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赵煊 《理论学刊》2013,(1):77-80
金融消费的交易过程中,存在对金融消费者的各种掠夺,并且这些带有掠夺性的交易存在很大的隐蔽性,难以识别与监管。次贷危机的爆发,已经印证了掠夺性金融的巨大杀伤力,不仅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也动摇了整个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因此,从保护金融消费者,维护金融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金融消费中的掠夺性交易进行分析,明确掠夺性金融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关系,并对如何减轻掠夺性金融交易的危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志君  颜翀 《理论学刊》2023,(2):115-122
发展数字金融是建设数字中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改善金融生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建设国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数字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数字金融平台侵害客户利益、可能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数字金融征信数据失真、监管法律法规滞后等。促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打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根基、补齐关键技术短板,加强数字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和机制,提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强化金融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3.
农村普惠金融既是农村金融发展目标与理念的重要创新,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需要更新理念与价值目标,也需要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我国虽已初步建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法律保障体系,但在指导理念、原则组成、体系框架、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科学、不适应、不系统、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应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的指引作用,坚持市场主导调节、彰显金融公平、促进公众参与、差异化调整、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构筑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法》为龙头,以农村商业金融法、农村政策金融法、农村合作金融法、民间金融法等为分支的法律框架体系,并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管控、农村弱势者金融权利保护、制度实施保障三个维度构建基本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是将电子支付与金融业相结合的一种产物,也是金融供需存在缺口以及渠道创新下的必然产物,它在支付渠道、理财渠道、投融资渠道、金融营销渠道以及征信渠道实现了创新。国外互联网金融在市场环境、运营管理、风险监管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法律风险、信息风险、资金风险和监管风险,作为金融管理部门,央行今后要通过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以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给现行金融法带来了新的难题,法律应该与时俱进。互联网金融离不开有效监管,应该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对互联网金融实行风险监管和差异性监管。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基准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面临着金融的全面开放期,金融业务的发展潜力和前詈的不确定性都很大。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满足我国广大潜在金融衍生品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防止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走弯路,进而提高市场建设效率,保证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有必要及早制定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战略,以此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面临着金融的全面开放期,金融业务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不确定性都很大。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满足我国广大潜在金融衍生品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防止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走弯路、提高市场建设效率、保证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我们有必要及早制定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战略,以此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显著扩大,除了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加大.实施结构性区域金融调控,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和谐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作为金融发展的战略,在金融改革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金融管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作为金融改革的有效方略,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选择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汇率制度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关注金融问题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是以金融为中心运行的.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有金融作用其中,经济的走势,价格的涨落、增长速度的快慢都与金融息息相关,金融成为左右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经济金融化加深;流动性过剩明显;美元贬值的影响加重;美国次贷影响未尽;金融衍生品风险放大;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增强.金融领域的这些突出问题,对我国经济运行已经或正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之延伸,具有传统隐私权之扩展属性。而网络信息平台的开放性以及资源共享性,又决定了金融隐私的易受侵害性。在此情境下,互联网金融隐私的保护应当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金融隐私权性质之界定,以及当前我国保护现状之研究,对金融隐私权之保护进行比较法之分析,提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之对策。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金融思想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主要包括金融调控思想、金融组织体系思想、金融市场思想等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金融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所以在新形势下,必须继续以这一科学理论作指导,不断探索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张绍鸿 《理论建设》2017,(5):103-108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绿色金融战略布局是随着"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而逐渐起步发展、渐次展开的。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必须不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既有难题,应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践行杭州G20绿色金融发展共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主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要求,实现绿色金融治理和绿色发展的决心,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的法治保障机制十分关键。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即存在的系统性缺陷和结构性缺陷,均亟待法治解决。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构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治保障机制,要从绿色金融政策法律化、金融法的生态化、环境资源的产权化、第三方机制的法定化、执法的严格化五个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给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做到: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素质;建立和完善与WTO要求相适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执法力度;企业应切实担负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加强监督工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5.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一直高度重视和加强金融建设,并积累了宝贵的基本经验,即要增强宗旨意识,秉持金融建设服务人民的价值理念;坚持阵地意识,始终把握党对金融建设的领导权;树立科学意识,强调从实际出发指导金融建设;强化制度意识,不断推进金融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激发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推进金融思想创新。这些宝贵的基本经验为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加入 WTO后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下 ,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将显得更加突出 ,因此与 WTO金融开放原则立场相适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特别是金融安全法治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本文分析了我国的金融现状 ,并提出了加快金融安全法治建立和完善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基层的金融需求越来越丰富和强烈.在金融扎根的大趋势下,地方政府如何充分把握这个机遇全力推动地方金融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超市的出现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超市在未来将会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政府的金融资源,还将在金融产品、服务等平台上营造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并创新我国金融超市的发展模式。加快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的步伐,更好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极化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涉及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当今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极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极化特点有较大差异.利用极化理论和收敛理论对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分析,总结俱乐部收敛与金融极化的关联性,为广东以及我国其他地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为我国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有力的金融支持,需更新理念,提高认识;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金融法治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良好金融信用环境;积极促进金融市场的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