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美的爹娘     
淼欣 《党课》2010,(2):82-85
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像两个要饭模样的人是谁?”我看过去的时候,有个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发现我看着他们时赶忙低下头。我不认识他们但也不像要饭的,衣服是新的连折印都看得出来。  相似文献   

2.
王亚平 《学习导报》2013,(13):40-40
刚上小学那会儿,放了学我背着书包就跑到地里帮爸妈干活。种花生,他们在前面挖坑,我跟着后面给他们撒种子。邻居逗我:这么小,你会吗?我撅着嘴说,当然会。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我只有一个玩具,是奶奶给我缝的布娃娃,布娃娃的头发是用红毛线编的。8岁的时候,有一次趁着妈妈不在家,我悄悄端着一盆脏衣服,跑到家门前的小河边去洗。结果,衣服没洗干净,却把一大块肥皂用完了。妈妈回来一看直摆手:乖女儿,你这不是帮忙,是捣乱。  相似文献   

3.
刘玉 《共产党人》2007,(1):54-55
童年的时候,我家很穷,老是吃不饱。为了不饿肚子,常常要干一些不光彩的事:偷些桃儿、杏儿,最解饿的还是西瓜。一次运气背,让看瓜的老头逮了个正着,可能是农村人极恨“贼”,我被打得像个西瓜满田乱滚,鼻子、嘴往外蹿血。家父是个老书生,听信赶到后,觉着儿子给自己丢了人,比那老头打得还狠,幸亏慈爱的母亲及时赶到“,他还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4.
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5.
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6.
“叮铃铃——”一大早,滨海新区大港春华居委会办公室就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中传来熟悉的声音:“我是刘大爷,明天到你社区去,麻烦通知一下居民。”在大港油田各居民生活小区,只要提起“磨刀老头”刘其政,无论是退休的大爷大娘,还是年轻的家庭主妇,没有几个不认识的,他们都夸赞刘师傅是“活雷锋”。  相似文献   

7.
辽宁北部有一个中等城市——铁岭,在铁岭工人街街头,几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们都可以看到一个老头推着豆腐车慢慢地走着,车上的蓄电池喇叭发出清脆的女声:“卖豆腐,正宗的卤水豆腐!豆腐咧——”那声音是我的。那个老头,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哑巴。直到长到二十几岁的今天,我才有  相似文献   

8.
前些日子母亲生病住院,我在医院陪护。病房里有3张病床,靠窗的地方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心脏不好,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天,我给母亲送午饭,一进病房,看到那个老太太坐在板凳上,手上打着点滴,她的老伴儿却躺在床上休息。我心里想,这老头真不像话,一点也不体贴老伴儿,从那以后我总是不愿意搭理那老头。  相似文献   

9.
老头儿们     
白岩松 《学习导报》2011,(18):12-14
必须承认,我喜欢很多老头,也愿意靠近他们,不仅得到智慧与启迪,还可以就近靠近榜样们。在我的人生目标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将来成为一个好玩的老头,就像我现在喜欢的好多老头一样。  相似文献   

10.
天池情缘     
久负盛名的孟达天池是青海省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在青海全省和甘肃中南部地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和孟达天池也算有缘,曾经去过三次,每次都有过写作的冲动,但因为在青海熟知它的人太多、写它的文章太多,担心青海读者不满意,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近日,表哥给我发了一组“破岩松树”的照片,要我写一篇散文,使我联想起孟达天池的松树,撩起了我写写孟达天池的念头。既可了却自己的心愿,又可向表哥交差。  相似文献   

11.
袁明 《红岩春秋》2010,(2):39-42
从爸爸袁超俊、妈妈钟可玉在革命队伍里的成长,到他们相识相爱,再到结婚组建家庭,直到我和大妹袁青两个"红岩孩子"的出生,始终得到周恩来夫妇的呵护照顾与关爱。我们一家人对这一段经历倍感珍惜。  相似文献   

12.
妹妹的角色     
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  相似文献   

13.
段子:     
《廉政瞭望》2013,(20):78-78
诚实的老板 有个职员向老板提出涨工资,老板对他说:"传达室的老头,他儿子资产上千万,工资只有900元。保洁大妈的儿子开奔驰,工资也是900元。打字员家有三套房子,工资也才1200元。我给你1500元,不低了."  相似文献   

14.
求解     
王妍 《先锋队》2014,(3):53-53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不认识。”“你认识程祖吗?”“也不认识”“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父亲离开我们时,我还不满11岁。这么多年,我时常回忆起儿时的情景,勾画着心中父亲的形象。教我们豁达对待人生从小,父母就严格要求我们不能挑拣经过修补的破旧衣服。大孩子穿不了的衣服给小的,我的花衣服染一染再给弟弟穿。记得弟弟就曾因穿我的花衣服上学被同学笑话。从小学起,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学针线活、织毛衣,长大后妈妈还把爸爸在战争年代用过的针线包送给我,那是一个粗布缝制的小布袋,是妈妈用旧军装布亲自做的,一直到参军后我都带在身边。看到一些文章中提到,父亲当年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连他最钟爱的女儿穿的都是带补丁的衣服,这确是事实。但这只是反映了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7):80-80
笑话 烤串在一个烧烤摊旁边,一只小羊跪在那,看着正在烤的那些串,眼泪不住往下掉:“妈妈,妈妈,他们把你烤了!”正哭着,旁边过来一只小老鼠,白了小羊一眼:“你瞎哭什么啊,那是我妈!”  相似文献   

17.
连长李桂华急匆匆地走在队伍前面。快到汪家冲时,迎面碰上一个干瘦老头,胳膊上挎个拾粪的柳条筐。那老头眯着眼瞅了队伍一眼,便慌慌张张地往稻田埂上岔开让路。 “老乡,请问汪建堂家住在哪里?”刚才李桂华冷眼旁观,见那老头神色有些慌张,心中一动,便有意识地停下脚步问话。 老头闻声一怔,脸上肌肉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他不作回答,却反问道:“汪建堂是个安分守己的人,老总们找他干  相似文献   

18.
王健 《新长征》2011,(4):26-26
桦甸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建设长春至天池、黑龙江五常至桦甸两条公路沿线"经济隆起带"发展目标,着力打造涵盖38个村的"党建示范带",推动"三项工程"整体升位。  相似文献   

19.
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爸爸、妈妈和陈伯伯、张茜阿姨的关系特别好。我们家的照片簿里,有一张有点发黄的照片,那是上海解放后爸爸、妈妈和陈伯伯、张茜阿姨带着两家的孩子照的。陈伯伯坐在正当中,大腹便便的,很潇洒,也很有派头。张茜阿姨那么漂亮,头上还扎着头绳,一点也不像3个孩子的母亲。我的爸爸妈妈也那么年轻……慢慢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父亲和陈伯伯的交往并非一朝一夕,他们相知已有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20.
阿森 《新湘评论》2012,(3):39-41
"小背篓,圆溜溜,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随着这首淳美质朴的湘西民歌被湘西大山的女儿宋祖英唱响大江南北,湘西吊脚楼便深深映入了熟悉和不熟悉湘西的人们的脑海里。吊脚楼是湘西民居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土家、苗、汉等民族都有建吊脚楼的习俗,尤以土家山寨中最为常见。今天,行走在凤凰县城沱江两岸,凝望着那屹立在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