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吴德慧 《学理论》2010,(11):23-24
为了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土地供需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土地市场竞争机制是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构成的三个要素。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需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保护耕地、公平、公开、公正等原则。明晰农地流转的产权关系、规范农地流转行为、推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构建农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二轮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并没有使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走出困境,流转收益倒挂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农地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表明,农地经营的净收益低下是农地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自发流转,存在流转登记制度不规范,农地流转中介组织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只有规范流转登记制度,健全中介组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外,学术界虽然也用农地流转这个概念,但更多的是用农地交易。国外关于农地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地交易的状况、农地规模与绩效关系、农地交易方式以及农地交易的影响因素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农地金融: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农地流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地合理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农地金融是加快农地流转的客观需要与必然选择.现阶段,尽管我国发展农地金融面临着缺乏法律保护和政策扶持、缺乏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等制约因素,但是,农地流转的加速、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政府破解"三农"问题的强大决心,又为发展农地金融提供了可能性.当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金融制度,需要遵循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则,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逐步放开农地抵押限制,有序地推进农地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6.
绝对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流转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农地流转的前提,而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并运用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合理地价的理论依据。把土地作为一种金融性资产、建立股份合作制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两种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地市场化流转是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诱致性创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由于诸多障碍因素,市场机制难以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增强市场机制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基础性作用出发,政府应该从直接的农村土地流转活动中退出,多方面为农地市场化流转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农地流转进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速度导向性城镇化致使城镇化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分布不同,对四川区域间的城镇化差异的可能存在先天性影响。但是借助四川2000-2015年份样本地市的面板数据发现,相同的经济因素对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产业、经济等政策,分区域推进四川城镇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端于基层的土地流转实验为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指出了方向,各种土地流转形式和集体土地经营模式,也为农业产业化以及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新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面对各种风险.因此需要通过金融和保险等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解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的风险,维护农民的利益,稳步推进有保障性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物权化立法中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 ,以期改变农地闲置、农地浪费与农地资源紧张的矛盾现象 ,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加快农村法治化的进程。并认为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农地使用权的出租、转承包等条款 ,同时指出农地使用权不应当继承。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必须由零碎化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农地集中连片经营、注重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避免激进的土地规模化制度变革模式等,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尤其是制定农地流转激励性政策和法律、严惩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加强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防止土地私有化等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农地规模化经营面临着农民不愿意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离开土地以及农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等的困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勇于探索各种适合本地生产力状况的农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形式,以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刘锐 《党政论坛》2010,(11):32-35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虽已有20多年,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个别农户之间自发的转包、出租流转占主导地位,流转的规模不大且相对稳定,一般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5%左右。近年来,尤其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农村社会的区位(区域)差异性,使得农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和流转样态呈现出多样性。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的因素不仅有经济性的,而且有社会性和政治权力性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社会传统规范仍然在农地流转价格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适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政府必须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益。  相似文献   

15.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已成为农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亟需改革。土地私有制的改革方案不适合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生态环境。因此,农地永包制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推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农地有序流转及规模经营,并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可行路径选择。为此,需要按照农地永包制的创设原则,采取渐进式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农地长包制;第二步,实现农地永包制,并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地流转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通过分析4省10县36村的调查问卷发现,在农户做出农地流转决策行为中,乡镇基层政府的引导成为重要变量之一,且政府信任越高,农户流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大。其影响机制主要来自于三大矛盾,即政府土地流转动力高与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弱之间的矛盾;流转后征地赔偿争议中因经营者获得赔偿造成农户的心理落差与其渴望无争议获得全部土地赔偿的矛盾;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等服务不足造成流入方与流出方目标农地差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化转轨的过程中,而土地制度的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心.随着我国小康建设与城镇化战略的加速实施,农地作为重要的资产和生产要素,必然要求以商品的形式进入要素市场并在不同主体之间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8.
农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绝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任何力图改变这一现实,并企图以大规模土地流转来代替之的激进主张,无视了土地流转与其嵌入的社会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风险和不良后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稳健、谨持、适度规模的土地流转政策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虚拟所有权"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历经四次变迁,现已进入土地流转阶段。但由于集体土地产权关系不清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及其"异化现象"。农地"虚拟所有权"的构建为解决相关问题和矛盾及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3)
土地流转可以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农村土地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土地市场上进行流转的案例为数尚少,农村土地要进行流转仍面临诸多问题。法律是改善土地流转困境的有效手段,然而如何制定、制定怎样的土地流转法,其本身也存在不少难点。实现土地流转市场化,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土地各项权利的归属,因地制宜,从而实现农民和承包商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