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索郎玉珍 《法制与社会》2013,(23):247-248,252
对宗教财产权问题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宗教财产权的保护现状,保护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宗教财产的有效运用。本文从一般法的规定、特别法的规定以及藏传佛教寺院有关宗教财产的规定对我国宗教财产权的法律现状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财产权尤其是个人财产权的状况是社会的镇静剂和粘合剂。保护公民财产权不受侵犯,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我国公民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不利因素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改善公民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房屋拆迁中的公民宪法权力及其实现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对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房屋权是最基本的私有财产权之一,但在立项、签约、补偿、拆迁、安置等房屋拆迁过程中还存有损害被拆迁人权益的种种现象,对此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规范:依法优化行政管理,建立良好的拆迁市场秩序;遵循宪法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理房屋拆迁纠纷,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有关行政部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逐步完善健全有关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具体法规并择其要者先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14,(4):24-2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我国当前法律对民营企业的保障机制还不健全,近年来,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这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陈静  李庆艳 《法制与社会》2013,(16):205-207
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宗教事务逐步实现了从政策主导向依法管理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有关宗教事务管理的法规规章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问题日趋复杂化,特别是在法律监督薄弱的农村地区,一些不法团体打着宗教的旗号,传播歪理邪说,诱骗群众加入邪教组织,以达到其敛财骗钱、危害社会的目的。鉴于此,加强对农村地区宗教事务的法制化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保障合法宗教的权利之必需,更是打击不法邪教组织,保护农村信教民众权利之必需。  相似文献   

6.
关于著作权内容的立法体例,英美法系国家强调对著作财产权的保护,而大陆法系国家还同时强调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而且大陆法系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法国法和德国法均将发表权作为人身权内容规定。我国《著作权法》采用的是法国法的立法体例。但由于作者在行使发表权时,总是与某种财产权的行使相伴随。于是,在理论上有学者提出发表权具有人身权性质,同时兼有财产权性质。本文认为,发表权只具有人身权性质,专属于作者享有。而发表权的享有与行使有区别,因此,除作者依法行使发表权外,他人也可依法或约定行使。当然发表权有其特殊性,即作为人身权的发表权与其他人身权不同,有“时间性”。同时,虽然发表权的行使与某种财产权的行使相伴随,但其与财产权又有本质的区别,即发表权不能被继承或转让,而财产权则可以。  相似文献   

7.
私有财产权制度是近现代社会的一项基础法律制度,在各国宪政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权利,包括对私人所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权利。本文通过阐述宪法意义上公民财产权的含义,论述了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的基础,回顾我国宪法中公民财产权保护的问题状况,提出完善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房屋拆迁中的公民财产权保护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房屋拆迁是对公民财产的剥夺,不仅涉及到公民财产所有权等民事权利的保护,更涉及到公民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本文通过对房屋拆迁的法律性质及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含义进行分析,探讨了导致这一现象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之源,即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保护的制度性的不足,以期解决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相似文献   

9.
公民财产权的制度化路径--一个人权和宪政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金明  冯威 《法学论坛》2003,18(2):5-10
近年来 ,我国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共同关注。公民财产权应当纳入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体系 ,尤其是公法保护体系已渐成共识。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不足为公民财产权提供有效保障。本文从财产权制度及其意义出发分析了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和公法保护路径 ,以期促进公民财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18条、专利法第60条和技术合同法实施细则第28条都做了规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11.
法人财产权概念正式提出,引起了理论界普遍关注。如何理解法人财产权的内涵,公司法人财产权与投资者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国有企业确立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等等,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仅就上述问题谈几点个人认识。当前,我国理论界因对法人财产权的涵义有不同理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并有许多论述,笔者不妨对此再作探讨。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权既不等同于财产所有权,也不是传统民法中的财产权,而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财产权利。它是法人依法享有的对其财产独立支配的权利,包…  相似文献   

12.
姚甲芳 《法制与社会》2011,(35):253-254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时,如何更好的将宗教事务纳入到法律规制下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选择。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既可以充分有力的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更可以有效地协调宗教与其他社会关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宗教法制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宗教立法在宗教法制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宗教立法的不足,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对我国宗教立法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宗教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中系统而明确的阐述了宗教宽容观念,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和政教分离原则。只有正确的解决宗教间冲突才能有效的缓和国际间民族和宗教的冲突,同时,我国也需要以新型的执政意识重新审视宗教功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通过了关于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条款,并规定征用补偿条款,应该说对我国的私有财产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各国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条款,提出这一条款对我国财产权保护的意义与不足,进而对我国的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私有财产权是人类生存、安身立命之根本,私有财产及私有财产权观念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信条之一,尤其在西方人那里已经成为一种信仰。我国自古以来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私有财产权的观念,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从无发展到2004年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再到2008年物权法的出台,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以西方普芬道夫和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为背景结合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提出一点建议使我国的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比较法视角 ,借助实在的宪法规范剖析并反思宪法上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 ,特别是我国现行宪法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论文从四个层面展开 :财产权的涵义、财产权的正当性———两种理论评析、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及我国财产权宪法保护历程与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贡献 ,并特别评析了 2 0 0 4年 3月 1 4日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莉  王跃 《行政与法》2001,(2):63-64
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国家必须依法对其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即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我国有1亿多群众信仰宗教,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是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宗教事务的管理将全面纳入法制轨道。那么,如何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更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县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未成年人受抚养、受教育等权利已有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有关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却较为薄弱,在立法上存在法律体系散乱、条文过于简略、抽象等诸多缺陷。因此,完善我国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十分必要。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涉及未成年人财产范围的界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的权利义务、限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的处分等基本问题。我国对未成年人财产的保护应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和“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区分亲权与监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游戏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侵入计算机系统,盗窃玩家的虚拟财产牟取利益,给玩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精神上的痛苦。然而,我国对于网络虚拟财产权的保护还尚未成熟,致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本文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网络游戏的发展历史,分析网络财产的法律属性、财产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网络虚拟财产权保护的思考,以达到确实保护网络财产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颁布,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预示着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又向前迈进一步,公民又多了一个保护自己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利器。本文结合《物权法》通过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解析,加之对其各方面的比较研究,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私有财产权现状,认识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路径和私有财产权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