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新加坡竞争法颁布后,随即颁布两项指引性规制,即<关于竞争法第34务的过渡时期规章>和<竞争法过渡时期安排指引>,统称"过渡制度"."过渡制度"在适用范围安排上颇为合理;并且其减轻了<竞争法>颁布对市场的冲击,维护了交易安全;对于竞争执法也有促进作用.然而,对政府行为的"姑息"却成为这一制度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2.
"对口支援"是一个具有明显中国特点的府际关系现象.在三峡移民、重大灾害重建、西部地区开发等一系列工作中,这一制度安排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收支的空间分布不均,平衡了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并在调整区域关系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特定作用.这一制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有:如何兼顾完成政治任务和履行法律义务的关系;如何实现与受援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衔接;如何定位该制度下的地方政府间关系等.要总结这一制度的特点,提炼完善该制度的思路,从更深层次来研究中国府际关系问题,以提高这一工作的系统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1997年日本颁布《关于大学教师等的任期制的法案律》为标志,日本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从"终身雇佣"制开始转向有选择性的"任期制"."终身雇佣"制度植根于日本传统的国家观念、"集体"思想以及移植德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出了重要影响.伴随着社会发展环境以及行政改革的推进,有选择性的"任期制"逐步取代了"终身雇佣"制.这一转换过程充满了社会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如何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制衡、制度变革和教师权益保障的平衡等问题,成为关键.通过梳理日本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转变,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的且较为科学合理的措施,以期来完善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以其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对建立、完善我国土地市场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从多年的实践看,这一制度的实施还存在现实的问题.笔者对这一命题的评述,旨在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从而在理论上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提供更为广阔深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毋(音guan)丘俭谋反"案是<晋书·刑法志>中的著名案例之一,其承栽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在法律制度上它构成了妇女连坐制度变化的重要契机,从秦、汉、到魏,女性作为母亲、妻子及其同产中的女性这三种身份,其范围基本没有变化.而另外一种身份-犯罪者的女儿在出嫁前和出嫁后受株连的情况,在曹魏不同的时期,规定有所不同,从而也与前朝区别开来.除此之外,其中所贯彻的"八议"制度,蓄育的"五服"制度、体现的"恤刑"趋向对我们深入认识魏晋时期的法制度变化和法律儒家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儒家一贯提倡"让",就原始儒家(孔孟荀)而论,儒家之提倡"让"并非一味地反对竞争,而是主张合理地竞争."礼"的本质在于"辞让",故以辞让保证竞争,实际上也就是通过个体的辞让以实现群体和谐.争而不失和谐,这是原始儒家的理想.但儒家之"让"在现代社会的适用不是无限度的,这要看它与现代的法律制度是否冲突,是否有利于维护现代社会的和谐秩序,那些与现代社会制度不吻合的所谓谦谦礼让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中,"法庭之友"已经成为一个新元素被纳入制度构想.根据"法庭之友"制度,非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法庭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背景信息、不为法院所知的案件事实或法律适用意见.将该制度与我国现有的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法庭之友".在公益诉讼中引进"法庭之友"不仅有助于实现司法民主,更具体体现了"支持起诉"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墙"制度是英美等国综合性金融机构防范不同业务线之间利益冲突和内幕交易的一剂良方."中国墙"制度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只能减少内幕交易,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违法行为,还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合.我们不应当对"中国墙"制度过于苛刻,作为一种管制内幕交易的自律机制,它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必须先要有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古人"治国先治吏"这一深邃的道理和进步因素同样适用于今天,同样可以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一、从严治"吏"势在必行."治国先治吏",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抓住了"吏治",就抓住了理政治国的纲.二、"治吏"必须从要害问题入手o"治吏"的核心问题是治权;"治吏"的首要问题是治思想.三、"治吏"必须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从严"治吏",思想是前提;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宪政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以德治国"的宪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法治与宪政自然也不例外."性善"与"性恶"这两种不同的人性预设,构成了中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而对人性"恶"的假设,构成了西方国家宪政的理论基础.这种假设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它在实际的运作中,有可能背离宪政的对权力进行制约以达到对权利进行保护的初衷.中国要进行宪政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必须继承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制度,同时应充分吸收、借鉴和发掘中国文化传统中合理的"德治"思想,作为"依法治国"的补充.这是将"以德治国"纳入我国宪政机制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西方,从罗马法发展而来的沉默权制度,是很多国家在刑事诉讼中,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应在全面认识沉默权价值蕴涵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外国有关沉默权的具体做法,真正吸收这一制度的合理内核,改变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倾向,确立我国的沉默权制度.这不仅有益于抑止刑讯逼供,消除警察暴力,确保刑事诉讼的公正进行,更是诉讼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符合法制要求和市场条件的保卫工作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保卫人员的职业化,而实施"保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职业化的关键一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全国没有相应的保卫职业的标准体系.在此,我们研究了上海推行"保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研究了实施"保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保卫职业培训的条件、内容和手段等.  相似文献   

13.
韩光宇 《理论前沿》2005,(16):36-37
对民主集中制"民主"的误解和误导有两种一是认为这种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认为这种民主就是集思广益,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这两种误解和误导与长期以来民主集中制未能真正形成为制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于2000年出台并实施了"介护保险"制度,使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朝着经济支持与服务保障兼备的方向健康发展.这一制度对中国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老年护理服务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应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固有的再分配功能,以确保无经济来源或低经济收入老人获取必要护理服务的公平权利借鉴"介护保险"制度的认定程序和服务标准,避免老年护理服务的缺位和资源滥用;政府、社团和私人共同参与老年护理服务的供给,为多样化、分层次服务需求的满足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的"核心与关键"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党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理解这一"核心与关键",在理论上要搞清"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涵义,在政策上要以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绳,在决策上要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在实践中要以为人民做实事为出发点.践行这一"核心与关键"必须正确处理好多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深入贯彻实施"从严治警"的方针,必须以制度建设作为保障.制度安排要重视制度设计,要狠抓制度落实,要加强自律教育.  相似文献   

17.
《荀子》中"情"字的哲学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在他之前"情"字的各种义项,另一方面又将"情"视为"好恶喜怒哀乐"的抽象概括,更是把"情"视为"性之质","欲"之源,是"恶"性的集中表现.荀子以"欲"释情,实际上并非片面的否定情,他已经看到了"情之欲"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荀子性情思想的最大创新在于,把"情"与"伪"、"知"、"能"等知性方面的范畴结合起来相比较而言,"对心言性",从而使我们可以在性情交接出纳的运动之中,来把握"情"的提升、改造.另一方面,荀子以以"礼"则情而近于"法",这是脱离先秦儒家传统思想的轨范的,他并没有真正继承孔孟人学思想的传统,这为秦始皇在中国的暴政统治,乃至几千年的专制集权制度奏响了理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了一场"全球性结社革命".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和全球环境等四方面的危机,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和通讯革命所形成的信息全球化趋势.从"全球性结社革命"中,我们可以得到众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官本位"意识的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本位"意识属封建思想意识,但核心问题是通过官场可以获取超额利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与生产力落后和制度不健全有密切关系.遏制"官本位"意识可以通过政治思想工作,但根本出路在制度建设.农村浓厚的"官本位"意识与乡土社会的特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