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沫的“政绩”和所谓的政绩广告,不过是更加隐形的腐败而已。              ——作者手记 俗话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就反腐败而言,人们喜欢将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比作“暗箭”,毕竟腐败大都是见不得光明的幕后交易,反腐败自然是拔掉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暗箭”。不过,腐败毕竟不是千孔一面的克隆坯子,揪出一个,便可以画影形图,逐个缉拿归案了。事实上,腐败现象不都是贪污受贿,有些腐败,甚至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颇有迷惑性。正因为这样,“明枪好躲,暗箭难防”似乎也不再是亘古不变的醒世名言。道理很简单,越…  相似文献   

2.
崔琳洁 《政府法制》2012,(32):34-34
沈从文和钱钟书部是文坛泰斗、一代大师。两个人虽然住在同一个小区里,不过,他们大多数时候躲在各自的小楼里“自成一统”,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他们相互之间不串门,不坐在一起喝小酒、打麻将,甚至两个大师都不曾坐而论道、切磋学问。或许,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相似文献   

3.
报载,某地组织人大代表到基层去调研,一批失地农民等在路上,准备拦道上访,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当地负责人知道后,急忙要求人大代表改变原来的调研路线,绕道而过,避开上访群众。这种做法实不足取。如果代表当时知道实情,应予抵制,并主动接待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像这样有意“躲”群众,刻意回避矛盾的情况屡屡发生。俗话说,躲得掉初一,躲不掉十五。回避矛盾,只能让小矛盾积累成大矛盾,甚至激化矛盾,以致影响团结和稳定。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责。当群众生产生活中有困难,或有诉求需…  相似文献   

4.
牛二是何方人士?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此乃“京师有名的泼皮”。《水浒传》里描写的“泼皮”甚多,牛二当是其中的“佼佼者”,“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以致满城人见了那厮来都躲了。”不过,牛二固然刁蛮凶悍,但他之所以能长期在大街上摆谱扎势,实在是封建时代法治无存所致,若是换成现时的“开封府”,这个瘪三恐怕早就被“押入大牢”了,如何能熬到杨志去了结他性命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5.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做山东潍县县令时所作。郑板桥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官尚能关心百姓疾苦,而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却是“歌声舞声酒杯声,声声入耳;难事苦事群众事,事事不闻。”不把群众放到心上,只把群众放在口上。大会小会上一套一套地讲为群众排忧解难,遇到群众有具体困难,却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抓大事、谋全局的,群众的具体困难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枝梢叶末的小事,不值得费劲去抓。其实“一枝一叶”看似…  相似文献   

6.
“对群众的事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忙完接待忙考察,忙完计划忙总结,就是没空忙民生忙发展”……面对干部“庸、懒、散、软、拖”的弊病,怎么管、怎么治是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另案处理”本是一个法律专业名词,但因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案而备受媒体关注。在《财经》等媒体的报道中,郑少东案中的重要角色、广东地下钱庄洗钱案主犯连卓钊正是以“另案处理”的名义,顺利躲过审查和起诉而潜逃香港的。  相似文献   

8.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畸形的经济关系。消失了40多年的民间高利贷“死灰复燃”。曾被喻为“阎王债”、“驴打滚”的民间高利贷,能否躲过中国社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经济磁场而茁壮成长呢? 现今的“黄世仁”和“杨白劳”关系到底怎样?“杨白劳”是否“喝卤水”?“喜儿”是否“抵债入黄家”?请看——  相似文献   

9.
“拐棍”,一个熟悉而沉重的话题。在基层单位“撤拐”、“丢拐”、“打拐”的呼吁已不鲜见。但由于“拐棍”往往与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执拐”的警察休戚相关,故侥幸得以躲过了“一劫又一劫”。然而事实又无不雄辩地告诫我们:“拐棍”的存在对我们的改造工作真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同时于法不容。因此,“丢拐”实在是势在必行,甚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希特勒满意地微笑着。纳粹党卫军正按照元首“指令”端着冲锋枪追杀犹太人“黑鬼”和反战斗士,并沿着红色箭头指示的方向将侥幸躲过子弹的人赶进毒气室。这是名符其实的杀人竞赛,谁杀人最多、“得分”最高,谁就是胜者。读者能想象出这种二战时的大屠杀场面竟然会出现在国际互联网上吗?上述名为“沃尔方斯泰因”的电子游戏,散居全球各地的“网民”不仅能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月16日下午,安徽省淮北市第二看守所向死刑犯朱朝阳宣读了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的“18日晨6时30分将执行死刑”的通知书。朱朝阳满含热泪地乞求见妻儿最后一面。朱朝阳的请求得到了法院的准许。然而,在其妻儿从东北匆匆赶赴淮北的路途中,因飞机晚点,已经不能在他执行前到达了。为了满足这个死刑犯的最后心愿,安徽省高院做出决定:同意对其延期一天执行。在“执行死刑”的命令下达之后,因为给死刑犯与其亲属会面的机会,推迟“执行死刑”,在我国尚属第一例!躲不过的劫数:潜逃11年的杀人嫌犯落网2004年5月13日,安徽省淮北警方在长春警…  相似文献   

12.
一直被称为“安定的绿洲”的瑞士,曾躲过家门口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如今面对国际社会全力围剿海外避税的金融战,却无奈地举起了“白旗”。5月6日,在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承诺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至此,瑞士银行恪守了80年的保密制度一夜之间化为历史尘埃。  相似文献   

13.
古语有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且不说其是否违背唯物论精神,但对于专职律师张金龙而言,在得知自己因一次庭审的几句言论被对方证人诉上法庭时,他还是想到了这句话。“执业10年,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被告,更没想到正常的职业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庭审言论之祸。之所以想让你们专业媒体来旁听此案,就是想通过你们掀起业内同仁关于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讨论的高潮,引起行业管理者对相关法律缺失的重视。”与记者见面后张金龙坦言道。祸起之因:律师对证人证言可信度的质疑经记者查证,张金龙所谓的“祸”起因并不复杂。2002年4月25日,一家国家级报…  相似文献   

14.
云端盗金     
刘丹 《法治纵横》2011,(7):40-40
法国一架航班日前在万米高空上发生离奇盗窃案。一名“神偷”谎称身体不适躲入卫生间。在卫生间墙上挖开一个小洞,接着从洞中潜入客机货舱,偷走了17.2万欧元(约合158万元人民币)。而在下飞机时。狡猾的“神偷”叫来一辆救护车,顺利地躲过安检,身携巨款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15.
全风 《政府法制》2006,(20):24-25
一次谈话,初中女生出走湖南省安化县某镇中学初一50班班主任蔡丽蓉怎么也没想到,找学生一次正常的教育谈话,竟给她和学校带来了一场官司。时间要回溯到4年前的11月21日,蔡老师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打开教室旁边她的单间办公室,准备搬出作业本辅导学生的早自习。打开门,蔡老师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蔡老师,聂雅芝和镇上的一个人谈恋爱。”没有落款,不过蔡老师对笔迹很熟,是她信得过的学生给她传递的信息。“早恋?”蔡老师心里一惊。她能掂量出学生“早恋”这个词的分量,这是个让所有老师困惑难解的问题。聂雅芝身材高…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12,(27):18-18
《京华时报》2012年8月26日刊发吴乔的文章:公务接待,不仅承受着“公款大吃大喝”的“社会指责”,还面临着加重基层负担的“内部非议”。这两方面的困局,使公务接待难以躲在“公务”的名义下逍遥自在,亟须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7.
毛志成 《中国监察》2009,(15):63-63
时下依据价格去识物、评人、议事、定级别,被夸为“宝贝”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堪称“天下第一、举世无双”。然而,这些“宝贝”的实际价值呢,只有天知道。跪拜价格,不问价值,若成了世风,迟早会躲不掉这样那样的“风暴”。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种不良风气,那就是好人主义盛行.“三讲”教育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摒弃好人主义.好人主义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说违心话,办违心事,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留着人情办私事”.对错误的东西能躲就躲,能让就让,能推就推.日趋一日,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甚至见恶不愤,见义不为,见死不救.  相似文献   

19.
刘源 《检察风云》2011,(8):38-39
当日本正在遭受核辐射引发的真实侵害时,其他国家民众也正经历着一场由此引起的心理恐篪。虽然很多人乐于相信科学,但很多时候,谣言却往往显得“更加可信”。在自然灾害面前,政府需要应对的不仅是灾害本身,同时还必须面对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甚至是谣言带来的“次生灾害”。不过,  相似文献   

20.
躲酒     
老胡不光酒量小,而且小得可怜,说句难听话,一两小酒没喝完,就不认人了。可无奈的是,他比谁的“酒场”都多,所以老胡为了躲酒,可得罪了不少“人物”。他时常在处长跟前“诉苦”说,邀他“赏脸”的都是关系户,不去吧,人家死乞白赖地哀求,带着哭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