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雄 《黄埔》2010,(4):32-33
1942年,我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后,任一○○军七十五师二一五团少尉排长。当时,七十五师是后调师,负责从江西、福建等地带新兵到长沙、常德前线。两年多来,我除了送兵到前方时听到远处的炮声外,没有亲身打过仗,因此我曾想过另调能上前线作战的部队。  相似文献   

2.
1945年4月下旬,正值豫西西峡口战役中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师奉命由合阳向洛南推进待命。5月初,又奉命增援西峡口以西、公路以北二十七军正面作战。当时西峡口前线的战况如下:公路南方豆腐店附近,日军一一○师团主力被八十五、七十八军包围在川道之内,形势对我极为有利;公路以北二十七军正面,日军以一一○师团一三九联队为骨干的攻势,非常猛烈;全线战况,万分紧急。西峡口战场最高指挥官是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当时我在二十八师任作战参谋,师长王应尊是我在军校受训时的大队长。因参谋不能亲临前线作战,我向师长请求调我带兵到第一线…  相似文献   

3.
防守南津关     
郑振声 《黄埔》2010,(6):40-40
南津关位于长江北岸,在湖北省宜昌市外围,是入川要塞。 1940年底,我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后,被分配到第六战区第二十六集团军第七十五军,在第四预备师的第十二团重机关枪第三连任少尉排长。当时日军自侵占宜昌后,又占据宜昌外围南津关以南高地。第七十五军所属第六师、第十三师、第四预备师防守宜昌外围长江北岸阵地,对妄图突破长江三峡、进犯四川陪都——重庆的日军进行阻击。  相似文献   

4.
1943年秋,侵华日寇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策划,对我太岳军区根据地进行了一次蓄谋已久、规模最大、最为残暴的“铁滚扫荡”,妄图消灭我根据地有生力量,建立所谓“山岳剿共实验区”。冈村宁次向东京参谋本部夸口说:“这次扫荡要迫使太岳共军在黄河岸边背水作战,不降则亡。”因此,敌参谋本部非常重视冈村宁次的这一“杰作”,由其亲任总指挥,并调集了日寇第一军的69、62、37师团共16个大队和伪剿共军第二师及第一师的一个团,共两万余人。又从各地抽调近200名军官,组成“将校军官战地参观团”,由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带领前来太岳前线观战。冈村宁次令其第一军军长吉木于9月28日亲抵临汾,军参谋长花谷森  相似文献   

5.
张修忠 《黄埔》2008,(4):36-37
正当第九师围攻象达之敌时,宋希濂急调第七十六师一个团协助七十一军攻打龙陵,继而令该师深入敌后,攻占放马桥,孤军突人,敌情不明,加之后勤工作跟不上,作战任务十分艰巨。致使七十六师损失两个营以上兵力。与此同时,日军乘我后方空虚,以一个联队从我左翼迂回袭击第二军军部所在地甘寨,致军特务营伤亡殆尽,连美军联络组参谋、副官以及其他非战斗人员都参加了战斗,幸卫立煌长官及时抽调一0三师一个团及第九师从象达撤回的预备队星夜驰援,甘寨才得以保全。  相似文献   

6.
1937年,我在陆军大学毕业后,仍回到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任中校作战参谋。台儿庄会战前夕,参谋总长白崇禧手谕,将我调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部参谋处供职。我的任务是:遵照李长官的指示,在参谋长徐祖贻领导下,与其他参谋共同制订作战计划;战后作战绩记录,向上级汇报。我经历了这次会战  相似文献   

7.
赵抗强 《黄埔》2007,(2):29-29
1944年8月,我从陆大参谋班毕业,分配到七十九师任作战参谋,师长段霖茂(黄埔四期)。当时日军攻占温州之后,集中万余兵力,沿瓯江而上,向丽水进犯。第二战区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黄埔一期),指挥八十八军、七十九师、新编二十一师、暂编三十三师各部兵力,策划在丽水、碧湖、大港头地区,歼灭来犯之敌。七十九师奉命占领大港头,师长指挥各团,紧急行军,于次日午后到达。我携带军用地图随副师长视察阵地,部署兵力,以二三六、二三七团占领大港头及其两侧,二三五团为预备队,机动待命。  相似文献   

8.
文于一 《黄埔》2008,(1):28-28
淞沪战役一开端,我驻上海部队奋起抵抗。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立即召调部队到淞沪抗日,胡宗南奉命率第一军部队由陇海线驻地乘火车赶赴淞沪参战。当时,我任第一军七十八师四六四团团长,奉命率所部由驻地徐州乘火车抵达南翔,立即进到吴淞当面顾家宅前方构筑阵地。当时,日军白天凭藉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优势兵力轮番对我军进攻,使用飞机侦察、扫射和轰炸,  相似文献   

9.
黄埔十六期蒋介石的学生。蒋军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少校参谋。密台向中央通报,红色电波划过夜空。黑暗的夜色,一个逃亡者在人迹罕见的山峦奔走。蒋介石向全国发出通缉赵敏的通缉令!赵敏(现名赵伟),河北人,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华业。1946年由李克农同志亲自批准发展的地下情报员,当时赵敏在蒋军“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处任少校作战参谋,负责起草作战计划,主管机密室,掌握东北国民党军的布署、兵力调动、作战计划等情况。及时准确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情报,受到中请部通报嘉奖。(-)1947年5月,我军在东北战场转入战略反攻,从5…  相似文献   

10.
七七抗战之初,我在第八军任少校参谋,参加上海各战役,1938年初升为中校参谋,当年夏参加豫东战役,转战于归德、砀山、夏邑一带,现仅就在参谋工作中所感受到的二事忆述于下。没有大比例尺地图地图是各级指挥官特别是高级指挥官作战时所必需的,师以下部队,应有五万分之一的大比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重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第一处任上校参谋。1945年10月,看到美国政府致中国政府的一份公文,商请中国派出一个由五万人编成的一个军,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作了批示:由军令部一厅会二厅拟一个由五千人编成的支队派遣日本方案呈核。这个不平凡的消息,很快在部内很多人中间传开了。大家议论说,抗战八年,盼到胜利,正应该派遣大军去占领日本以扬眉吐气,别说一个军,就是三个军也应该派,为什么只派遣一个五千人的支队呢?很令人费解。过了几天,一厅厅长郑介民向一处全体科长、参谋训话,关于国家派遣占领军…  相似文献   

12.
刘维楷 《黄埔》2015,(1):24-25
我军(桂系第21集团军)奉命参加上海保卫战,兹将我所在的1022团在上海抗战的概况,略述如下。当上海抗战紧张阶段,我军于1937年10月间,从连云港用火车运送兼徒步行军到达南翔,参加作战。途中时受敌机空袭,迟滞了行进。1022团于10月下旬,接替胡宗南的第1军防务,但该军尚未等候接防部队到达之前,竟先行撤退了。因此,我团只能按地图所示的位置,前去接防(有的说  相似文献   

13.
李达早年曾就读于冯玉祥将军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受过严格的军事教育。1928年夏,他被发现是个参谋人才,调到旅部当了参谋官(当时冯玉祥把参谋称为参谋官),并很快被提升为少校参谋官。因此,李达对参谋工作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的。1931年12月,李达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年,他被王震将军选调到湘赣苏区,先后担任师参谋长、红6军团第8军参谋长、红6军团参谋长。1936年,红二方面军成立,李达任参谋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八路军第129师、第二野战军参谋长。1950年到1953年担任西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3年后,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中的1942年,我从黄埔十六期和陆大参谋班毕业后,分配到大别山中豫鄂皖边区的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先是廖磊,后为李品仙)四十八军当参谋,适遇我军击落日寇战机,敌酋塚田攻中将毙命,继而经历了一场大别山区的反扫荡战役,因见出版的抗战史书上阙如这方面的详载,因以回忆、搜集、整理、考证,以供参考。日寇妄图彻底摧毁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枢——重庆,达到全面侵占中国神圣领土的阴险目的,日军统帅部曾在1942年上半年制定了“第五号作战计划”,准备于1943年春季,以十五个师团的兵力,北从关中、南沿长江、中由襄樊向四川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  相似文献   

15.
佚名  王攒 《乡音》2014,(6):33-34
李兴中(1890~1962),字时甫,化名李石父,河北宁河(今属天津)人。22岁入保定军校历任冯玉祥的参谋处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政;台部部长、十七路军参谋长、三十八军师长、九十六军军长、第凹集团军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北省政府委员、省交通厅厅长,河北肖政协第一、二届副主席,民革河北省委主任。  相似文献   

16.
黄忠汉 《黄埔》2012,(6):74-75
正值平津战役拉开序幕,由青年军二。二师推荐的包括我在内的78名“优秀生”,从苏州赶赴南京报考黄埔二十三期,经过三天考试,我和同学们终于“金榜题名”。尔后,由一位黄埔十四期的中校参谋杨镜如带领我们乘船西行。为了便于管理,杨领队将我们编成二个区队六个小队,指令我和现任安徽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的解铸分担一、二区队长。  相似文献   

17.
沈国英 《黄埔》2008,(1):37-37
1942年,我从黄埔军校十七期二十三总队毕业后分派到九十四军五十五师一六三团任排长,在沣县、津市、石门一带对日作战。  相似文献   

18.
蓝显宗 《黄埔》2007,(3):32-33
1945年4月14日,我在成都本校十九期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第九十四军(军长牟庭芳,部队正在湖南芷江前线作战)。报到后,分配到军辖一二一师三六三团一营三连任少尉排长(一二一师师长韩迪,三六三团团长饶启尧,一营营长艾时纯,三连连长徐昌)。  相似文献   

19.
1947年5月,我作为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的主管作战参谋,参加了山东孟良崮战役。1947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军以汤恩伯为兵团司令,率领整编二十五、七十四、八十三共3个整编师,以八十三师为右翼梯队,二十五师为左翼梯队,七十四师为中央梯队,向沂蒙山区发动进攻,企图彻底摧毁共产党沂蒙山区根据地。5月10日以前,除八十三师落后约20公里左右外,二十五师、七十四师均基本到达临沂北5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20.
兴宁大捷     
徐步 《黄埔》2012,(1):61-61
兴宁大捷是广州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承担作战任务的主要是由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和粤军组成的东征联军右路军。由于右路军由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黄埔军校校军担任先锋队,因而战斗力极强,为取得大捷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