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所提出的结构描述心理学,是对狄尔泰浪漫主义描述心理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他坚持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的二元对立,认为注重文化情境和整体理解的人文科学取向的描述心理学更有利于真实地把握心理生命的意义完整性,而迷恋实验室操作、因果假设和元素分析的自然科学取向的说明心理学会破坏心理生命的意义完整性。他主张在心理学人文科学观指导下,以富有意义的理解方法去把握和领会深嵌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中的心理生命结构体。他在描述心理学框架内,根据人对六种文化领域的兴趣和价值,提出了六种人格类型即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作了富有成效的具体探索,指出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自我的发现、生活计划的出现和跨入各种生活领域。他的描述心理学与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一脉相承,并在具体内容上发展和超越了后者。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心理学史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两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与之对应的描述的方法和说明的方法,或者说是人本主义研究道路和物理主义研究道路。但一些人把这二者对立起来,这既同现象学、实证论的对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同对心理学对象的不同看法有关。即:现象学的心理学注重整体和直接经验描述,发展了人本主义研究道路;实证主义心理学注重实验和个别说明,发展了物理主义研究道路。应该辩证地看待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并系,将二者结合起来,以理论分析为体,以统计测量为用,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交错性理论成为心理学新的研究范式。交错性研究关注多元边缘化群体,认为个体是多元社会认同的整合,强调权力的关系性与社会认同的建构性,主张非累加的、多元建构的交错效应与多元方法的使用。将交错性引入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有利于纠正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社会认同同质化的本质主义倾向,揭示群体生活的复杂性以权力与社会不平等的生产机制,厘清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为更好地理解与研究社会现象的复杂情境、促进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推动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在一百余年发展历程中以研究方式的自然主义、研究风格的本体论、研究精神的简约性、研究理念因果性、研究方法实证性等理念和精神,建构起自然科学品性.尽管心理学长期以来获得了科学的名分与尊严,但是,它以对科学主义的执意追求,对理性精神的无限张扬,对本身研究生态效度的忽视,对逻辑语词的过于关注,导致现代心理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代心理学研究重心和空间的变化与转移,呼唤着心理学理解框架的重新建构,呼唤着重新理解奠基于文化土壤中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以线性的科学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追求一种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并以此来说明人类行为的确定性规律并预测行为的变化和发展.但是,线性的方法只是在简单系统中是有效的,作为开放、演化和复杂的心理系统,我们是难以用确定性的方法来加以描述的,而非线性科学则为我们理解真实、复杂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由于人的心理的本质是非线性的,所以非线性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并开始运用于心理学的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6.
计算主义是20世纪中期在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图灵机模型以及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形成的一股心智哲学思潮,其核心观点是把认知过程理解为图灵可计算函数的算法执行过程。受此影响,乔姆斯基在理性主义心智天赋论框架内吸收现代科学发展成果,创立了生成语言学理论用以刻画人类关键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有力推动了认知心理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的发展。生成语言学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有关人类语言心智的计算理论,强调语言计算的人类以及领域专属性,主张自然主义一元论,反对将语言心智还原为我们目前已知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这一思想虽不乏争议,但在计算主义背景下考察其来源、实质及影响,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当下认知心理学、脑神经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联结主义、建构主义和行为范式认知心理学是在符号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新取向,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联结主义和行为范式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而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则汲取了后现代思想.三者在基本假设、方法论、研究目的、对象与内容方面各有侧重,但相互间也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人格权的发展依赖于对人格概念正确理解。在我国民法理论中,人格与主体、权利能力等概念存在混用现象。本文试图探究具体概念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提升概念之确定性。笔者主张人格为自然人和团体成为民法主体之要件,为主体之前提;主体是最为核心之概念。在近代民法理论中,主体是高度抽象的自由意志;权利能力被用来描述主体作为权利义务载体之资格有无和范围宽窄;人格权之人格与作为主体资格之人格不同,前者是客体,后者是主体要件;人格权是主体以自身为客体的权利,具有支配性,人格权的产生以抽象主体理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称为是一种历史哲学的话,那么,对于胡塞尔而言,历史问题则是构成了他思考的三个方向之一。在胡塞尔1905年结识狄尔泰后,他便开始越来越关注历史问题,开始逐步展开关于时间—发生—历史的纵意向性的反思。他的基本思想是在反思的目光中以对意识之纵意向性的纵向本质直观方式去把捉历史的可能性条件。然而,由于胡塞尔并未在自己的公开发表的著作中阐述自己的历史思想,导致胡塞尔通常被视为"非历史的"哲学家。实际上,胡塞尔与狄尔泰一样,都试图将历史启蒙与认识批判结合在一起,甚至应当说,是狄尔泰——约克、胡塞尔、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共同开创了施奈德巴赫所说的第一个历史哲学流派。只不过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与狄尔泰一样,都没有抵达"历史的存在结构",从而根本上与传统形而上学一样,仍然停留在存在者的历史思义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
"德目主义"主张将人类的美德形成具体的条目,在教育过程中把这些条目灌输给受教育者,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德目主义"划分为不同的学派,有的强调以权威的言语作为衡量道德与否的标准;有的主张以自然作为道德判断的评价依据;有的把追求幸福作为衡量道德生活的尺度;还有的则将道德与否归因于理性的推断与思考.就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而言,"德目主义"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目主义"思维方式的缺陷桎梏了学生品德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描述性方法是哈特在建构其法律理论中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研究里始终为研究者所忽略。事实上,描述性方法与哈特所建构的实证主义法律理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哈特所运用的描述性方法最初涵盖在其所提出的"描述社会学"主张中,因此,对描述社会学本身的分析就成为对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的前提性准备,这也要求我们对与描述社会学本身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厘清,包括描述社会学本身在哈特的法律理论中是否存在、社会学在哈特的法律理论建构中处于什么位置,其法律理论与社会学究竟是否存有关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描述性商标是以描述商品或服务特点的词汇构成的商标。描述性商标在未获得第二含义之前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一方面是基于其先天的显著性不足,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描述性词汇应以相关公众心目中该词汇与特定商品之间的关系作为判断依据,采取“字典含义标准”、“想象力标准”、“竞争者需要标准”和“类似产品使用标准”。描述性词汇的组成和变体是否让相关消费者产生了足以区别于原描述性词汇的印象,是认定描述性商标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3.
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是心理学存在的两种知识形态,在知识的掌握者、追求目标、呈现方式及真理性判断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甚至对立.新近心理学中质化研究的兴起,有望打破两者的对立困境,使常识心理学纳入科学心理学研究领域、常人从事科学心理学研究都成为可能,从而为两者构架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质化研究视野中反思两者的关联,就会发现常识心理学应该科学化,科学心理学也要注意常识化,两者本质上是一个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Young adult male offenders in Japanese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were questioned confidentially about their history of sexual abuse. The self‐reported information showed that when the sexual abuse went undetec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user and victim were closer, and more victims were reported to b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bstan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ure of the sexual abuse was even more serious among self‐reported‐only (undetected) offenders in terms of direct sexual acts. In terms of unhealthy sexual preference and childhood sexual victimization, sexual abusers reported higher level of problems comparing to nonsexual abusers. Self‐reported‐only sexual abusers identified even more problems than officially identified sexual offende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we focus on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shown by officially identified sexual offenders, we may overlook important risk and need factors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in psychotherapy for preventing future reoffending.  相似文献   

15.
16.
女权心理学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女权心理学试图揭示西方心理学的内容和方法中的男性中心偏见 ,反对扭曲和病态化女性的经验与行为。在女性心理的研究中 ,它既反对夸大性别差异 ,也反对抹杀和取消性别差异。女权心理学质疑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自然科学的经验实证范式不适合心理学 ,心理学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进行价值中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后现代思潮对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霸主地位的否定,引起了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在内的“叙事革命”。作为心理学领域内革命成果的叙事心理学,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比起传统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自有深刻之处。叙事以其建构意义、追寻价值、创造生活的独特性,将使心理学在为解决人的现实心理问题、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的追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世界”中的心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真正的“人”的心理学需要在心理学研究中树立“生活世界”的理念,从自然科学的主导态度转向生活世界的视域。生活世界是人们对现实的直接在场,是实现人的现实意义及价值的最根本的世界。生活世界的心理学价值在于强调忠实于心理现象的重要性,将研究对象定位为真正是对人的研究,把人真正当作“人”;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体验和活动着的人的心理并进行纯粹的描述和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19.
车文博先生在吸收借鉴、扬弃超越他人的研究视域和编篡原则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大胆探索,出版了数本(套)在国内外心理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鸿篇巨制。车文博先生关于心理学三史的创新性研究,实现了从心理学知识史到认识史、从心理学学科史到思想史、从单一文化心理学史到多元文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的整体性跨跃,体现了先生作为理论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和心理哲学家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范,三史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