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网络已经逐步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用户以青年人为主,年龄25岁以下占54.1%,18岁以下占17.3%。目前,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中。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青少年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视之为洪水猛兽。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分析研究新情况,找到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专题选取了当今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五个方面,包括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网络语言和黄色网站等进行客观分析,并试图扬长避短,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生活环境,在青少年中倡导一种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玩家的较量:网络游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已经逐步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用户以青年人为主,年龄25岁以下占54.1%,18岁以下占17.3%。目前,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中。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青少年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视之为洪水猛兽。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分析研究新情况,找到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专题选取了当今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五个方面,包括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网络语言和黄色网站等进行客观分析,并试图扬长避短,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生活环境,在青少年中倡导一种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网络已经逐步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用户以青年人为主,年龄25岁以下占54.1%,18岁以下占17.3%。目前,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中。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青少年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视之为洪水猛兽。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分析研究新情况,找到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专题选取了当今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五个方面,包括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网络语言和黄色网站等进行客观分析,并试图扬长避短,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生活环境,在青少年中倡导一种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已经逐步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用户以青年人为主,年龄25岁以下占54.1%,18岁以下占17.3%。目前,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中。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青少年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视之为洪水猛兽。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分析研究新情况,找到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专题选取了当今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五个方面,包括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网络语言和黄色网站等进行客观分析,并试图扬长避短,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生活环境,在青少年中倡导一种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发展异常迅猛,尤其青少年用户。据统计,截止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人类高科技的结晶,它给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给公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网络暴力有关问题,研究必要的预防措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份公报透露,2002年至2004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迭9585人,而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人数的比例,2002年为12%、2003年为14.7%,而2004年则为17%,是显上升超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直接不良后果,也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影响,现在有一种新类型犯罪,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况,网络正在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模式。但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计算机网络犯罪足信息社会中呻中新的犯罪类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也不断卜升。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给国家安全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口益成为困扰人们现代生活的义一社会问题。以我院为例,2004年我院审理涉网案件36件48人,占41.67%,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案件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主要有盗窃、抢劫、诈骗(2)暴力性犯罪不容忽视;(3)犯罪主体低龄化,其中15岁到18岁的占61%:(4)犯罪上体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初中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的,小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这数字上看青少年涉网犯罪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人。  相似文献   

8.
数字     
《南风窗》2016,(26)
正5.14%据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用户使用率为72.4%,与去年年底相比,用户规模增长了1000万人。互联网电视用户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以及四川。50岁以上的网络视频用户是新闻、信息资讯的忠实粉丝群,而年轻人普遍对美剧情有独钟。网络视频用户使用最多的设备是手机,其使用占比高达94.9%,比去年增加了18.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1998年我国网络用户只有210万,1999年890万,到2000年底已比两年前翻了近十倍,飚升至2000万,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在1999年占88.2%,而2000年底已高达94%,成为我国网络用户的绝对主力军(1)。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融入网络,上网冲浪,他们在学习先进科技、传播网络文明的同时,也必然会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负面影响侵害的直接对象。一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这对现象是当前犯罪学和社会学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在当前的网络生活背景中,在网络犯罪场的作用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的互动性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网络犯罪场的基本特征,分析网络犯罪场的作用下的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各自发生的机制及其内在关联性,并为预防和控制由网络诱发的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暴力犯罪在美国有很大比例的增长:1.在所有的暴力犯罪案件中,有近一半的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2.从1987年到1992年,由于用武器进行的暴力犯罪而被逮捕的青少年增长了75%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以及广泛传播性,加之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在公开的网络空间散布带有欺辱性质的内容或谣言涉嫌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公开他人信息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社会秩序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但在非公开网络空间采取点对点式的青少年网络欺凌难以认定为犯罪。就目前实践的情况而言,应合理划分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规制范围,同时适当对犯罪圈内的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并增强青少年寻求刑法保护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进入聊天室是许多上网者特别喜欢的事情,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恋上网聊天,"网聊"尤其受到女学生的青睐.总的来说,网络聊天方式主要包括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常用的包括腾讯QQ、OICQ、网易泡泡、MSN、各种语音视频软件,以及各种音频、视频聊天室等.根据2004年7月CNNIC的统计,用户目前平均每周用于上网聊天的时间高达9.7小时,而从用户进行网上聊天的主要目的角度进行分析:与亲友、同学保持联系占51.3%,消遣解闷16.2%,交友9.6%,工作需要7.9%,探讨问题6.9%,情感宣泄5.1%,学习1.8%,追求时尚0.4%,其它0.8%.  相似文献   

14.
现在,在世界各地,青少年上网成瘾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德国一项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约占青少年罪犯的50%。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起青少年因网络进行性或暴力犯罪的案件。为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日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青少年戒除上网瘾的诊所。该机构可容纳60人就诊,服务对象为10岁至17岁的青少年。诊所的治疗师由医学、心理和运动专家组成。“病人”进入诊所后,他们会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再研究制定详尽计划。诊所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一是艺术疗法,如…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犯罪年龄呈现明显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十年增长八成1994年全国未成年罪犯38388人,2004年已增加到70086人,十年之间增长了83%。97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速度再次加快,平均每年增长幅度接近10%。"十五"期间增长的势头更加明显,2000年的时候未成年犯占总体罪犯的6.52%,到2000年的时候占到6.68%,2002年的时候占到7.13%,2003年的时候增长到7.93%,2004年的时候占了整个犯罪的9.17%。青少年犯罪数量在随90年代初社会总犯罪率下降的趋势呈现走低曲线后,再次出现缓慢回升。其中,18- 25岁的青年犯罪数量略有下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却明显猛增。(摘自红网http://china.rednet.cn2007-09-29)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团北京市委、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针对12~24岁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形式新颖的网络娱乐、手机娱乐、动漫、DIY等新娱乐方式,已经占到青少年娱乐内容的50.3%。传统的娱乐方式一体育运动和看电视仅分别占18.3%和12.3%,其他娱乐方式总共占3成。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对青少年犯罪研究起步较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七十年代以前,对犯罪学和青少年犯罪研究不够。直到七十年代后期,公安机关破案查获的作案成员中,25岁以下青少年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1979年达到59.4%,形成第一个高峰,才引起社会  相似文献   

18.
如今提到社交类网站MySpace.com(我的空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青少年不知道的。它的用户已经达到5400多万,其中四分之一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网上交友并不安全,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6):17-19,16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新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了这一问题并呈日趋严重之势。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市法院列出的《抚顺地区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绝对数量逐年增长,2004年案件数量已经是1998年的4倍,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罪犯占全部刑事罪犯比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达到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