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衡 《新湘评论》2007,(12):57-57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病危之际,李林森在发给领导的短信中说:“工作没有做好,不争气。”这话让人非常感动。李林森同志,我们要对你说,你不仅很争气,而且很争光!  相似文献   

3.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19):17-19
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天正下着雷阵雨,突然一声响雷击中了会场礼堂的一根柱子,坐在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身亡,一个农民拴在礼堂边的一头驴也被雷击而死。这位农民借此发泄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把他抓了起来,要当作反革命来追查。毛泽东知道后,急忙制止并要求立即放人。人放了,毛泽东的思考却没有停止:一个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廷玉 《党建文汇》2009,(9):53-53
圣人问众门徒:“为什么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大喊大叫?”门徒们思考片刻说道:“因为我们失去了理智,我们的喊叫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你不能同对方心平气和地说话吗?虽然你很生气,但是他离你那么近,为什么要大声喊呢?”圣人问。门徒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没有一个令圣人满意。最终,圣人解释说:“当两个人怒目以对时,他们的‘心’离得很远。为了跨越距离的障碍让对方听见,他们不得不呼喊。  相似文献   

6.
在下小时候听大人讲过一个故事,至今仍印象颇深:某甲拿着刚吃了一口的鸭蛋大叫:“怪了,怪了,以前吃的鸭蛋都是淡的,今天怎么是咸的?”坐在旁边的某乙说:“你真是少见多怪,连这等简单的事儿都不懂,……”某甲忙催问“那你说为什么是咸的?”乙更是得意了,“不是...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11):127-127
北魏孝文帝时期,彭城王元勰是孝文帝的弟弟,孝文帝十分信任他,他对孝文帝也很忠诚。 孝文帝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对元勰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嗣子年幼弱小,江山社稷就全依靠你了。”接着,他诚恳地告诫元勰:“霍光、诸葛孔明,都能以异姓臣子的身份,接受顾命托孤,何况你是亲属贤臣,怎么会不全力承担呢?”  相似文献   

8.
对官员来说,什么才算真有“面子”,什么才算最大的“面子”? 近来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对此颇为豁朗。 这篇文章介绍说,1993年,国务院准备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时候,派了几个调查组到下面摸底。其中一组沿汉江调查,见这里的老百姓十分贫苦便找来当地一位地委书记问:这些情况你清楚不清楚?答说知道,并说还拍了个录像,调查组有些地方去不了,可以看看这个录像。但他说只能组长看,调查组问为什么?这位书记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调查组很生气,说这是讲真话,难道我们吃假话的…  相似文献   

9.
怀念老彭     
完完全全没有想到,老彭竟先我这个重病在身之人而去。去年冬至那一天,我们还一起被一老朋友所邀去双流吃羊肉。我和他夫妇二人来去同乘一辆车,大家在车上谈兴较浓。这才多久?才一个多月,怎么就走了呢?二月一日下午我去医院看他,他躺在床上,正在吸氧。他见我进了病房,就说:“你又来看我了,谢谢你。”停了一下他又说:“林温如手术后恢复得很好,能下楼打牌去了。”他又告诉我,华文江也病了,就住在这层楼的17号病床。言谈中,他的神志十分清楚,精神也还可以,怎么第二天的傍晚就传来噩耗,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他是非同寻常地…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1,(15):31-31
A君对B君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在这里没有任何发展,我恨这个公司!”B君建议说:“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j!这个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君问:“那什么时机比较好?”B君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相似文献   

11.
兰鹰 《党课》2011,(12):85-85
莲来我家玩,闲谈之中她说打算去学开车,准备将来开出租车。我说:“你不是说你方向感差吗?为什么还选择这一职业呢?”她说:“先试试看,不行再换嘛!”  相似文献   

12.
你以为你是谁?□张书省接触一位省长秘书,我说你的担子不轻啊,他说,我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我很小心,我给自己写了一个条幅:“你以为你是谁?”每天看。一瞬间,我发现面前这位年轻人,可亲可敬。因为,人经常会忘了自己姓甚名谁。河南那个张金柱,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相似文献   

13.
看到一篇小文,记叙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的德兰修女的一件事。她倡议建立临终关怀医院,让死者都能死得有尊严。有位官员嘲讽地问她:“你打算帮助加尔各答数以百万的贫病伤残的人吗?”德兰修女没有回答这位官员,反而惊奇地问他:“数以百万?你怎么数出是一百万的?”官员说:“我的意思是,穷人太多了,你是数不完的,明白吗?”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你这样说,我这样说,大家都这样说,说来说去,说成了一句不走脑子的套话,却从未想过其中的荒诞和可笑。有话为什么一定要长呢?没话为什么要找话呢?有话尽量短说,无话干脆不说,所谓“有话则短,无话不讲”,不是更好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开长会、讲长话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成为一道叫人既无奈又反感的可笑“风景”。有的人好像非常热衷于会议,有事没事喜欢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开上一个会,而且逢会必讲、一讲就长。如果讲话确实言之有物,能够启人心智倒也罢了,不幸的是常常如“懒婆娘的裹脚布…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常对人说,人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他又说,人如果都不死,孔老夫子现在还活着,该有2500岁了吧?那世界该成什么样子了呢?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久矣夫,电视于我如鸡肋!一年多之前,我在小区里发感慨说,现在的电视真没看头。别人还没有接茬,一位中年水暖工立刻表示赞同,说娱乐节目太多了。可见这话在他心里已经憋了很久了。我原本只是朦胧地感觉电视节目没意思,还没有来得及细想为什么没意思,却被这位工人师傅一语道破,点出了要害。我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7.
白纸     
云云  崔芳 《党建文汇》2001,(5):42-42
有一次大家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一个人谈起自己的朋友非常之多,“走遍天下,处处都是我的朋友。”旁边有人忽然对他说:“晚上的时候,你躺在床上,手捂着胸口数一数,看看你能叫上名字来的人到底有多少个。”一听这话,大家说,那干脆咱们现在就数一数吧。于是每个人都静静地数起来。结果,在座的七八个人中,能数过一百的人都寥寥无几。也就是说,在这些人几十年的时间里,地球上这摩肩接踵的60亿人中,真正能够介入他们生活的,充其量也就是那么百十人。  相似文献   

18.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9.
几乎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公式,叫做“XX也是生产力”。 最早套用这个“公式”的似乎是教育。那意思大致是:既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教育也是生产力。理由也很简单,没有教育,哪来科学与技术?我已忘了这话出于何人之口,好像不止一人说过,可算是“集体创作”。  相似文献   

20.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