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14年6月以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对中东国家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无论从武装人员构成和财力状况、还是装备水平方面来说,"伊斯兰国"都已超越"基地"组织、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等其他极端组织,一跃成为全球实力最强和影响力最大的恐怖组织,并引发全球暴恐势力的纷纷效仿。尽管美国主导的国际军事联盟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发展,但由于它凭借不断把握政治机会结构、提升资源动员能力和强化意识形态叙事等优势,国际社会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摧毁该组织还只是一种愿望。然而,"伊斯兰国"生成与发展的结构性缺陷也正是目前国际社会打击这一极端暴恐组织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选择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并逐步将其全球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然而,自2011年以来"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地区性持续动荡,特别是叙利亚内战、伊朗核问题、"伊斯兰国"问题都对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东移构成了牵制和掣肘,这些问题对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而言,仍旧是难以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诞生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挑起叙利亚内战紧密相关,也与基地组织密切相连。在"建国"目标、军事能力、财政经费、招募手段、人员构成等方面伊斯兰国远远超过了基地组织,由此开辟了恐怖主义的新纪元。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与行为具有极端残忍性、种族主义、宗教分裂与教派冲突、国际化和国家实体化的特征。在美国及盟国、俄罗斯的打击下,伊斯兰国的军事攻势和侵略扩张将受到有效遏制,但伊斯兰国的组织及其恐怖行为将依然长期存在,而且有死灰复燃的可能;随着战略收缩,伊斯兰国有可能在中东地区以外的国家如欧美西方国家以及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发动更频繁的恐怖袭击。  相似文献   

4.
林东 《当代世界》2016,(7):50-54
正作为网络生态型组织,过去几年"伊斯兰国"迅猛崛起,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网络战,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倍感威胁,于2016年4月正式对"伊斯兰国"发动网络战。在此背景下,我们要高度警惕美国与"伊斯兰国"的网络战无限制和扩散化导致全球卷入,从而引发网络世界大战。2016年4月,美国宣布对"伊斯兰国"(IS)发动网络战,打响了人类历史上首场正式的网络战争,其结局如何尚难预测。不仅难以预测谁赢谁输,而且难以预测何时结束,更难以预测今天的局外人会不会都变成局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主义”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入主白宫已近中期,面对金融危机和外交困局的双重打击,打着"变革"的旗号,在内外政策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力图对内重振美国国威,对外重塑美国形象,更新同盟关系,打造"多伙伴关系",维系美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以新近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标志,一个新的"奥巴马主义"已露端倪,这必然会对美国全球战略以及中美关系带来重大影响。为全面分析和评估"奥巴马主义"与美国全球战略,本刊特约请参加2010年6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美国全球战略与中美关系"研讨会的京沪两地部分知名学者、专家撰写了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6.
正"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迅猛崛起,不仅遭到了阿政府和当地武装力量的抵制,更引发了全球关注。而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势头后,"伊斯兰国"尚难以威胁阿富汗全境并将其发展成为替代伊叙的新基地。然而,凭借其在全球恐怖主义网络中的资源和影响力,"伊斯兰国"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影响阿富汗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2014年6月陡然崛起的"伊斯兰国"一跃成为当代最富有和强大的极端主义组织,半年后它确认在阿富汗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权力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日趋由有序变得无序。尽管全球失序的深层原因还存在争议,但西方学界却认为全球失序是新兴经济体崛起并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所致。基于全球失序这种现实,美国战略界就如何重新定位美国的全球战略存有争议,这种争议在对华战略方面体现为"十字路口论"的提出。"十字路口论"的理论基础在于美国认为冷战结束以来对华接触与"改造"政策是失败的,现实基础在于美国认为中国近年在外交上充分体现的大国自信与奋发有为是对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国正确认识权力与规则的辩证关系,相互塑造与构建正和关系,对于化解两国矛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迅速蔓延,既是其建立所谓"哈里发国家"战略图谋的一部分,同时也与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到重创后寻求新的生存空间有关。"伊斯兰国"在这一地区形成了较为完整、严密的渗透网络体系,并争夺"基地"组织的势力范围。其扩张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当地伊斯兰极端主义盛行,国家治理能力低下甚至缺失,社会矛盾激化等;不利因素主要包括本土极端组织对"伊斯兰国"的依赖相对有限,"基地"组织影响深厚,全球反恐合作制约了"伊斯兰国"的扩张。鉴于其渗透是该地区自身"顽疾"的综合体现,相关国家在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伊斯兰国"威胁的同时,应加强自身治理能力建设,从源头上压缩"伊斯兰国"的渗透空间。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15)
正斋月期间,"伊斯兰国"涉嫌策划与支持的暴力袭击遍布亚欧非美四大洲,在美国、约旦、利比亚、黎巴嫩、也门、沙特等十余个国家至少造成300多人遇难。近一个多月来,全球反恐形势可谓"喜忧参半"。喜的一面是,"伊斯兰国"(IS)在失去辛贾尔、拉马迪等军事重镇后,又在伊拉克与利比亚两国连丢费卢杰、苏尔特等数城。忧的一面是,从6月12日美国发生史上最严重枪击案,到土耳其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爆炸案,乃至开斋节前夕伊斯兰圣城麦地那先知寺遭遇"肉弹","血腥圣  相似文献   

10.
正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基尔卡伦(David Kilcullen)所著《意外的游击战:反恐大战中的各类小型战争》一书是分析美国十年反恐僵局的一部力作。(1)该书认为,"9·11"之后,极端伊斯兰"圣战者"的全球叛乱呈现出"意外的游击战"的特征,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全球恐怖分子渗入各地叛乱势力之中,通过与之结盟,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美国反恐战略对此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甄别,企图通过严厉的军事打击一劳永逸地将两者一同剿灭,这反而促使原本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1.
苗吉 《当代世界》2014,(12):25-28
<正>2014年9月,印度新总理莫迪访问日本,双方签署《日印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东京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由"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指出,"彼此交融的利益、密切的海洋事务联动和不断增大的国际责任将作为亚洲最大、最古老民主国家的日印紧密相连","两国对和平、稳定、国际法及开放的全球贸易制度负有重大责任"。[1]日印关系再度升温。实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日印关  相似文献   

12.
于时语 《南风窗》2014,(18):70-72
<正>直到遭遇直接进攻,库尔德族是"伊斯兰国"崛起和伊拉克内乱的最大赢家。而需要战略纵深的以色列,是与库尔德族一样的大赢家。最大输家则是面临解体的伊拉克国家。随着极端主义武装组织"伊斯兰国"势力和地盘迅速扩张,美国重新出动军力干预,伊拉克危机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这一乱局具有非常复杂的内外因素,发展过程也诡秘曲折。例如"伊斯兰国"的前身年前就控制了伊拉克安巴  相似文献   

13.
正"伊斯兰国"之所以频繁选择法国作为袭击对象,一是对法国进行恐袭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国际影响大,更重要的是因为法国积极打击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既定外交政策。未来法国极有可能因这一政策在中东成为美俄之间的"第三种力量"。2015年11月13日晚,恐怖分子在巴黎多处发动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32人死亡,约180人受伤。次日,中东宗教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正式声明对此负责。那么,法国到底  相似文献   

14.
近期美国国内展开了对华政策的大辩论,中美关系成为中美战略界的热点话题。迫于近年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以"制衡中国崛起"为核心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巧实力"和"多伙伴"政策为重心的"再平衡"不断强化亚太地区伙伴与盟友,意图以"借力打力"的手段实现"低成本霸权"。甚至外延扩展至"全球再平衡",强化美古复交和对越外交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外交行动。在与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越南等国的关系,其中用意不言而喻;而借美古复交缓和了与拉美世界的关系。奥氏总统任期将尽,急欲青史留名,以极大的"战略耐心和克制力",推动落实了伊核框架协议。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如何看待上述美外交行动,本刊特别约请专家撰文,以做梳理。敬请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9)
正去年年底,计算机和网络研究人员透露,"伊斯兰国"在所谓的"黑暗网络"(dark web)上表现得异常活跃,这一进展首先表明"伊斯兰国"正在建设某种即使当它在地面战争中被击败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继续部署的网络能力。在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展开空中轰炸的同时,他们的目标"伊斯兰国"可能正准备在另一条战线上展开报复行动。通过将战争拓展到网络空间,"伊斯兰国"将取得非对称战争的众多优势—除非美国组织起来对抗该组织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与国际社会相比,美国更侧重从战略和军事意义上讨论"公域问题",并表现出明显的战略焦虑。但客观上,在其所界定的海洋、大气空间、外空和网络空间等四个全球战略公域中,美国都拥有重大甚至全面优势。因此,美国对全球战略公域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想象。一方面,自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心已经由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全球性问题转向预防新兴大国崛起挑战其全球领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总体实力持续下降、战略资源日益紧张,全球战略公域逐渐成为美国新的战略聚焦,并被其视为维护"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支柱。由此而来的,美国认为中国在海洋、大气空间、外空以及网络空间等全球战略公域的全面发展有可能动摇其垄断和统治地位,进而加大了在上述领域对中国的防范力度。中国应在深入认识美国的战略矛盾和焦虑心态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塑造中美全球战略公域关系的有效途径,并引导全球战略公域秩序向正义与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魏亮 《当代世界》2016,(9):58-61
正近期"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的生存困境突显,迫使其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与增长点,鉴于它在南亚的扩张和经营已久,国际社会对"伊斯兰国"向南亚地区渗透的关注和重视也与日俱增。南亚是"伊斯兰国"在中东之外最为关注的地区。2016年尤其是入夏以来,"伊斯兰国"或将在孟加拉国筹建新行省的讨论再度成为国际社会与学术界探讨的焦点。然而,"伊斯兰国"在南亚地区的整体规模  相似文献   

18.
赵龙跃  管传靖 《国际展望》2013,(1):52-67,116,149
近几年来,美国受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外战争、新兴大国崛起等问题的困扰,国际声誉连续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种种质疑。面临内外困境,美国政界学界对于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此次大讨论中美国自由派学者活跃,他们在批判新保守主义的基础上,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霸权合法性"为核心,形成了系统的全球战略观,认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由美国建立并主导,该秩序与美国霸权合法性相互影响,是维持美国霸权的重要基础。对美国全球战略思想这一线索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特点和实质,对我们认识和应对美国全球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的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很早就制定了自己的全球战略。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全球战略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尽管如此,美国的全球战略也没有像在今天这样备受关注。特别是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已不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著作中,而是广泛存在于政党和政府的各类文件,以至广大民众的日常语汇中。在今日世界,人们在不同场合所说的美国的全球战略,其中的涵义是不同的。本文从解释美国全球战略的涵义入手,系统阐述美国全球战略的历史演变,(小)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历史继承及其在“9·11”事件后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最后简要说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利比亚兼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能源财富、可资利用的国内因素等"优势","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面临生存压力的形势下,正移师利比亚,将其作为发展的"新中心"。而利比亚国内和解进程的前景,以及西方大国是否加强在利比亚境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将决定"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