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何谓阶级政治本文旨在以"阶级政治"的视角解析日本战后70年的发展历程,并由此提出"阶级斗争(对立)"概念与"阶级联合(和谐)"概念的社会科学重要性。对于何谓"阶级政治",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第一个维度是潜在于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利益视角;第二个维度是以这种利益为轴伴生的各阶级的团结力和凝聚性的程度;第三个维度是显示这种凝聚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需要从这三个维度顺次向上的方式思考现实  相似文献   

2.
尹鸿伟 《南风窗》2010,(7):36-37
地方成立相应部门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接受中央政策,二是接受中央资金。尽管国务院有西部开发办公室,但是除了政策通知,却从来没有一笔叫做"西部开发"的资金下来,而是把各种各样的工作都戴上了西部开发的帽子,或者说把所有的工作都往西部开发的"篮子"里装。  相似文献   

3.
钱克锦 《南风窗》2012,(23):78-79
"对华政策,是美国政治中最没有党派色彩的政策。"无论哪个党执政,对华政策的变化都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4.
法学方法论是对法学方法的反思和理论化。因此,我们要了解何谓"法学方法论"就必须先清楚"法学方法"的含义。但是,在汉语语境中,理解"法学方法"的困难在于对该术语中"法学"一词的理解。而要做一个优秀的法律人(法官)必须在解决前述问题之基础上,懂得如何运用。  相似文献   

5.
读者     
《南风窗》2008,(11):8-8
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表达(2008年第10期《爱国青年是如何炼成的》)何谓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由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是列宁所下的定义,这个定义阐明了爱国主义是人类普遍性的自然情感,是超越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丽固定永续的情感。爱国主义的基础是民族共同体对文化、种族的认同和凝聚,任何时代都需要爱国主义。然而,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何谓欧洲传统的德国问题?根据国外学术界的看法,那就是如何解决德国在欧洲的适当"位置"问题。几百年来,"德国人曾有的国家形式从来不是由他们自己独立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和他们的邻国决定的。"从近代到现代乃至当代,德国问题的状况基本上都反映了欧洲国际关系的状况。本文拟从"历史脉络"中寻求"时代脉息",对欧洲传统的德国问题作一粗浅的论述,冀能有益于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今的德国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安 《南风窗》2016,(4):54-56
正房价降到多少才能召唤出庞大的有效需求?我相信这会是一个新的问题,值得各方好好研究。"去库存"现在是中国房地产的重要任务,二三四线城市更是如此,各方都在想办法。比如任志强还这样说:"政府也许会出台各种有助于消化库存的政策。但并非所有的库存都能靠政策被市场消化。当房子盖在了不合适的地方,(包括住宅、写字楼与商业)也许只能炸掉,推倒重来。"机缘巧合的是,这两年,我正好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崛起是一场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的政策转变一个大国正在这个星球上快速崛起。一位观察家写道:"中国的崛起就像另外一个太阳进入了太阳系,她影响着这个系统的重力以及磁场,也影响着周边的每一个小星球","中国崛起之后,每个人都要重新计算自己的政策得失"。这是笔者看到的对大国崛起最恰当的描述。"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回答。确实,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9.
赵毅 《法制博览》2013,(11):52-53
疑罪从无是刑事法律发展的趋势,刑事审判中的疑点更加容易引起关注。对证据的理解、对法律的适用的理解甚至是对社会政策的理解,都是形成"疑罪"的原因。而司法对待"疑罪"最终的态度,还是需要通过司法审判活动才能有最终的结论,审判人员在对证据、法律、政策的理解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将采纳情理推断的审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民进党在台岛攫取领导权以来,两岸局势不断因陈水扁的各种"台独"和"独台"动作而恶化,如此一方面使得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方针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也使正步入新一轮繁荣和增长期的亚太和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种双重的威胁都是陈水扁所推行的一系列"台独"政策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在这一系列政策背后的战略思维模式和观念。不可否认,对于岛内一些陈水扁政策的追随者来说,他所奉行的那些政策几年以来确实取得了不少在他们看来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新举措令人关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民生清单"既强调纾困兜底,又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诸多百姓生活的热点、焦点、难点,都在"民生清单"里得到正面回应。就业: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就业政策,一是聚焦稳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二是拓渠道: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在经历一场具有世纪性意义的经济权势转移的同时,各自都通过在亚洲建立各种联盟和加入贸易集团而实施着自身的再平衡战略。但不同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轨迹和战略目标使得中美这两个大国在亚洲的再平衡方式截然不同:美国加强了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合作,而中国继续深化国内改革并在东南亚和南亚实施再平衡战略。需要指出的是,对新型"欧亚挑战者"的担忧已经过时。尽管中美都试图在亚洲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贸易和投资集团,但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在中国和美国都既有其国内动力,也有其国际动力。中美两国的政策方法表面上看是相互排斥的,美国政策大致是归纳式的,而中国的政策则总体是演绎式的,但两者在某些领域的确存在交集。为了务实地发展两国关系,中美必须学会在某些领域携手合作,虽然在另外一些领域可能是竞争对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需要创新、务实、有力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3)
正古代日本人的动物观,融入长久的国策。若论实施过近1200年的"肉食禁断"政策最大的功绩,应该是制止了畜牧业带来的大规模森林草原化,让日本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至今。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同属东亚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民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其动物观,相对于人类和动物"差别主义"的西洋文化,日本人多持"平等主义"态度。日本在历史上实施过近1200年国家层面的"肉食禁断"政策("禁断"在日语中是指"绝对断绝、禁止"),更与世界上大部分民族不同。探  相似文献   

14.
盘点2006年的中国外交,非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亮点.中国政府虽未把这一年正式定为"非洲年",但中非之间的外交互动却是接连不断.新年伊始,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这是继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出台<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之后的第二个对外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15.
正中东是中国的大周边,是中国的原油主要供应地,也是中国海外工程承包的重要市场。一直以来,对中国与中东国家能否共建"一带一路"都存在不同声音。2016年1月,《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随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东三国,明确了中东地区就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和关键节点。共建"一带一路"最终要落实到具体国家和具体项目上,这就要求做到知己知彼,既要把握新时期中国中东政策,也要了解中东地区的发展需求和商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季永杰 《法制博览》2015,(8):49-50,34
"单独二孩"政策是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为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而适时提出的生育政策,是我国基本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补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不同地域省份颁布的"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调查,包括政策实施前的基本省情,实施中政策的差异,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书房     
《南风窗》2010,(10):100-100
<正>《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美】利昂·P·巴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4月版何谓政治意识形态?刘苏里称,在现代社会,"人间神"向原子化的个人所做的直白而简洁的"喊话",形成了意识形态。本书初版于1970年,迄今已修订至第10版。作者采用丰富的实例,结合具体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对于发源于西方的主要意识形态,无论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还是法西斯主义,均予以同等的看待和客观的介绍,对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环境主义、女性主义等也都有阐释。  相似文献   

18.
石破 《南风窗》2016,(4):10
正基层治理的动力从哪里来?我认为还是来自基层。但如上级把所有问题裁量权都收在手中,形成不合理的政策框框,既限制了基层的治理能动性,又因基层缺乏政策制订权,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实际工作中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受影响。基层治理包含两大问题,一是治理主体的问题,即"镇治"和"村治"问题,二是对治理主体的治理问题,即"治镇"和"治村"问题。这两个问题缠夹在一起,相互影响,只要一个发生了变化,立刻就会对另一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岁末到2016年年初,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一直是舆论的焦点。社会对此政策多是拍手称快,赞赏有加。不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仅仅是政策层面的改变,对于今后的家庭、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更加深远。"生育"一词包含两个方面:"生养"和"培育"。"管生不管育"是绝对错误的理念。施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意味着在法律上允许生养二孩,培育才是今后的重中之重。尤其需要全社会联手打造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中美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战略性、开创性的命题,这个命题需要认真加以论证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美双方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互动的频度日益提高,双边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3年6月,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何谓"新型大国关系"?对它的内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概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说得更集中一点,就是在守成的世界大国美国和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之间,发展起一种不是相互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