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州在文化部2013年主办的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中,从苏州、杭州、黄山、青岛、济宁、武汉、桂林、西安、咸阳等1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泉州是一座具有“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的城市。她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第一大港走来,从东方海洋文明和人类深沉温馨的海洋文化记忆中走来……泉州文化在千年传承发展中,形成了融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独具中华文明和东方海洋文明特色的文化。泉州作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它既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福建,应有的荣誉当之无愧,其关键因素在于她是一座以中华海洋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海洋文明的魅力之城。  相似文献   

2.
早在2011年1月,日本奈良第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三方提出评选“东亚文化之都”倡议。根据行动计划,中日韩三国于2013年全面启动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各国选出一座城市共同当选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这是亚洲首次也是最高规格的…‘场区域文化评选交流活动,各国仅选出一个能够代表本国文化的城市。评选综合考核每个城市的文化综合性情况,是对参选城市历史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对外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建设、城市软硬件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层面的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古城泉州的灵魂,是泉州人引以为豪的金名片,去年,泉州从全国10个申报入围的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道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再次获得世界性的认可,焕发出璀璨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10-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宗教博物馆"……这些都是泉州熠熠生辉的闪亮名片。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5.
泉商印迹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开拓进取,不惜自强,这里的人民重新描绘着好山川……一首《蓝蓝泉州湾》,唱出了泉州人的心声。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泉州南临台湾海峡,靠山面海,山地、丘陵居多,堪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然而,在这个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脱颖而出,创造了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福建首位的奇迹。泉州人将“泉州制造”带出国门,全球每5个人所穿的运动鞋中就有一双产自泉州,每百件夹克中就有12件来自泉籍商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泉商!  相似文献   

6.
正一诗人艾青说,蚕在吐丝的时候想不到吐出一条"丝绸之路"。若干年来,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泉州,轰轰烈烈谈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马可·波罗称宋元的泉州为"东方第一大港",近年泉州又被评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可谓名声赫赫,却让人心里有点虚。缺乏翔实的历史记载,几乎没人谈及泉州古港的商人商迹,如同一席空盘盛宴。  相似文献   

7.
去年夏天,山东省安丘市为活跃城区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组织开展了首届“文明之夏”广场文艺演出暨“供销杯”文体比赛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问里,中心城区广场天天晚上好戏连台,场场演出观众爆满。据统计,整个活动约有400多个单位120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观众达5万余人次,形式多样,群众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明之夏”活动为弘扬文明新风,建设先进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我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14,(9):F0002-F0002
正福建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地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丰泽区,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建设的老旧工业区。近年来,随着泉州行政中心东迁,中心城区东进步伐加快,丰泽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主动把握城市化的大趋势,及时出台产业"优二进三"政策,以老旧工业区改造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2010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南来北往的人们,一走进泉州,就惊喜地发现:泉州变大变美了!透过古刺桐城墙,沿着四通八达的国道省道,放眼大泉州,特别是“半小时城市群”,耳闻目睹泉州人民正在奏响发展大泉州经济、建设大泉州城市、弘扬大泉州文化三大乐章。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7)
正泉州,古称刺桐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全国著名侨乡、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44.8%的台湾汉族同胞祖籍在泉州。  相似文献   

11.
杭州,浙江省省会,国家首批命名 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以“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 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享誉天下。 十月,又是杭州金桂飘香的时节。 漫步在西湖湖畔,宽阔无比的水面,轻 轻荡起的小船,成群结队的水鸟,空气 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安然散步的老人 和嬉戏的小孩,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使 人领略了杭州独特的魅力,而杭州一年 一度的西湖国际博览会和正在筹备中的 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使这个具有 悠久历史文化的美丽城市平添了更多的 时尚和国际色彩。  相似文献   

12.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16,(15):44-44
G20杭州峰会将使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国际化进程,将开创杭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来,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启动旅游国际化战略,全面打响“观光之都、会展之都、休闲之都”品牌,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历史性跨越和从“观光游”向“会展游”、“休闲游”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13.
华夷观源于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社会用于认知“自我”与“他者”的话语模式与叙事范式,伴随以儒学为主的中华文化传播至古代越南与朝鲜两地,成为其提升自我中心性与文化优越感的策略表述。同属“中华文化圈”的越南、朝鲜,在相对迥异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动机下形成富有各自地域特色的“各华其华”观念与“小中华”思想。因此,通过比较古代越南、朝鲜华夷观的差异性,可以考察华夷观在传统东亚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复杂与多样的跨主体性,进而探研华夷观作为前近代东亚式民族主义思想源泉的发展理路及其影响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泉州,在宋元时就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美誉。长期的货物吞吐、文化交流成就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广博。当记者走进泉州,见到鲤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长上官春安时,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眼前的这位部长谈吐之间透着谦逊、平和、儒雅。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宋代大学者朱熹曾用"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诗句给予高度赞誉。泉州又是一座生机勃发的现代化城市,名闻全国的"泉州模式""晋江经验"正是对泉州改革发展轨迹的概括。作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的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4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城市向东,幸福向海。从近两千年的泉州城市发展演  相似文献   

16.
把云南文化放在东亚文化格局中,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加以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在东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共同文化要素中,云南是这些文化要素分布最集中、存留最完整的地方。云南是东亚乃至东南亚地区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堪称古文化的“基因库”。基于这一点,对云南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认识及其作用将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7.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如今的泉州,与国内其他大都市相比,显得秀气有余,豪迈不足。现在,我们既然以“海丝”为名申报“世遗”,就应该重振古泉州“东方第一大港”雄风,力求改变目前泉州城市规模偏小、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景点零散和内涵欠缺的状况。为此,大泉州城市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宋代泉州本籍本地出生的两个状元之一——梁克家,和泉州府文庙颇有因缘。 文庙是历朝历代供奉与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庄严处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心。泉州府文庙是福建乃至东南地区孔庙建筑群中的一颗明珠,明代理学宗师蔡清就曾经赞誉她:“盖举闽之学宫,未有若之盛者。”  相似文献   

19.
张纯良 《春秋》2009,(4):54-54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发表意见,寻找中华思想文化之核心和灵魂。有的说是“和”,有的说是“仁”、“仁爱”,还有的说是“礼”、“中庸”。但是,“根”的含义更准确些。从公元前21世纪的中华圣贤之人大舜身上,明显看到了这个根—和、善,我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20.
《政协天地》2013,(12):29-30
泉州政协委员参加“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中,对如何发挥泉州在福建中心城市作用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