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台湾资本投资香港的现状与前景陈恩*由于受海峡两岸现实政治关系的制约,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台湾资本投资香港发展缓慢。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逐步缓和和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台湾资本在香港投资增长迅速,香港已成为...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台湾贸易政策及其影响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台湾作为WTO成员,必须积极调整其贸易及其相关政策,减少、消除贸易与投资的障碍,进一步开放市场,在WTO的国际经贸规范下进行公平的经济竞争。现在5年过去了,台湾总体贸易政策调整情况如何?台湾长期实行的限制性两岸贸易政策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3.
台湾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在大陆的发展滞后于香港和其它外资金融机构,仍处于代表处的起步=阶曼。台湾的政策限制和两岸政治关系已成为台湾金融业在大陆发展的瓶颈,并使其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台湾如不改变其政策限制,其金融业在大陆发展的最后机会将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4.
澳门由于自身的经济规模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所扮演的角色远不能同香港相提并论。但香港回归前后,澳门与台湾的关系发展迅速,澳门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部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澳台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从当年12月起,就有一些台湾居民经过澳门返回大陆,少部分台商也尝试到澳门投资。台驻澳门组织也有所恢复。虽然1967年被迫撤到香港的“国民党澳门支部”没有正式返回澳门,其领导人也多在香港居住,但“澳门台北旅游贸易办事处”在1991年1月以“私人公司”…  相似文献   

5.
香港、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关系的发展及资本融合王建民王刚*自70年代末祖国大陆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到目前近20年的时间里,香港与内地、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与台湾之间的相互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一个由香港、台湾与祖国大陆构成的资源重新配置与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多数藉由司法转向之小区处遇,做为处理非行少年事件之方法,监禁乃不得已的最后手段;以社会工作为途径,协助当事人改过向善,实践更生之刑事政策思想。本研究比较台湾采用的司法程序作为,以及香港依循的社会工作方法,在实践更生理想上效度之差异。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其搜集所得之资料,包括台、港有关之法律,以及对社工教育学者与观护从业人员所做之访谈。研究发现,纵然辅导向善的政策目标相同,香港法律对少年违法行为,实施较为弹性的认定,年龄界定较为宽松,保护亦相对较为周全;由社工专业人员执行小区处遇,更能有效淡化刑罚的色彩。台湾以司法程序作为,进行非行少年之社会工作,在专业程度上略逊香港一筹。可以说,香港社工为体司法为用的运作体制,是处遇非行少年之较佳做法。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现行“国籍”制度默许台湾居民拥有双重“国籍”,使部分台湾居民在事实上拥有双重“国籍”,导致台湾居民“国籍”问题比较复杂。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实践经验来看,两岸和平统一后,台湾居民的“国籍”问题必须作适当处理。鉴于回归前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复杂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解释的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实施作了变通规定,灵活处理了香港居民的国籍问题,保障了香港顺利回归。两岸和平统一后,可借鉴处理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经验,充分考虑潜在风险,根据现实情况对台湾居民“国籍”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维护台湾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台港民间关系述评罗祥喜王晶*台湾与香港的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两岸关系。“九七”前,台港关系是一个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与中国主体(大陆)尚处于分离状态的台湾地区的关系;港英政府的对台政策作为英国对华政策一个组成部分,其对涉台问题的处理必须符合“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9.
产业空洞化还是产业高度化?吴国华台湾当局在主导厂商赴大陆投资活动中认为,台商投资于大陆会造成台湾地区产业空洞化,对台湾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不能按市场化、自由化法则放手让台商自主选择投资区域,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措施。保守僵化的对大陆经贸政策...  相似文献   

10.
王华  王华 《台湾研究》2007,(4):21-25
随着台湾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台湾岛内的服务产业逐渐步入成熟期,并日益成为岛内经济的支柱和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近20年间,祖国大陆在承接台资产业转移中成就突出,但受两岸关系及服务贸易政策障碍的影响.在吸收台资服务业方面尚无太大进展。海峡两岸加入WTO已逾5年,大陆服务业开放迫在眉睫,及时对台湾服务业投资祖国大陆的趋势和影响加以预判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相平 《台湾研究》2009,(2):12-16,36
马英九在台湾2008年大选前提出并在此后多次重申其台商投资大陆的政策是“原则开放,例外管制”,“遵守‘瓦圣那协议’,以技术控管取代资金控管,凡非台湾独有或大陆已有之技术不必限制。”虽然目前受到岛内外形势所限,该政策尚未完全展开,但处于逐渐落实之中。本文试图就“瓦圣那协议”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关联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及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大量外移到社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资讯、半导体等科技产业在岛内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台湾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台湾科技产业也开始关注祖国大陆投资市场。台湾当局推行“戒急用忍”政策,限制科技产业到大陆投资。21世纪即将来临,展望世纪之交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人们无不对台湾科技产业现状、两岸加强科技产业合作可能性以及如何推进两岸科技合作等问题感到关切,本文试对这些问题发表一己之见。一、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科技产业的…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思想解放的直接产物,绝非政策僵化保守的标志。"一国两制"并未停留于港澳模式,构建台湾模式恰恰是"一国两制"具有开放性的最新表现。"一国两制"有香港、澳门和台湾三个模式,而不是一个模式,应设置"一国两制三模式"研究议程,而不是"一国两制一模式"的议程。台湾模式将是与港澳模式有较大区隔的一种模式,需要单独构建。台湾模式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与港澳模式着重于解决两制问题不同,台湾模式首先着眼于解决两岸在一国方面的矛盾,也就是如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其所反映的主权与治权的关系与港澳模式不甚相同,故需采取特殊方式处理二者关系;在认定双方均是"宪法一中"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台湾定位问题是构建台湾模式的关键。只有根据对台政策新思维进行理论创新以产生新的理论论述,并做出对台政策的重大调整,才能成功构建台湾模式,也才能使之具有应该有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香港特区政府处理涉台问题的法律与政策依据探析罗祥喜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以其特殊的政治、社会和地理条件,与大陆和台湾都维持直接且密切的关系,成为两个处于分离、对峙状态地区保持联系的纽带及交流接触的缓冲地与中介地,在海峡两岸近年的互动发展过程中起了...  相似文献   

15.
台湾资本输出的现状和政策介评刘建兴李红梅*资本输出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为相对过剩资本寻找出路的必然现象。资本输出一般有借贷资本(贷款)输出和生产资本(直接投资)输出两种形式。80年代后半期起,台湾也开始资本输出...  相似文献   

16.
加强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试析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经济合作关系张子凤*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的经贸关系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对各自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区域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17.
台湾资本主义特性与未来走向──国际比较研究(下)[日本]刘进庆五、资本循环与台湾资本主义特性上面所说,台湾企业的投资意愿低,这句话对吗?不然。一般来说,台湾企业的投资意愿非常旺盛,只是对增加固定资本的投资意愿低,这才是正确的说法。换句话说,凡是有利可...  相似文献   

18.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与贸易虽说是经济行为,但却常被台湾当局泛政治化,今年初在台湾发生的联电事件就是台商经济行为被扭曲的最好例证之一。本文将围绕这一案件的缘起背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联电事件的背后不仅有台湾当局的“政策干扰”,而且更有“台独”势力的捣乱,文章并结合当前两岸经贸发展态势,提出了一些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局“南向政策”浅析高群服从去年夏季以来,台湾当局推出一项“南向政策”,试图以“政策指导投资”的方式,结合官方及民间的力量进军东南亚市场,将其作为发展经贸实质关系的地区,以“南向”取代“西向”(对大陆投资和经贸往来),来扭转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热。台...  相似文献   

20.
初析台湾大财团在大陆投资发展趋势胡石青从90年代初开始,岛内中、大型制造业财团到大陆进行投资尝试,发展事业。目前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实力增强,已形成在大陆投资的新特点。本文试从台湾大财团在大陆投资呈现出的基本特点与大陆投资的原因,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