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爱人都下了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严峻的现实摆在了一家人面前。  相似文献   

2.
成夫乐 《共产党人》2006,(12):28-30
1929年农历4月12,我出生在山西省阳城县西交乡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母亲在我3岁时就去世了,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12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入小学上学,学校离家很远,所以我一直住在学校里。15岁那年我考入晋豫中学,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加之路途遥远,父亲每月都要徒步翻山越岭给我送口粮。为了不想让父亲太辛苦,也为给家里减轻负担,我辍学了。  相似文献   

3.
酒中吕布     
侯国平 《当代工人》2011,(15):32-33
吕布行 吕不行 我小时候,最喜欢家里贴的一张年画——三英战吕布。烟熏火燎好几年,都不成样子了,我还不肯撕去,直到破四旧时才和它拜拜。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王达夫,乳名王丙娃,1918年2月出生在四川渠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全家人就靠我爷爷给地主打工来维持一家人半饥半饱的生活。家里穷得连草鞋都买不起,父亲经常打赤脚板。家里只有一床破被子,晚上睡觉时人多不够盖,父亲只得去柴草棚,把草扒开一个洞,钻进去睡觉。父亲4岁时,爷爷得了重病无钱医治,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人世。家里没钱买棺材。只好找了一领破席下葬。  相似文献   

5.
前两年折叠自行车流行的时候,满大街跑的都是。一次参加一项活动,我也得到了一辆。骑回家里,10岁的女儿不容置疑地说:“这辆车子归我了!”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0,(6):55-55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  相似文献   

7.
唐宝民 《当代党员》2010,(10):71-71
我的老家是黑龙江东部山区的一个村子。村子里家家都养下蛋鸭,每天都会产下许多鸭蛋,大家就坐在家里等着批发商上门来收购。  相似文献   

8.
    
彭学明 《学习导报》2012,(10):49-52
我呆在学校,参加学校的护校队,守校。一可以逃避家庭的郁闷和寨上的白眼,二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助,减轻家里的负担,三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看很多的书,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暑假不回家,也许还可以以学校有补助可以减轻家里负担为由,寒假过年都不回家,实在是大逆不道。  相似文献   

9.
    
彭学明 《新湘评论》2012,(10):49-52
我呆在学校,参加学校的护校队,守校。一可以逃避家庭的郁闷和寨上的白眼,二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助,减轻家里的负担,三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看很多的书,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暑假不回家,也许还可以以学校有补助可以减轻家里负担为由,寒假过年都不回家,实在是大逆不道。  相似文献   

10.
中午下班的路上,手机突然响了,拿出来一看是父亲打来的,心想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在我印象中,父亲除了家里有急事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况且我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总是问我和媳妇工作都还好吗,问我儿子的学习情况,再就是说家里一切都好,没有事不要经常打电话,浪费电话费,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老者曾经问我:“你的奖牌和奖杯都放在什么地方?”我说:“我父母把家里一间屋子专门设为荣誉室,把我所有的奖牌、奖杯、奖状全部放在那里。”他跟我讲:“你应该把它收起来,因为这些已经统统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09,(9):25-27
我叫冯润,是北京市财政局预算处干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家过日子都得有钱!管好北京这个大家庭的“钱”,就是我们财政局的工作。而我们搞预算的,就相当于家里的账房先生,管的就是“账”。下面,我就盘盘咱们北京这本大家庭的账。  相似文献   

13.
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家里是老大。那时家里很穷,母亲常年有病,家里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一家7口全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生活着。 迫于生计,我14岁那年退学,和弟弟去给镇上一家刚刚上马的企业挖地基,干一天只给8毛钱。  相似文献   

14.
周不走 《当代工人》2011,(18):48-49
服务员下海 我老家在农村,家里穷。你看我说话像啥都明白似的,不瞒你说,其实我没念几天书,18岁就结婚,是跟人换亲,我到那家当媳妇儿,那家的姑娘来我家给我哥当媳妇儿,也没领结婚证。19岁时去县城小饭店打工,当服务员,认识了城里—个光棍,就是现在咱家那个,比我大7岁,  相似文献   

15.
1978年,我出生在豫东南地区一个叫崔庄的小村庄里,那是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年。爷爷说,我一出生就给家里带来了好运——地里的麦子大丰收。全家人望着屋里面那一大囤麦子,欢喜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加上我又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于是,给我起一个什么名字成了全家人争论不休的话题。爷爷说,民以食为天,家里从来就没有收过这么多的麦子,就叫“麦囤”  相似文献   

16.
郑轶 《党建文汇》2014,(10):8-9
“二号队员”梁艳今年53岁,30年前,她是中国女排五连冠唯一全部参赛队员。那段辉煌的历史至今为许多老球迷怀念。打排球,很幸运赶上最好时候 “我1961年出生,家里没人搞体育,我在13岁之前连排球都没摸过。  相似文献   

17.
母爱似海     
仇润喜 《党课》2011,(19):104-105
我的家在河北省西部山区井陉县,十年九旱,祖祖辈辈难脱一个“穷”字。那时父亲在外上班,所以打从我记事起,家里的事情一般都由母亲做主。一个妇女,拉扯着五个孩子,吃喝拉撒,穿衣戴帽,大事小情,无计其数,还要下地挣工分,常常一干就到大半夜。1958年夏天,我哥在阳泉二中读  相似文献   

18.
纪荣朵 《党课》2012,(6):115-116
精河处处都是宝。这两年,精河人在大河沿子镇库苏木奇克牧业村又发现了一件宝物——奇石。 精河的奇石如何奇、如何珍贵,我虽有所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我到精河影剧院和朋友小张家里做客,见识了精河奇石的奇、秀、美。  相似文献   

19.
震惊全国的哈尔滨国贸城大案,牵出了该市常务副市长朱胜文。朱在接受审讯时写了一篇《关于我的灰色收入》,文中写道:“当时问我家里抄出来的东西从哪儿来的,我就说这些都是类似开业典礼、我生病、过年过节,别人给的礼金等等,这不属于工资里的收入,不属于正常收入,...  相似文献   

20.
毛尖 《廉政瞭望》2010,(22):43-43
也许因为我在高校工作,家里又有一个要上小学的孩子,我发现,这些年,在各种场合,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中国教育。每次谈完,我们都像陈胜吴广一样,觉得再不揭竿而起,就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了。可是,一年又一年,除了变得更加愤怒,我们也还是束手待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