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外交──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外交是指代表国家的机构和官员,为了执行一定的对外政策,通过交涉谈判等和平手段,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的一种政治性活动;广义的外交是政治与经济结合,双边与多边交织,政府与民间并举,政策制定与实施兼备,包括各有关部门、综合各有关领域的多层次全方位总体外交。外交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孙子兵法认为,通过外交手段战胜对手比兵戎相见的战争手段更为重要,即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般来讲,外交需要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做后盾,所以国际关系常以…  相似文献   

2.
2010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环境下,涉台外交形势整体保持稳定良好,国际社会普遍肯定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包括主要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依据一个中国政策和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处理与台湾关系。台湾当局继续采取相对务实的态度开展对外活动,寻求提升对外实质关系,扩大参与国际多边领域相关活动,台湾对外活动环境更趋宽松。两岸在台湾扩大国际参与以及处理涉外偶发事件等方面保持沟通与协商,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体现在国家关系上就是指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国家的利益决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战略,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和最高准则。 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指导,在总结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对外战略的最高准则的战略思想。他认为国家利益是衡量我国对外关系实践的价值尺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参与国际事务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需要统筹和运用各种资源。社会组织是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能有效增强国家在对外关系领域的软实力。当前,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的规模、能力和影响力与我国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5.
杨光海 《新东方》2012,(6):10-16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最高指南,南海问题的处理也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指导.南海问题涉及的我国国家利益完整地看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土主权、资源开发、睦邻关系和战略安全.由于这四方面利益都很重要,而且前两方面利益与后两方面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必须把寻求利益平衡作为我国南海政策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是依据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利益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要求。 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发展及国际关系的演变,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对民族利益问题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否则就不能够对社会主义国家在现阶段自身需要和发展的多样性以及适应和参与国际关系进程中所出现的极为复杂的现象作出符合现实的解释。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同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以往的观点侧重于这种联系。而今我们还要看到不能用对内政策去代替给予对外关系的全部解释。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投资的国家从发达国家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发展中国政局的不稳定、与中国及他国关系的变化等现实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着复杂的政治局势和现实的政治风险。本文,笔者以中国对缅投资为例,认为中国对缅投资的风险只要存在缅甸民主化进程下的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中国企业无视缅甸地方势力割据的现状、缅甸转向大国平衡外交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等三个方面。要想减少在缅投资所遭遇的政治风险,中国企业需要重视在缅公共关系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健全投资项目政治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等,同时,中国政府应当辅以价值观外交,为中国在缅甸的利益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处于东亚,东亚地区在我国周边安全总体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东亚地区是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同时也是国际安全问题最为敏感、矛盾最为复杂的地区.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均视东亚的区域战略为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因而使东亚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区域.把握大国东亚战略的走向,对于我国采取有效对策,营造和谐东亚氛围和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大国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动,都不同程度地调整对外政策,在维护和谋求自我界定的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探索彼此利益的共同点,寻求互利合作,营造名称各异的伙伴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格局发生这次根本变动以前,从来没有试图与某一个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也从来没有将本国作为当事者一方的某种双边或多边关系称作伙伴关系。但是,跨世纪的中国外交则对营造伙伴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利益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跨地区跨国界经济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空前激烈,外资、信息、科技、金融、粮食、资源、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现实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观察世界经济走势,深刻地认识到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安全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提出了“国家利益安全第一”的卓越思想,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执政以来,马英九大陆政策受到民族利益与政党利益博弈关系的影响,在两岸政治定位、经贸交流、文化教育、和平议程、维护海疆和国际空间等层面日益呈现出两面性、矛盾性、反复性特征。因此,在应对马英九大陆政策时,不仅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更应减少不利因素的制约,积极争取马英九当局能以民族利益为重,防止其大陆政策趋向保守甚至逆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祖彦 《求索》2010,(12):53-55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是各国制定对外政策与安全战略的行为指南,关乎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随着西方国家关系理论的引入,国内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化。本文在借鉴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探讨国家安全利益生存机制、内涵及实现方式,为今后研究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对外交往常常被赋予将各民族国家融合于国际社会的伟大使命,外交与内政的界限并不象以往那样泾渭分明,这就使各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既要考虑本国的国家利益,又要重视国际社会的既定规则,以寻求二的平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政策制定充分体现了全球相互依存的这种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制定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江泽民的新安全突破了传统的安全观,凸显出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具有涵盖领域广的综合安全观的特征,这既符合我国面对现实国际环境,又顺应世界潮流的大安全观;而且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冷战思维针锋相对,是和平的、合作的安全观念。江泽民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我们在21世纪抓住机遇,维护并创…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第五,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不断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对于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具有重大意义。提高推动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家利益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利益是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依据,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加深对国家利益属性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界定、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具有客观性,全民性,系统性,运动性,矛盾性。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国家关系表现为合作与冲突、互惠与损害、妥协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等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矛盾的性质及其激化的程度,这使国际关系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爆乱。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呢?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一、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立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国际社会的最主要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一个主权国家的对内、对外的行为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较…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干涉主义“与中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放 《长白学刊》2000,(4):24-27
干涉是现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常见现象,它围绕着国家利益展开。美国推行的“新干涉主义”是冷战后霸权主义“全球化”翻版。这无疑将对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构成潜在威胁。为此,中国应着眼于制定全球战略,参加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进程,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主流国家,通过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和拓展国际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张志 《湖湘论坛》2008,21(5):45-47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对外行为的动因。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国家利益的内容分布和轻重缓急也不尽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复杂变幻的国际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受到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利益认知的影响。正确分析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对国家利益认知和维护的不同特点,总结中国领导人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有力驾驭复杂局面,制定有效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