵。然而,随着知识产权客体的不断扩大和授予量的不断增加,卷入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可能性也愈来愈大。1 而对于美国公司来讲面临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威胁尤其令人头痛,原因在于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费用十分昂贵,特别是诉讼费,一般…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根有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完善法律规则之外,知识产权保护还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产权制度以规范和保障知识产权的交易行为。如果知识的产权不明晰,知识产权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迄今为止,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从经济学分析知识产权尚颇为鲜见。实质上知识产权保护涉及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因而是个经济问题。而作为60年代兴起的现代产权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产权的界定、变…  相似文献   

15.
文摘     
《电子知识产权》2004,(8):61-62
近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安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张东刚 冯素杰 19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在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的过程中,除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为追求知识产权利益最大化,美国的域外知识产权保护始终处于扩张之中。美国不断追逐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最近的《反假冒贸易协议》,采取的论坛选择策略包括论坛加入或退出、论坛转移和新论坛构建等,意图在于把不断提高的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实质地延伸至全球领域。为支持其论坛选择政策,美国交互采取单边、双边和多边贸易措施,包括"特别301"、自由贸易协议和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持续推动美国域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力量来自其跨国公司,支撑其论坛选择政策的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美国域外知识产权扩张历程及其论坛选择政策的考察,有助于人们认识知识产权全球化的实质,正视其内在冲突,把握其合理方向,理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不应是一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无条件延伸,从而有助于我国吸收相关经验与教训,在知识产权对外交往中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和重视。利益的驱动使创新者们关注新知识的制造,而知识产权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他们不得不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激励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也确保了知识产权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知识产权的管理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美章 《知识产权》1997,(5):11-14,47
二十世纪90年代,由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知识产权的身价也在随之升高。众所周知,如美国的IBM、微软,日本的东芝、日立、富士通等等驰名企业,他们都把“知识产权”看作“原油”一样珍贵,用其作为经营谈判的筹码,作为自我保护与攻击他人的利器,他们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知识产权资源加以妥善的管理和恰当的运用,可谓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利保障。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也正是发达国家作为富国强民、充实国际竞争力之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日本总结其原因后提出了“信息创新时代,知识产权立国”的建设方针。知识产权施法改革也是日本知识产权立国的重要内容。2005年4月1日日本成立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上诉案件,优化司法复审资源配置,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其实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高等法院,它属于东京高等法院;但是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有自己的法院院长,有独立的法官和独立的专门委员。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设置有其自己特色,如专门委员制度、大合议制度,管辖分为技术型案件和非技术型案件。结合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的特点和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发展的情况来看,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模式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及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欧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毅  黄建华 《知识产权》2005,15(1):63-64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是随着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关注而产生的.相对于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起步较晚,执法经验不足.本文研究欧、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以期对提高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水平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