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特别是1997年常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示范点”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提高市民素质、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把创建融入发展大局,不断拓展创建空间,精心打造现代文明城市。在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去年一举夺得“六冠”: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县)  相似文献   

2.
惠建林 《群众》2014,(1):42-43
常熟作为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生态空间有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等问题一直较为突出。近年来,常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践行绿色惠民,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4,(1)
<正>常熟作为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生态空间有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等问题一直较为突出。近年来,常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践行绿色惠民,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3000年的悠久文化,造就了常熟薪火相传、辉映千秋的城市文明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今天,我们该赋予常熟城市精神什么样的时代特质、现代内涵,这是每一个常熟人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群众》2009,(5):65-65
五月的常熟,是诗,是画。 以“弘扬江南文化,打造江南品牌,展示江南风采,共享江南文明”为主旨的首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将于5月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市举办。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08,(3):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其核心是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软实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而创建文明城市以提高市民素质、培育文明风尚、发展先进文化、营造优美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肩负着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任。毫无疑问,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个性、城市的品牌。没有特色的城市也就不可能有品牌效应,不可能有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城市发展的根基。要塑造城市特色,通过优势比较,选准创建角度非常重要。如濮阳市在塑造特色品牌中就非常注重创建角度的选择。濮阳市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身,有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中华第一龙”遗址,有保存完好的春秋文化遗址。濮阳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大型石油化工基地,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文明城、中国优秀旅游城…  相似文献   

8.
正"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沿江开发带,处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组成的沿江都市圈,市域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73万。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  相似文献   

9.
实现“两个率先”,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而建设“平安常熟”,是常熟创造改革发展环境、实现“两个率先”极为重要的保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的目标任务,我们对建设“平安常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力争到2004年,全市各类创建载体80%达到创建标准;到2005年各  相似文献   

10.
满洲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意义和途径吴志刚满洲里是地处欧亚大陆桥的中方桥头堡,随着中俄经济交往的增多,从原本宁静的边静小镇一跃为国家沿边开放城市。城市的各项建设蒸蒸日上,面貌日新月异。而要建设一个繁荣文明的满洲里,必须首先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创建...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黄石市社区呈现出“三老三多”的特点。因此,居民的素质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提高人、塑造人、完善人”是城市文明创建的基本理念,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出发点。黄石市委、市政府以社区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共建为纽带,以文化为动力,建立政府、企业、社区三体联动的运作机制,初步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城市创建文明社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22,(4):30-32
文明是城市的底色,与城市中每个微小的组成部分都息息相关。如何调动城市的微小细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首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给出了答案。融合贯通为民服务模式、厚植文化基因、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推进精细化治理,各区多措并举、创新载体,不断拓展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内涵,让每一个城市细胞都点亮文明的光芒,实现“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共筑首善北京。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8,(30)
正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辖9县1区和3个功能新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60万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2015年,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做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战略部署,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把创森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淮北是一座新兴工矿城市,历史欠帐多,创建难度大。我市自2001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以来,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创建工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切人点,在巩固中提高,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被安徽省文明委誉为“长江以北的创建典型、皖北地区的一面旗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常熟市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开发激活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事业产业化的进程,使常熟的两个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一、适应文化建设需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5000多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流派纷呈,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常熟的文化传播活动一直保持了相当活跃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市在经济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文化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寻找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城市的国际化形象,追求城市的生态文明,创建城市的个性特色,将是中国城市文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7.
正宁政发[2018]9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18年6月13日南京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根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和《国家园林城市系列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0,(14)
正台山是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年来,江门台山市紧扣"华侨之乡"特色,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塑造城市文明品牌、优化文明创建机制。  相似文献   

19.
自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河北省承德市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以共建共治共创共享为落脚点,全面实施“文明承德·你我同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养犬、烟头不落地、文明优质服务、网络文明、文明承德志愿服务”十大行动,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系列活动蓬勃开展,通过塑造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城市生活质量和文明品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22,(11):F0002-F0002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有效路径。2021年,已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区”称号的北京市西城区提出了更高目标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并将其作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