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7)
<正>摘编自3月24日台湾《中华日报》近30余年来,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上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国力远远优于大陆,当时,如何定义两国关系,美国喊话的音量明显较大。但随着美国国力衰退、大陆实力渐强,大陆也开始定义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鉴 《台声》2004,(10):4-5
台湾经济回归“中国经济圈” 台湾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地理、文化、血缘等纽带的联系下,其经济发展历来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力强盛,则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经济依附程度加大,向心力增强;国力衰弱,则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经济依附程度减低,向心力减弱。近代以来,台湾经济在中、日、美、中经济圈内的移动,就是这种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祖国大陆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放,国力空前增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尤其是向台商倾斜的优惠政策更具吸引力。目前台商已把大陆看作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融资所在,到大陆投资、到大陆融资、到大  相似文献   

4.
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增强国力的实体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经济工作重心所在。近年来,受成本不断攀高、融资受限、市场不稳定性等因素交叉影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允许到大陆采访的第一位记者。1987年11月中旬,《台湾时报》副总编张自强经台湾当局允许到大陆采访。 台湾当局允许到大陆探亲的第一位艺人。1987年11月中旬,曾获得台湾电视广播最高奖——金星奖,被戏称为“台湾最丑陋的男歌星”凌峰,经台湾当局允许到大陆探亲。他在大陆拍摄了探亲片  相似文献   

6.
台湾岛内朝野与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有共识,甚至立场与意见经常截然相反。不过,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相互依赖问题上却找到了新的共识,即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并主张鸡蛋不能放在中国大陆一个篮子里,要分散市场,要采取措施,防范台湾经济对大陆的过度依赖。这种思维对两岸经济关系与台湾经济发展有害无益不谈所谓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不是事实,就这种思维而言,也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7.
沈正一 《台声》2000,(11):15-15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税”,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杀了台商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制”来规范大陆投资,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岛内生产毛额(即 GDP) 2%;还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应是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台商仅是“外移大陆”,并非进行全球化布局,“政府”就不准其赴大陆投资。这是继李登辉 1996年 8月提出“戒急用忍”之后,又一次…  相似文献   

8.
《乡音》2007,(8)
中国必须在壮大硬国力和改变国际环境之间求得平衡,巧妙发挥软国力的独特作用,以弥补硬国力发展引起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7)
正7月底至8月初,由全国台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台湾大陆地区高校学生协会共同主办,福建省台联、厦门市台联协办的"大陆台生台湾史暑期研习营"在福建厦门大学举行。近百位在大陆高校深造的台湾硕博士生,与6位重量级的大陆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习真实、客观的台湾历史和两岸渊源,以帮助青年世代树立正确史观,增进共同认知。一时间,这一活动在两岸引起强烈反响。8月8日,6位重量级的大陆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必须在壮大硬国力和改变国际环境之间求得平衡,巧妙发挥软国力的独特作用,以弥补硬国力发展引起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现在台湾经济最严重的问题,不只是眼前所看到的股市重挫、资产缩水、企业财务危机等问题而已,投资环境的恶化,才是加速经济走向困境的最重要因素。”在生存压力之下,台商正突破防堵,再掀新一波赴大陆投资热潮。(此段为导读)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不久前一个由多位重量级企业界人士共同投资的公司董事会上,董事们在看到2001年的营运计划和前三季短期投资的提列损失后,纷纷叹气。董事长问及“解决之道”都摇头,最后的答案是:“到大陆去吧!”  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来,从台湾到香港、澳门的班机几乎班班客满,而其中大多转机到…  相似文献   

12.
“100多位台湾业者跨海而来,讲述与大陆电商合作的爱恨情仇。”这句立在2013年两岸互联网论坛现场外推荐牌上的宣传语,引得不少往来的参会业者驻足品味甚至争相入场一探究竟。其实,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两位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时,在野柳地公园的海滨岩石上用石尖刻写了自己的名字。此举引起台湾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感,同时也遭到大陆网民的严厉批评,认为这是丢了大陆同胞的脸。  相似文献   

14.
钟声 《当代广西》2012,(19):8-8
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国力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主要靠的就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将来要稳稳站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再次显示出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欧洲人终于意识到,德国能够在风暴中挺立不倒,所依靠的正是"德国制造"。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由中国残联提名的两位大陆优秀残疾人,双双获得了由香港金钟扶轮社捐资主办、香港复康联会协办的“杰出伤残人士奖”。8月15日,在北京恒基中心为两位残疾人举行了颁奖仪式。这是香港方面第一次在北京为大陆获奖者颁奖。这两位获奖者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和山西的残疾青年刘笑。  相似文献   

16.
正1月29日,距离农历小年还有两天。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家家户户已开始准备年货,笑声不时从崭新的农家别墅中传出。登上大陆村理事会的楼顶,举目可见一排排统一规划的别墅群,蓝瓦白墙在阳光照耀下分外夺目。几年前,这里还是贫穷落后的“空心村”,如今,不但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村里还发展了特色产业,村民们同心协力,不等不靠,建设了一个“新大陆”。从南宁市宾阳县二级路下来,一条10米宽的平坦水泥路从大陆村村口直达村理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4,(11):42-43
##正##随着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即通称"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已进入研拟阶段。作为全面影响未来5年大陆投资经营环境的指导方针,"十三五"规划的研拟动向备受大陆台商及岛内工商业者关注。从大陆台商视角看"十三五"规划,开门见山地说,台商最关心的规划内容即薪资政策。目前施行中的"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对大陆台商投资、经营影响最大的即是此项。根据规划中"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表述,自规划实行至今,  相似文献   

18.
张勇 《两岸关系》2009,(7):37-38
如果说成千上万的大陆游客给台湾观光及相关产业带来了一缕缕春风.那么,将要源源不断涌进宝岛的大陆资金,给台湾经济带来的无疑就是一股强大的暖流……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1,(3):42-43
台“观光局”初步统计,去年大陆民众来台人数超过150万人次,来台旅客总数则逾500万人次,双创历年新高。台当局发展观光产业打铁趁热,正与大陆展开协商,希望今年中以前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个人游”,以掀起新一波陆客来台观光热潮,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  相似文献   

20.
正"比起大陆从小处着手为台胞着想,(台湾)陆委会从大处着眼威吓台湾民众赴陆的制式回应充满冷战思维,毫无帮助,更无说服力。"台媒几乎一边倒称赞大陆新举措——互联网时代的大陆,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进入网络化,台胞证在2015年实现了电子化(卡式),但由于证件编码位数与大陆居民的身份证不同步,在出行、学习、就业、就医等领域仍然给台胞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因此,获得与大陆同胞相同的18位编码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