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立 《党风建设》2001,(3):12-12
2001年元月18日,自治区统计局在银川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00年全区各项经济指标。据统计,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5亿元,按可比价值计算比上年增长9.8%,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全区粮食产量252.7万吨,  相似文献   

2.
一、2002年全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02年,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73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增速快于上年2.5个百分点,也快于全国4.1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8%。2002年我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动呈逐季上升的态势,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宏观经济景气运行轨迹在“绿灯区”上限运行,全年综合景气分值达37.9分,比上年提高4.3分。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上年的23.2:40.5:36.3调整为2002年的21.5:42.1:36.4。  相似文献   

3.
浙江萧山区     
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15.74万。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3月,撤市设区。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多次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县(市)。近几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居浙江省县(市、区)级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  相似文献   

4.
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建于1992年3月,同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建区五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区党委、管委会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群策群力,领导全区人民沿着“一年起步,二年成型,三年初具规模,四年大发展,五年实现初步繁荣,到本世纪末,建成集工业、商贸、储运、旅游、金融和科技于一体的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区”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1995年全区社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2%,比建区前的1991年增长8.6倍;国内生产总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1991年增长6倍;工农业总产值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5.
巴中地区地处四川东北部与陕西相接的大巴山南麓,是1993年10月建立的新地区,辖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284个乡镇,2352个村,14700个社,有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总人口339万。巴中地区交通落后,信息封闭,处于天上无飞机,地上无火车,水中无航道,公路无国道的“四无”状态。建区时,油路仅28公里,只有4对50年代安装的长话线路,人均用电量只有全国人平的9%。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5元,比全国人均低1983元;人均占有财力35.5元,比全国人平低322元;职工工资人均1779元,比全国人均低14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7元,比全国人均低424元。综合经济实力各项主要指标的排列顺序均在全省倒数第一、二位,全区有贫困村1079个、建卡贫困人口91万,有3100多户农民还住在窝棚和岩洞。建区五年来,各项建设成效显著,新区面貌大为改观。全区四个贫困县、市,已有两个县市实现了越温目标。与建区时的1993年相比,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2.4%,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增长3倍,建卡贫困人口由91万减少到20万人。创造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的“巴中经验”。 “巴中经验”的创造、主要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果。 一、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对全区村干部实行公推公选,  相似文献   

6.
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超过2000年全国人均水平,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为到2010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赶上当年全国人均水平奠定基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7.
赵承、刘健撰文认为,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那么,总体上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二十世纪末我国将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后,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它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四)内外贸易与交通邮电事业日益兴旺发达。 1991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63.17亿元, 1978—199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1.2%,年均增加 9.02亿元.1991年全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亿 美元,比1978年增长37.66倍,年均递增32.46%。 今年1—9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6.07亿美 元,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我区已同50多个国家和 地区建立了外贸联系,出口创汇商品达400多种;边 境贸易迅速发展,总额达1.16亿美元。1991年全区 货运量25678万吨,比1978年增长2.13倍,年均递 增9.16%。全区邮电业务总量达2.51亿元,按可比 价计算,比1980年增长3.3…  相似文献   

9.
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 工业1979—1991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6000多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前25年(1953—1978)的3.7倍。 1.能源工业 1979—1991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共8500万千瓦。全国共建成大中型电力项目220多个,其中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火电站就有13座。1991年发电量6775.47亿度,同1978年相比,由占世界的第七位跃居第四位。 1979—1991年,全国煤炭行业建成大中型矿井295处,新增生产能力21852万吨。1991年原煤产量达10.87亿吨,同1978年相比,由占世界的第三位跃居第一位。 1979—1991年,石油工业加大投入,共完成投资1780…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宁夏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得到了迅速发展,年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口的迅速发展对宁夏GDP的影响日益明显,200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5亿元,比2001年增长21.19%,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存度由8.49%提高到11.01%。2004年上半年,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减,比上年同期增长45.02%,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9.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江东区是宁波市重点开发建设的新城区,全区下辖5个街道2个乡、16万人口,总面积37.66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江东区立足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步伐,各顶事业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个崭新的城区已出现在宁波市的东隅。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2.3亿元,比1990年增长431.61%,年均递增39.67%,社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东南临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 ,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 335公里 ,北临阿勒泰、塔城 ,西临奎屯、乌苏 ,与亚欧铁路交通大动脉相距 15 0公里左右 ,是典型的油气资源开发型城市。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九五”期间 ,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翻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GDP)突破了百亿元。 2 0 0 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GDP) 16 7.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32 2美元 ,走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前列。 2 0 0 2年末原油产量突破了 10 0 0万吨大关 ,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硬道理。能快就不要慢。”“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古人说:“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我区是经济和社会欠发达地区,更要深刻理解、牢记这些闪光的论断,始终不渝地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地加快内蒙古的发展步伐。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为推动全区快速发展“鼓劲”、“加油”。今年以来,我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运行良好,上半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4.04亿元,同比增长11.6%以上,比全国水平高1.8个百分点。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预计可超过年初确定的9.5%的目标,有望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杨臣华 《实践》2007,(9):26-28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0年——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2%,增速连续5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位;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4790亿元,在全国由2000年的第24位上升到第17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3位;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20047元(折2640美元),是2000年的3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大反转 作为人类起源地的非洲.却长期与战乱、疾病、饥饿和债务为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80-1990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1.2%,1991-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更是分别低至0,4%、-1.2%和0.5%。由于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为负增长.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下陷入了长期无法摆脱贫困的“马尔萨斯陷阱”。在联合国公布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3个在非洲.  相似文献   

16.
正当人们还在谈论西部如何发展时,贵阳市白云区已开始了扎实有力的动作。短短几年时间,白云区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9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4亿元,名列全省第六位;乡镇企业快速增长,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9.24%;全区地方财政  相似文献   

17.
《党建与人才》2002,(2):9-11
2002年1月,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全区组织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去年全区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蔡甸区辖11个街乡镇,286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446549人,其中农业总人口326648人,总户数87015户。外出打工农民总人数39440人,外出打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农民党员人数9174人。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871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12279万元,恩格尔系数达到0.469,2007年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成倍的提高。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新疆经济发展速度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使新疆经济水平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199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新疆比上年增长IO.2%,低于全国2.6个百分点。199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4%,新疆比上年增长9.5%,低于全国近《个百分点。1994年第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1,4/,新疆平均增长8%·低于全国3.4个百分点。全国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为19.7%,新疆只增长3.5…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开辟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上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决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提前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833.30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2647.16亿元,年均增长12%,比1991年前5年6.6%的平均增长速度快5.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3门.0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