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的周一平教授作为横滨国立大学教育人间科学部访问学者访日时,带着他刚完稿的论文<〈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校勘略记>,来征求曾参与<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编辑工作的我们日本学者的意见.他着手这篇论文的直接起因和我相关.2002年9月,我去华东师范大学讲课时,向他赠送了<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因<毛泽东集补卷>在苍苍社库存尚多,我买到了.但<毛泽东集>第2版已经售完,在旧书店亦未能为他买到.仅存的一套<毛泽东集>第2版已被我买去赠送给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郭德宏教授了.被告知尚有70年代出版的北望社版<毛泽东集>,于是我就只好将北望社版赠送给了周一平教授.①  相似文献   

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毛泽东一生巧攀书山,智游史海,读书是他最大的爱好之一.他曾多次宣称:"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尤其是爱读史书.他跟书籍始终形影不离,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办公室、卧室、洗手间、游泳池休息室,还是外出列车上都放着书,经常是日夜都在勤奋地读书,许多城市的图书馆都留下他借书的记载,书是他一天也少不了的精神食粮,也是他的最大财富.毛泽东一生读书破万卷,成为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一代伟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读<旧唐书>、<新唐书>中的<马周传>时,留下许多圈点、批注,对马周甚为赞赏.他曾经这样评价马周的<陈时政疏>:"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毛泽东说过,贾谊的<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好就好在"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  相似文献   

4.
笔者第一次读到毛泽东词作<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是在1980年10月10日出版的<新观察>杂志第7期上面.该期杂志在一篇题为<毛泽东同志1936年写给丁玲的一首词>的文章中披露了这首词,同时刊发了毛泽东的词的手迹.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和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为这首词所作的尾注都指出:"这首词最早发表在<新观察>1980年第7期."  相似文献   

5.
陈晋 《党的文献》2005,(4):116-118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  相似文献   

6.
对多年来社会上有关粟裕对授予他大将的军衔不满,受到毛泽东同志严肃批评的传说,粟裕大将身边的工作人员鞠开同志撰写了<粟裕大将授衔真相>一文,刊登在<北京日报>上作了澄清.实际情况是,1955年授衔时,党中央、毛泽东原本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衔主动让了.作者鞠开当时并不知情,得悉邵力子说粟裕应评元帅的消息后,当作一个喜讯兴冲冲报告粟裕,并把材料指给他看,以为他会高兴的,哪知他脸一沉,脱口而出:"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相似文献   

7.
最近阅及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特别是他学英语的一些细节.不禁想起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说"挤时间".还有些被动和勉强的感觉,而毛泽东却欣然把工作以外的时间,也就是休息时间大都付与了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于1956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地完整地提出了"双百"方针.他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①此后,他在<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中,对"双百"方针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此前,毛泽东提出以苏联为鉴戒,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思想,"双百"方针就是这一光辉思想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实践成果.这个方针在今天对于我们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毛泽东在何时读<孙子兵法>一书,早就有"遵义会议之前"和"遵义会议之后"两种说法.持"遵义会议之前"说有两例,一例是据毛泽东当年的警卫员回忆,说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就读了<孙子兵法>;另一例是吴冷西在他的著作<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一书中所说的,是毛泽东在被解除指挥中央红军的职务时期读了<孙子兵法>.近10余年来,这两例回忆经常见诸各种书籍刊物中.  相似文献   

10.
夏远生 《党史文汇》2005,(12):17-21
毛泽东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湖南人.南方少雪,湖南更少雪.而在少雪的南方、少雪的湖南出生、生长、长大的这个南方人、这个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却酷爱雪、与雪结下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也让人的心灵纯洁净化的雪.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中写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更加如此,"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性格"奇绝",形象独特.仔细读读毛泽东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这首专门吟咏雪、原名"咏雪"的诗词,给人以很多的新的感触.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毛泽东人生历程上的"雪"中,感受到诗人的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