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再现了康熙年间的两江总督于成龙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官场生涯和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情感经历。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在满清王朝腐败成风的官场上卓尔不群,独立独行,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艺术地再现了于成龙自甘淡泊、勤政爱民的事迹。那么,历史上的于成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虽说年已45岁,但仍“英气有余”,想做番事业。于成  相似文献   

3.
噙着泪花,观罢19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此公清风两袖,国而忘家,一身正气,令人兴叹,发人深省。感慨之余,翻开案前《清史稿》,历史上于成龙 的清官形象再次呈现在我的眼前。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生于山西永宁县穷山僻壤的一户农家。自幼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永宁县即今之离石县,位于吕梁山脉西侧,荒凉凋零的恶劣环境锻铸了于成龙 的严气正性。他虽青灯黄卷,却直至45岁这年才被吏部选派为罗城知县,斯时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罗城地处广西九大山温热山林地带…  相似文献   

4.
康熙六年春天.于成龙从广西罗城县令升任四川合州知府。为了不惊动罗城百姓,于成龙骑着一头小毛驴,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罗城,独自一人上了路。  相似文献   

5.
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以下简称《于成龙》),以电视剧的独特艺术形式,详 尽而艺术地展现了清代“第一廉吏”、山西籍清官于成龙由广西罗城知县到两江总督20多年 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越的风雨从政生涯。由梁枫等人编剧的《于成龙》是一部历史剧,它较好地处理了历史剧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 术真实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历史剧从本质上属于艺术范畴,是一种“戴着脚镣在舞台上跳 舞”的特殊艺术创造。为了塑造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展开戏剧性的历史故事叙述,以 使逝去的人物和故事鲜活生动起来,历史剧允许进行典型化塑…  相似文献   

6.
郭庆晨 《奋斗》2001,(5):55-55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官至巡抚的于成龙奉旨回乡葬母,马车上的十来个大箱子引起了向来时于成龙不满的同僚索伦的猜疑:平素一贫如洗于成龙。何以会携带这么多的东西回家呢?其中必然是金银财宝无疑,果然如此的话。于成龙的清廉之名便是装出来的了。于是。索伦追上前去,执意要查抄于成龙的行装,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清官廉吏,人们根据他们的事迹,以数字绰号、称号、雅号赠送给他们,以朴素的形式表达对这些清官廉吏的爱戴和敬仰。半鸭知县。清朝康熙年间,于成龙在担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廉洁自律,寸礼不纳,安于清贫。一次,于成龙的儿子千里迢迢从老家来探亲,在返回家乡时,于成龙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给儿子。  相似文献   

8.
广西罗城县是一代廉吏于成龙初仕地,廉政文化资源丰厚。近年来,罗城县在继承于成龙廉政文化基础上,依托廉政元素丰富的仫佬族传统文化,构建出新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履职社会监督工作机制,总结出了"罗城探索"的实践经验,为"三清"廉政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看罢《一代廉吏于成龙》,我不由为于成龙的精神与品格而深深折服和感动。但同时我又想起了美国人说的一句话:总统是靠不住的。套用这句话我想说:“于成龙”是靠不住的。于成龙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廉  相似文献   

10.
金垚 《先锋队》2014,(10):12-16
9月16日,刚刚担任山西省委书记的王儒林将调研的第一站选在了吕梁。吕梁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故乡。他说,吕梁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是重德重廉,历史上出了那么多清官廉吏,而且出了"天下廉吏第一",现在为什么却出了这么多贪官污吏,成了全国发生腐败问题最出名的地方呢?大家要反思,这是个重大问题。忽视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一种痛苦的教训。王儒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吕梁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弘扬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重要指示。要高度重视,深入挖掘,大力弘扬于成龙廉政文化,以古代廉吏于成龙为鉴,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1.
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在晚上黄金时间,播出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电教中心和太原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9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该剧成功地塑造了清朝初期“一代廉吏”于成龙勤政廉政的高大形象。由古视今,感慨万端。于成龙,生于1617年,卒于1684年,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县)人。在清朝顺治、康熙年间,他从“七品”广西罗城县令,一直擢升为“一品”两江总督,一生为政清廉,政绩突出,康熙在他生前和死后,都称他为“天下清官第一”。电视剧主题歌勾画出了他人生的缩影:“你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苦了自己;你穿的是旧…  相似文献   

12.
被康熙皇帝称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字北漠,号于山,晚年自号于山老人。顺治十八年,被清朝授予广西罗城县知县,开始了他清廉的仕途生涯。于成龙任罗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融江两岸)县令时已45岁。他将祖传的田产文券交付给长子于廷翼,叮嘱道:“我做官不管你,你治家莫想我。”路上,于成龙去看望一位同窗好友,披肝沥胆道:“我辈虽无科第份,上古之皋夔稗契岂尽料自中人耶?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四字。”一席话,无异于于成龙的就职宣言。其一生所为,亦如斯言。虽然于成龙…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清官廉吏,他们爱民自律的品质在一代代百姓中流传。人们根据他们的事迹,以数字绰号、称号、雅号赠送给他们,以朴素的形式表达对这些好官、清官的爱戴和敬仰。半鸭知县清康熙年间,于成龙在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廉洁自律,寸礼不纳,安于清贫。一次,他的儿子千里迢迢从老家来探亲,在返回家乡时,他没有什么给儿子,  相似文献   

14.
同纪宣 《先锋队》2014,(6):25-25
不久前,由大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市文广新局承办的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北路梆子《廉吏于成龙》,在大同市广大党员干部的热赞中,圆满地结束了在全市11个县区的巡演活动。演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剧中于成龙刚正不阿的品格操守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百姓情怀使党员领导干部深受教育。观演之后,大家纷纷表示,  相似文献   

15.
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的一天,两江总督于成龙向皇帝提了个过分要求。报告寄出后,于成龙既满怀期待,又感到不踏实。几天前,江宁知府陈龙岩不幸病故。于成龙推荐比自己小22岁也叫于成龙的一个人。按照大清的干部制度,地方官出缺的,地方首长敦请朝廷补充干部不是问题,但指名道姓、指定岗  相似文献   

16.
姚鸿 《求是》2015,(3):62
<正>在国家大剧院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共同观看新编京剧、晋剧《廉吏于成龙》,凸显出鲜明的反腐倡廉主旨。于成龙是清代"天下第一廉吏"。康熙年间,他新任福建按察使,发现前任官员以所谓"通海通匪"为由,造成了当地上万平民锒铛入狱。于成龙与勒春、喀林等官僚周旋斗法,以其刚正的人格魅力和清廉俭朴的操守,救无辜于囹圄,还社会以清明,为他赢得"闽省廉能第一"的美誉。历史是一面镜子,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4,(33):48-51
吕梁市:强化廉政教育弘扬优秀廉政文化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吕梁市调研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弘扬我市优秀历史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我市反腐倡廉建设,吕梁市纪委和吕梁市委宣传部举办系列活动强化廉政教育,弘扬于成龙廉政文化。一是从9月29日开始在全市13个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巡回展演28场廉政精品剧目《廉吏于成龙》;二是在吕梁电视台和吕梁日报开设“党委(党组)书记谈主体责任”专栏;三是在吕梁日报开设“纪委书记谈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于2014年12月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了《廉吏于成龙》等演出剧目,喜迎新年。新旧交替,万象更新。2015年元旦来临之际,常委们全体出席新年戏曲晚会,既有与民同乐的欢欣、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又饱含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对传统文化的厚爱。而且,把《廉吏于成龙》等剧目选进名单,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和日子演出,其背后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电视剧《于成龙》重播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作为"天下廉吏第一",这位清朝的官员在300余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成为话题,这既说明其为官之道、道德文章具有的长远价值,也表明在反腐倡廉时代背景下公众的某种期待。沉潜乡野几十载了解民间疾苦锻炼个人才识中国文化向来推崇少年天才,官场亦是如此。不过,封建官场升迁有着严格的制度,宋人形象地将其  相似文献   

20.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 (今离石县 )人,于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 )任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偏处山隅,峦烟瘴雨”,传说北方人若去,“生还者十不一二”,亲朋劝他莫往。他以“古人义不辞难”相告,变卖部分家产,得银百两以作盘缠。行前他表示:“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不昧‘天理良心’四字。”当时,罗城县城只有居民六家,全住茅屋。县衙中长满荒草,中堂、内宅也皆为茅屋,条件十分艰苦。于成龙从老家带去的几名壮仆,先后病死四人,剩下的大都弃他而去。但于成龙“义不辞难”之志仍不动摇,堆土石为几案,在柱下支锅做饭,与当地百姓有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