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方工业包括着所有的地方国营工业、合作社营工业、地方公私合营工业、私营工业和手工业。这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五四年,地方工业的总产值(手工业除外)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七左右,其中生产资料约占全国生产资料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消费资料约占全国消费资料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是我国经济中不可轻视的一支力量,因此在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地方工业,使它们逐步地有计划地发展起来。地方工业在国家五年计划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是下容忽视的。一九二七年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曾经指出:「在拟订五年  相似文献   

2.
2000年是山西省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年。省委、省政府从山西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把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支撑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省调整战略顺利起步的着力点,精心制定实施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业调产计划》,以实施重点调产项目、特别是标志性工业项目,带动了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全省“十五”前期实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更加明确创新的计划所谓“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由省政府筹措6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  相似文献   

3.
“要发财,办建材”,这是祖国大陆近年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工业之一,《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建筑业与建材工业并列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建材工业是祖国大陆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工业之一。国家大力推行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黄莺 《传承》2004,(5):26-27
1955年7月1日,黎湛铁路全线通车“一五”时期广西不是全国建设的重点,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广西没有一项,而且广西的基建投资只占全国的1.05%。但这个时期,广西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比较快,全国农业发展的年速度是4.5%,广西是7.8%,全国工业发展的年速度是18%,广西是18.6%。按人口平均工农业总产值,1957年(“一五”最后一年)比1952年提高了四个百分点。广西在基建投资比较少的情况下,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快,很好地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其中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一、从广西实际出发,制定“一五”计划。广西的“一五”计划是根据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5.
中央七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九十年代要在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这是对我国十几年来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为今后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后十年,我国的改革只有切实地围绕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进行,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并逐步使新体制占据主导地位。一、深化改革要求深化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台湾软件产业(即资讯服务业),是台湾信息工业中脑力密集型、高附加价值、渗透面广、零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尽管目前仅占台湾资讯产业的1/20略多,但台湾当局将软件产业视为21世纪明星产业中的金钻产业,欲发展成为台湾一大主流产业,其发展态势值得研究。一、 台湾当局的推动自1993年,台湾“经济部”开始对软件产业进行规划与推动,首先执行的是第一期《软件工业五年发展计划》(1993 1997年),执行单位是由“经济部工业局”主管、设于资讯工业策进会的“软件工业五年发展计划工作室”。推动工作的重点涉及产品开发、技术发展、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7.
一、从“有计划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和确认的历史过程及其主要内容看,它们的基本精神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真正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认真研究和讨论。这种研究和讨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8年秋冬至1984年秋冬。这一时期,从再一次讨论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进而研究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其主要成就是:(1)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的框框,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经过多数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共识,并由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8.
★“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目前全国共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一个“五年规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这几年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并基本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  相似文献   

9.
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思想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会给党的作风建设带来什么影响,人们则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些人把有计划商品经济看作是“万恶之渊”,认为党内一系列不正之风都是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结果,有些人则把有计划商品经济理想化,把它看作是十全十美,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认为只要有计划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杜绝各种不正之风。这两种思想认识在理论上未免失之偏颇,在实践中则既有害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有害于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党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紧跟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对重大题材的宣传有特色、有成效,令人印象深刻。一是紧跟党委、政府工作节拍,及时抓住重大题材。重大题材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映,也是一个时期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及时抓住重大题材,是党刊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宣传时效性的要求。《当代广西》今年第3期为庆祝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推出“互利共赢、再创辉煌”专题;第4期推出“2010年广西两会:聆听发展的声音”专题和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专题“科学发展在基层”;第5期推出解读“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专题。这几组专题文章紧跟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读者及时了解我区发展态势提供了权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有关专家指出,企业内部成长,有7个产品行业发展方向,可供选择。第一方向,由物质面往精神面发展。循“食”、“衣”、“住”、“行”、“用”、“育”、“乐”7大基本民生产品,从“有形”的食与衣产品,发展到“无形”的育与乐产品。第二方向,由“民生”工业往“国防”工业发展,或由“国防”工业往“民生”工业发  相似文献   

12.
台湾“国建六年计划”(以下简称“六年计划”)是1991年1月30日经台“行政院”院会通过并开始实施的,是当前台湾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纲领性计划。目前“六年计划”已编印成书,分发到基层单位。这个计划一出台就在台湾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了产、官、学各方议论最热门的话题,各种评论纷纷、褒贬不一,但其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要比计划本身意义大得多。究竟台湾当局为何要在当前实施“六年计划”,其实施前景如何,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很好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新的、意义更为深远的重大突破。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包含了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丰富得多的时代内容,有着新的质的规定。一、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肯定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明确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地探索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十一届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怎样搞好基本建设工作,用陈云同志的话来概括就是:布局上“全国一盘棋”、调整上“稳住阵地再前进”、经济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果”。一、全国一盘棋,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陈云同志在《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合理地布置工业生产力,是基本建设中具有长远性质和全面性质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战略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国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它不仅描绘了改革的宏伟蓝图,更为重要的是为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近一个时期,在有关学习“决定”的文章中,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认为“决定”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理论突破是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抓住了这个理论核心,也就抓住了“决定”的基本精神,从而对“决定”中的其他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但是,对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6.
路策 《政策》2006,(11):24-25
“三个三工程”实施以来,省发改委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着力抓好“两个一百”(即10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目前,全省100家重点工业企业整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100个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较好,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产生较好效益。一近几年来,省发改委围绕“两个一百”抓协调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编制下达了2006年“两个一百”工作目标计划。针对2005年重点工业企业中有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规划实施不理想的情况,省发改委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了一批成长性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是“三冷三热”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88年统计年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是“三冷三热”。——在工农业的比例上,农业冷、工业热。农业增长率3.2%,工业增长率20.7%,工业与农业的增长速度比为7:1,大大超过3:1的正常比例,与计划8%:4%(2:1)相距更远。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已由1984年的29.7%,下降到25%左右,与农村改革前的1978年持平。  相似文献   

18.
1983年,我国工业生产形势和农业战线一样,是近几年来生产情况最好的一年,是开创新局面的一年。 1983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一次突破了6千亿元大关,达到6147亿元,比1982年增长10.2%。这表明,“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6050亿元的指标,已经提前两年达到了。全国的原油、原煤、钢、生铁、水泥、硫酸、汽车、手扶拖拉机、录音机等工业品的产品指标,都提前达到了1985年的计划要求。工业界的权威人士指出,如果能使这个好势头持续发展下去,到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前,艾黎及埃德加和佩格(海伦)斯诺夫妇创议“工合”时,三位一体,各自发挥了作用。佩格提出了办中国工业合作社的想法。埃德加称这项计划的原动力是艾黎。“工合”,意思是“一起工作”,这个用来代表整个工业合作社运动的简称及其标志就是艾黎制定的。他根据对上海工业状况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工合”的第一个文件,一本黄颜色的小册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冶炼厂建于1958年,投产于1960年,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厂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骨干企业,是国内唯一采用大型矿热电炉炼铜的企业。按照“以铜为主、综合利用、科研先行、协力攻关”的办厂方针,现已发展成为一座拥有冶炼、加工和化工生产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