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爬花杆“爬花杆”,滇东南、滇南一带苗族喜爱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花杆选择高大、挺直、溜滑的青松或柏树,削校去皮,杆顶礼上簇簇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彩旗,同时在杆顶挂一葫芦好酒。推举一位德高望众的长者当“花杆头”,并由他选定立花杆的位置。花杆必须在节日(花山节)的第一天早晨太阳出山之前把杆栽好。比赛时,赛手先上杆,后下杆,下杆时要求头朝下,一上一下,快老为胜。优胜者得以品尝杆顶美酒。还有另一种比赛方法是“倒爬杆”,即爬杆时脚朝上,头朝下,以肘脚夹住花杆使劲往上爬,在一定时间内以先爬到杆顶为胜。赛马云南…  相似文献   

2.
苗家花山节     
周雍 《今日民族》2002,(7):31-32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是苗族人民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三开始,为了办好为期三天的娱乐活动,屏边苗族自治县各乡镇的苗族同胞都要纷纷赶到花山场上踩花山。每年腊月中旬,花山场的主办人就要选择地势较高且开阔的地方,确定踩花山地点,并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俗称花杆),花杆上系着红蓝绿色彩带,随风飘扬。节日开始后的每天清晨,当阳光还缠裹在轻纱般的薄雾里时,苗族人民便扔下手中的酒杯,穿上节日的盛装,带着欢笑,向徐徐飘舞彩带的方向,从四面八方鱼贯而行朝着花山场涌去。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魏道俊 《今日民族》2013,(10):27-31
当人们漫步在屏边县大围山深处,欣赏着国家公园里满目的苍翠,呼吸着天然氧吧里清新的空气,流连忘返之情油然而生;进入县城,身着苗族服饰的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正欢庆传统的“花山节”,欢声笑语中热情洋溢地拉着你一起进入狂欢,让远道而来的客人颇有宾至如归之感。这就是屏边,一片充满自然生态、幸福欢乐的净土。  相似文献   

4.
正一座宏伟的牛角芦笙寨门横跨宽阔的屏边大道,两旁则是坡屋顶、小青瓦、米黄色墙、吊脚楼、苗族图腾和木格窗……一进屏边县城,浓浓的苗族风情便迎面而来。"这是县里重点打造的集民族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和居住美食为一体的滴水苗城核心区,是屏边苗族风情精品旅游小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屏边县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古定辉介绍。屏边,一个深得大自然眷顾的地方,被称为中国最南端的春城、"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境内的大围山国家公园,史前陆地火山,令人心驰神往;屏边又是一个民族文化荟萃之地,县  相似文献   

5.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境内的苗族有白苗、青苗、汉苗、花苗四个支系,自称分别为“蒙豆”、“蒙是”、“蒙刷”、“蒙陪”。据2007年统计,全县共有苗族17010户,764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一年一度的马关苗族花山节(又称踩花山)具有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苗族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山花。  相似文献   

6.
苗族花山节的起源传说和参与花山节的现实体验激起人们对族群的原生认同。族群通过强调某些记忆或赋予记忆褒贬色彩来增强凝聚力,构建或维系成员对族群的归属感和族群对成员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贺倩如 《思想战线》2012,38(5):137-138
"踩花山"是流行于贵州南部、中西部和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以及越南北部等苗族群体中的制度性的大型节日活动。它大致可以分为祭竿、闹竿、倒竿3个基本程序,具体包括交杂其间的献祭、芦笙舞、对歌、斗鸟等,以及大量的社会交往活动。对越南坡龙"踩花山"节变迁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在当代边境区域民族传统节日的结构演化方式及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苗族花山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睿  韩亿国 《今日民族》2009,(7):66-66,F0003
我国苗族人口有900余万,云南苗族约有104万人.花山节是云南苗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参与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活动项目最多。往往一地举办,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都会赶来,气氛热烈,场面壮观。  相似文献   

9.
苗寨访绣     
身为苗族,我自然对苗族充满了感情,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是必去无疑的。只要一走入花山场,我就会被身穿五彩斑斓衣裙的同胞姐妹们深深吸引,禁不住地与她们融为一体。看着她们绣满各种花纹图案的衣裙,自然忍不住想去寻访各种花纹图案的来龙去脉,去了解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序,渐渐地对苗族服饰文化热爱有加。秋末初冬的一天,为了了解云南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艺,我只身来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马关县都龙镇保良街田坝心岩头村的姑妈家。岩头村距离都龙镇约有30公里,坐落在半山腰,下了汽车还得爬上1小时的山路。当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步…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21,(6):46-47
正鼓乐阵阵,幡旗飘扬。5月19日,2021·第十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辛丑年祭祀蚩尤大典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庆彭水蚩尤九黎城开幕。一场祭祀寻根问祖在上古史中,蚩尤被奉为"兵主、战神",他骁勇善战并统一"九黎部落",带领苗族先民发明刑法、冶炼金属制造武器等,被苗族人奉为先祖,同时也是中华三大人文始祖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苗族民歌《娇阿依》的响起,上万名穿着节日盛装的苗乡儿女,共舞踩花山、齐唱民族歌……5月26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庆市彭水县蚩尤九黎城内,来自赛德克、泰雅、赛夏、太鲁阁、阿美等族群的41名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2023·第十二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式暨蚩尤祭祀大典活动,享受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民族庆典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12.
每逢农历六月第一个属马的日子,屏边苗族自治县白河乡团结村的壮族同胞家家都要精心染制五颜六色的花米饭,欢庆壮家的传统节日——花米饭节。 花米饭节是屏边县壮家人一个盛大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村民们都放下手中的农活,休息三天。在这三天里,  相似文献   

13.
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歌与民间长诗.古歌中,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的"刻道"为急待保护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刻道>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苗族婚姻叙事长诗,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苗族古籍.保护和研究刻道,时于系统地了解苗族进入氏族社会后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发掘苗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月亮山"鼓藏节"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鼓藏节"是以牛牲祭祀祖先的传统民间宗教性节日.作者两次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调查的苗族"鼓藏节",这里介绍了此祭祀节日的基本程式、要点以及包含于其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2月13日,正月十七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一年一度的苗族"芒篙节"坡会。坡会上举行了"芒篙"、芦笙表演和斗马、斗牛、斗鸡、坡花选美,以及山歌比赛等,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县内外成千上万名群众和游客。"芒蒿"是苗族传说中的一种长寿动物。苗族人将"芒蒿"誉为正直、友善、勤劳、勇敢、吉祥、幸福的象征。装扮成"芒蒿",是苗族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活  相似文献   

16.
丁目 《今日民族》2014,(8):42-45
<正>南溪河从芷村镇开始,就一直和滇越铁路相依相伴,最终在河口汇入红河,滇越铁路的中国段也在这里结束。铁路与水,铁路与人的故事在滇南大地不断上演着。白河桥的街子天屏边是云南唯一的苗族自治县,那里有着"云南苗乡"的美誉。除了各族的传统节日外,当地山村的赶集日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当数滇越铁路上的白河乡赶集日最为独特。白河乡位于屏边县南溪河畔,滇越铁路直接从乡里穿过,  相似文献   

17.
镜像     
《小康》2021,(14)
正欢度"姊妹节"4月25日,穿着苗族盛装的巡游队伍。当日,中国苗族姊妹节盛装巡游活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举行。苗族姊妹节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被誉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及"藏在花蕊里的节日"。中新社记者瞿宏伦/摄  相似文献   

18.
跳三桩(苗族)苗族跳三桩是根据云南省玉溪地区苗族《花山节》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发掘整理而成,并以苗族芦笙为旋律,跳三桩为主体,与滚锅、站肩、滚刀尖、顶碗相配套,既具有民族特色和健身效果,又具有观赏性、趣味性、技巧性和难度性。弄笼(壮族)“弄笼”壮语意为耍簸箕、跳簸箕,簸箕是我国南方农村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在生产劳动中,壮家人用来晒各种农作物,家里姑娘要出嫁了,村里的姑娘小伴要来帮忙,围着大簸箕做“离娘粑”送给养育自己的母亲,家里来客人,则在大簸箕里铺上被子招待客人睡觉。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姑娘…  相似文献   

19.
芦笙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文化认同、增强不同父系家族间社区组织的凝聚力、传承乡土知识等社会功能.但由于苗族分布面广、方言土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域里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仪式中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从江县岜沙社区苗族芦笙节活动仪式的符号系统及其文化象征意义的研究和分析,从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初步地揭示了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19日,砚山县首届"尝新节"在砚山县民族团结文化旅游示范村盘龙乡法土龙村开幕。"尝新节"俗称"吃新节",是壮、苗、彝等少数民族为了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是展示厚重文化积淀的舞台,也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载体。此次"尝新节"活动安排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灯"展演,品尝壮族、苗族、彝族特色小吃,苗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