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川市公安局从1998年4月开始,按照刑侦改革的总体思路,对加强和改进刑侦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后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职责,将刑侦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切实抓好责任区刑警中队的规范化建设和后勤保障,为刑侦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强化刑侦基础,增强工作后劲;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继续以创建人民满意刑警科队为载体,推动刑侦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犯罪形势的发展使公安刑顺工作需要情报信息的全方位支持,文章阐述了公安刑侦工作信息化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在刑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公安刑侦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刑侦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刑侦工作必须把加强刑侦基础业务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刑侦基础工作应以刑嫌调控为龙头,以阵地控制为依托,夯实犯罪信息资料建设的基础,充分发挥基础工作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全面提高侦查破案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浙江刑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进一步做好刑侦工作的要点是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打击是主业与打防要并举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刑侦专业化与侦查全局化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严格依法执法与善于用法执法的关系。重点是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夯实基础、强化手段。努力提升侦查能力和办案水平;二是立足刑侦、着眼全局,努力提升打击犯罪新机制的建设与运行效率;三是多破大案、力破小案,努力提升打击各类犯罪的整体力度;四是以打开路、以侦导防,努力提升防范挤压刑事犯罪效能;五是自主创新、学习创新,努力提升好方法好经验的推广使用效益;六是抓住根本、队建先行。努力提升刑侦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刑侦工作针对目前犯罪流窜性、系列性等特点,应进行案件串并侦查。串并案件有利于加强跨地区刑侦合作,共享犯罪信息资源,有利于获取各种犯罪证据、深挖余罪、预防犯罪。事并案件的主要方法有:以案串案,以人串案,以物串案,以案件性质串案。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治理刑事犯罪策略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预防、抑制和减少犯罪;宏观上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法制化建设,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是治理犯罪的根本举措;加强基层党政组织建设,强化公务员的集中整顿教育,完善预防和治理犯罪的工作体系;推进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完善治安控制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减少因吸毒引发的犯罪,是治理刑事犯罪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粱兵 《公安研究》2013,(10):31-34
命案防范反推工作模式是公安机关基于主动警务战略,以预防和减少命案犯罪为目标,在总结命案打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源性防范命案手段,对提高打击命案犯罪成效、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实现刑侦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命案犯罪专项调查分析、命案犯罪综合评估、命案防范多元化主体协调防控三大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区分局牢固树立“破案是硬道理”的理念,抓住被确定为省市刑侦专业化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积极构建“双层打击架构”,大力推进刑侦专业化建设,取得了“四个促进”的成效:一是促进了侦查破案能力的明显提高。2005年破案1948起,同比上升14.2%;命案、五类  相似文献   

9.
刑侦网上作战是构成公安大情报体系的实战要素,公安大情报体系是发挥刑侦网上作战效能的保证,深化刑侦网上作战必将推动公安大情报体系的发展。为此,必须以深化网上作战、真正实现情报主导各项刑侦业务为目标,实施二次创业;改革刑侦情报信息管理体制,在省(市、县)刑侦部门组建网上作战中心(所、室)情报信息管理体制;建立起有效的打击侵财型犯罪工作机制,把打击侵财型犯罪作为刑侦网上作战的主战场;健全以网上作战为核心的精确制导各项刑侦工作的机制,以信息深度应用为抓手的督办和交办串并案件工作机制、以提升效能为目标的多警种及刑侦多专业协同作战机制;抓好网上作战方法的普及推广工作,全面提升刑侦打击效能。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刑侦教学体系,是在总结建国以来刑侦教学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的刑侦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现在奋战在刑侦第一线的指战员,尤其是公安院校毕业生,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这一体系的教育。从这一点说,刑侦教学成果遍及全省公安第一线,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现行的刑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因此改革现行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加强教学和实践的联系当前的刑事犯罪日趋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法变化周期越来越短,新的犯罪手法不断出现,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