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经济如能在2010年前回复到稳定增长的轨道,则中国经济完全可能在走出“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全球经济如在2010年乃至较长的一个时期都无法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则中国经济有可能会面临“长期调整”的发展态势。2009年的中国经济将受到强劲的投资拉动,消费将逐渐回暖,出口下滑的趋势完全取决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衰退程度,产业结构将呈现较大幅度地调整,失业状况将进一步加剧,如果2009年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保持稳定,中国经济将有可能维持在6%-8%左右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强两岸金融合作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愈演愈烈,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下滑甚至衰退趋势。海峡两岸都属于外向型经济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加强两岸金融合作,共克时艰,解决长期困扰两岸经济关系的大陆台资企业融资困难和两岸货币兑换与清算等问题,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迄今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为抗击危机、提振经济,各国纷纷寻找应对之策。然而,危机未见消退,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暗潮涌动。  相似文献   

4.
陆绮雯 《政策》2004,(1):7-8
对来年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从来也没有像今年这样如此一致。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异口同声:2004年全球经济将加速增长!尽管对于“加速”的定义不尽相同,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认为,全球经济将出现自2001年衰退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即从2003年的3.2% 上升到4.1%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 史蒂 芬·罗奇 则认 为, 2004 年全球GDP 增长将达到4.2% 。但毋庸置疑的是,世界经济走出低谷指日可待,IMF 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的话可能可以表达很多对2004年世界经济持乐观态度的人们的心声:“现在有充分理由认为,全球经济终于走…  相似文献   

5.
刘明 《创造》2009,(7):64-71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目前,这场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6.
牛犁 《时事报告》2013,(1):8-15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走过最为困难的年头,也走过最为复杂的年头。到了2012年,我们虽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但形势依旧纷繁复杂。在2013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如何安稳度过国内外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的总量究竞有多大?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比重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余刚 《北京观察》2009,(6):46-47
全球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衰退,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现在没有哪个行业哪个企业敢说不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了。但危机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对医药、食品等需求刚性的行业影响较小,对制造业影响较大.对服务业这种需求弹性大的行业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37-39
随着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岸经济愈发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台湾经济已与大陆休戚相关——双方不仅将共享经济成长的果实,相对地,也将共同承担外来的负向经济冲击。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今天,各国各地区经济形势都相当严峻,两岸经济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以“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两岸经贸论坛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举办,更具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增强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成功地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入世使得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急需大批全球型经济特色人才、复合型人才,处于全球经济前沿的上海,人才从何而来?紧缺人才又如何解决?快速转型的城市经济,需要快速转型的人才思路:全球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与交流》2004,(1):40-40
中国企业进行重组并购要有全球的视野,要看别人在做什么,怎样做,善于学习。只有国企、民企、外企共同努力,才能将中国产业和经济重组到符合全球发展的水平,中国大型国企的重组才能有更好的前途?  相似文献   

13.
“低碳”成为今年大会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从代表的生活细节、会务安排到热议的话题,“低碳清风”吹遍了大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历年“两会”热点民意调查中,2010年“低碳经济”关键词首次出现。“低碳”为什么这样火?现实需求和时代潮流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在政策退出的背景下,各发达国家均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因此被寄予厚望,它不仅是传统的环保手段,而且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危机与领导     
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它已涉及到全球经济运行规则和经济格局的重新建构的问题.成因深刻,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由于中国拥有美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数额不大,直接损失有限.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2008年还未充分显现出来。2009年,它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将会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5.
肖新艳 《两岸关系》2008,(11):22-24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影响到民间消费及投资信心,抑制了全球经济活动。受其影响,台湾的经济成长率与对外贸易发展在第三季均呈下降态势,并且还有可能继续趋缓。台湾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对外贸易和主要贸易产品均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拖累,未来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10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开始向实体经济侵蚀,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勉强维持在0.9%,相较于2008年2.5%和2006年4%的增速而言,缩水不少;而一向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明显放缓,全年平均增速为4.5%,放缓程度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极为复杂,保持我省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从国际看,总体上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轨道,全球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政治、军事冲突不断,我们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依然不宽松;从国内看,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和多重因素的叠加,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最为严峻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全球经济的复苏却日益呈现复杂多变的格局。从总体趋势看,在经历了2009年以来全球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逐步退出的刺激计划.将使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以来的快速复苏之后。在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呈现复苏势头趋缓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9,(4):14-14
在次贷危机爆发两周年的当口,“减速”、“放缓”、“降低”等词汇在全球各大财经网站上抛头露面。不少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实体经济恶化与信用紧缩加深的恶性循环阶段。尽管危机已经发展到何阶段并无准确的定论,但是近日全球经济老大哥美国频频出手。在奥巴马政府亮相两个月之后,他的经济团队终于加快了“出牌”的速度。美国时间3月18日和23日,在六天的时间里,他甩出了两张极具争议的“底牌”。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上海》2008,(12):55-57
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传导到长三角的几大港口,一些航运公司开始封船,海运费开始下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