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是这位老人的百岁生日,她念叨的三儿,已经14年没有在她身边了。家人都告诉她三儿在外边打工挣钱。而实际上那个叫李斌的三儿,此时正在南京监狱服刑。为了满足百岁老母的心愿,也缓解正在服刑的李斌的念亲情绪,南京监狱的民警与社会帮教志愿者——江苏电视台两名记者一起,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为这位百岁母亲唱起生日祝福歌。而警官帮囚犯尽孝心的故事,也在当地村民间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重阳节,秋高气爽,菊花怒放,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携妹妹张树风来南京安如村小区看望我百岁老母亲。母亲接到晓风大姐电话告知,重阳节从台湾飞来南京,就忙着准备水果等物用以招待。百岁高龄的母亲思维敏捷,行动自如,出门迎接晓风大姐的到来。只见晓风大姐身着黑色连衣裙和紫红色上衣,使我诧异的是晓风大姐手持双拐缓缓而来,明显比以前见到时苍老了许多,只是声音还是那么的平缓温和。母亲拿出了相册和晓  相似文献   

3.
李永泰 《台声》2002,(8):30-31
“海峡两岸经济与科技产业比较研讨会”于2002年5月30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这是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同时纪念东南大学杰出校友李国鼎先生,并促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会议由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大陆代表约60余人,台湾代表40余人。会议的研讨主题反映当今两岸同胞关心的热点,即经济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经验交流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探讨。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副校长吴介一教授和台湾“中央大学”副校长郑光甫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4,(12):7-7
在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由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话剧《沦陷》存南京东南大学大礼堂首演,该剧由南京九洲残疾人艺术团和南京话剧团联合打造,由残疾人士和大学生志愿者出演,通过残疾人的视角,以一个普通南京家庭的命运折射出发生在1937年12月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5.
瞿佳教授     
《浙江人事》2006,(8):28-28
程泰宁,1935年12月生于南京,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土建研究所、国家建委建筑科学院、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工部标准设计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地区设计室以及杭州市建筑设计院工作。现担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郭秉文作为中国第一个留学归来的教育博士,他在执掌南京高师与东南大学期间,不仅提出了一个“寓师范于大学”的发展模式,创立了“三会一体”的管理体制,而且还提出了“四个平衡”的办学方针,为东南大学的创立和成功办理,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7.
黄威廉 《台声》2009,(5):28-30
我祖籍台湾新竹县关西镇深坑乡。上世纪初,父亲黄国华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台湾外出谋生,先后在日本,法国、德国勤工俭学,后定居大陆,担任当时的南京东南大学蚕桑系主任《详见《台声》200B年12期)。我1925年出生在南京,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与台湾有什么关联。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南京,父母不得不带着我们背井离当逃难到当时的大后方贵州。我在贵州读了7年书,直到大学一年级。后来,日寇又进攻贵阳,一度打到了独山,形势紧迫,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11)
<正>我出生在南京溧水。1980年考入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而后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读硕士、博士,1996年加入微软。我当时进的是9号楼的微软研究院,盖茨则在位于8号楼的总部。在微软研究院,有一天我发现图形学领域最牛  相似文献   

9.
丁进 《人事管理》2001,(3):33-33
2月20日下午,人事管理杂志社在南京召开人才就业宣传座谈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等13所在宁高枝学生处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扬州大学和江苏理工大学也派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南京紫金山“观景台”,终于被炸掉了。紫金山是南京的风景区,更是南京名胜古迹集中的地区,名闻遐迩的中山陵就建在紫金山下。去年,紫金山最高峰头陀岭上突然冒出个“观景台”。7层筒楼形似庞大的“雕堡”,被市民称为“插在紫金山这个南京人绿肺上的一把尖刀”。东南大学两位教师盛怒之下,  相似文献   

11.
7月10日至25日,全国台联、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南京共同主办了为期15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台胞研习营“,来自台湾17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的28位营  相似文献   

12.
周岭峰 《人事管理》2000,(12):25-25
受国家人事部委托.江苏省人事厅、信息产业厅和东南大学于11月20日至24日在南京举办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高研班,这是我国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以来首次举办的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方面的高层次研修班。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介一教授,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继续教育处处长付跃钦、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当年正在求学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亲身参加了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并受到它的熏陶和鼓舞,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一辈子投身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一我是1918年从浙江东阳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的。第二年,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很快地传到了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我是从偏僻农村来的,一来到南京这个中国南方的文化中心,立刻感受到新文化运动正在冲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30年代,我国一位选派英国的留学生发表了两篇晶体物理学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成果至今仍为晶体物理学家所运用。他就是我国著名晶体物理学家陆学善。陆学善(1905-1981),字禹言,浙江湖州人,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陆学善192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物  相似文献   

15.
以一首《乡愁》蜚声华人世界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满园青翠、月季盛开的五月回到了他的母校———南京大学,参加她的百年华诞庆典。南京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历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更名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合并,仍名南京大学。余光中1928年10月生于古都南京,曾就读于南大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以及厦门大学。后历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0,(9):25-26
<正>九三学社湖北省筹备委员会主委伍献文伍献文(1900—1985)男,浙江省瑞安县人,著名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科。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兼复旦大学和江苏医学院  相似文献   

17.
<正>秦德君致信邓小平秦德君是中国革命史上为数不多的"女强人"。1923年,她由邓中夏介绍,进入南京东南大学学习,并参加了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她从事统战、情报工作,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法庭判处死刑,因解放军进军神速而得救。秦德君天生丽质,而又思想解放。从1920年到1950年先后与五个男人结婚、同居。她曾在日本与沈雁冰(茅盾)坠入爱河,分手后服药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18.
高志虎  周林 《台声》2002,(7):35-36
以一首《乡愁》蜚声华人世界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满园青翠、月季盛开的五月回到了他的母校——南京大学,参加她的百年华诞庆典。南京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历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更名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9.
方唏是交通战线享有盛名的道路、桥梁专家。1960年他毕业于东南大学前身南京工学院,立志用才智为人民铺设通往幸福的路和桥。即使在“文革”期间,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依然顶着种种压力,坚持科学实验,完成了“双曲拱桥研究”、“灌注桩应用技术”等研试任务,这两项成果分别获交通部科技一等奖,前者还获得国家科技推广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陈训慈(1901-1991),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划归余姚)人。1924年1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宁波效实中学历史教员、南京中央大学讲师、浙江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第一任主任兼教务长、史地系教授等。1940年曾应其兄陈布雷之请,到重庆政府机关供职。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兼图书资料室主任,1981年任浙江博物馆顾问。曾担任过浙江省政协委员和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陈训慈在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本着教育救国的宗旨,着力推行普及社会教育和学术研究并举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