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论点摘编     
《前进》1996,(6)
论点摘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市场经济的“利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这是当前理论界争论的一大话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能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央党校副校长苏星教授反驳道: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必须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
我们不是搞农业社会主义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江苏省《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满怀信心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评论员文章,驳斥有人说我们在建设农业社会主义。文章说,《南京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跟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不对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毫无疑问,这些成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必须澄清所谓的“背离论”。“背离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中国特色,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中必须让学员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首先,应让学员从总体上消除所谓“背离”的疑虑,使他们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科学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近百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是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群众》1996,(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这是当前理论界争论的一大话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能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苏星教授则反驳遭: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这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这本来不成问题。可是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议论,把问题搞复杂化了。有人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共产党绝对统治下走资本主义道路”。甚至有人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不问姓社姓资,只求强国富民的“猫论”;还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质上就是承认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只能搞“低水平、低标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对劳动竞赛的认识也开始不尽相同了,有人认为劳动竞赛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下已经不适用了;有人认为目前经济普遍不景气,开展劳动竞赛效果不大,是形式主义;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企业管理主要依靠经济杠杆,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含量,只要实行了经营责任制,再加上好的激励措施,不搞竞赛也照样完成经营目标。有的甚至把企业实行的“承包制”、“股份改造”等改革措施与劳动竞赛相对立。  相似文献   

7.
《人大建设》2006,(11):54-54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在近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撰文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探索。文章引用邓小平的话说:苏联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现在也吹不起牛来。“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们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新思考”。而邓小平重新思考后得出的最重要结论,就是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 ,邓小平一贯强调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然 ,这种“遵循”绝对不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而是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 ,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 ,邓小平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 ,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在阶级斗争领域里所作的重大贡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9.
王建国 《新东方》2008,(10):26-31
自从走上改革开放和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面对这伟大的成就,有的人怀疑是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取得的,甚至于还有人认为我们今天所走的路,就是资本主义的路;今天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补资本主义的课。产生怀疑的人的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些片言只语,甚至于是一些强加在马克思主义头上的东西。面对这样一种情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能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不能彻底消除人们的疑虑,更不能反击一些别有用心人的责难。  相似文献   

10.
金秋十月,正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40周年之际,广东省党校系统党史学会6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客家名城梅州市,纪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40周年,围绕“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主题进行理论研讨。在3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就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与会同志认为,我国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进行社会…  相似文献   

11.
骆静 《前沿》2006,5(9):116-118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利益?这就需要了解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本质是什么。在建国初期,由于我们未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有深刻了解,因此走了弯路。当今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使得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有了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新特征进行分析,很好地运用它。  相似文献   

12.
1985年8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对于在此之后他又多次提出的这一论断,不少人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常常多有忽视,不是当作“引言”轻轻带过,就是当作“背景”和“缘由”提提了事,很少有人加以深入研究。我认为,邓小平这番话不是什么“白话”,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论断。弄清这一论断的含义,是在进入阐释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之前,作为后者的前提和依据,预先要论及的。有鉴于此,特以拙作向同仁们请教。问题的提出邓小平这…  相似文献   

13.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人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搞“三权分立”;有人热衷于普选制,以为普选制就是民主的惟一实现形式;有人甚至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等等。笔者认为,如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一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党坚决反对那些机械僵化地照搬照套马克思主义的“左”的倾向,也有力地驳斥那些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右”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这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上最伟大的贡献。正是根据这个伟大理论,毛主席作出了“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的科学论断。毛主席还反复强调“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基础、基本内容,建国前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意义,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认为该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转型社会对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特殊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7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尔曼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提出了独特的辩证法思想即“内在关系的辩证法”。用这种“内在关系的辩证法”来审视社会主义,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即后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这种后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可以实行计划经济;但基于“双半社会”之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简论孙万铢教育全党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观,是贯穿卿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的主题。邓小平认为,我们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犯错误、走弯路、受挫折,从根本上讲,就在于没能够完整地把握并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他说:“总结几十年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