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贵纯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3,(5):68-7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其中一个战略就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新时代,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一般特点、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河南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对于新时代河南如何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任务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战略要求以及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探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进河南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85-89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也逐渐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小型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对企业当前财务管理状况的分析,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其财务治理优化路径,以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完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通过大数据背景下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剖析宝山公司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三个问题,探讨大数据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改进财务治理的三点建议,优化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文章旨在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务优化建议,更好地利用财务信息、节约企业成本、完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陈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5):51-54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城与镇的共同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将小城镇的治理纳入到国家治理的范畴,通过国家权力与社会集团、社会资本间的互动,缓解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规划治理的现代化问题。城市规划是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有效治理的基础性手段。中国正经历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将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单位,因此更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思考中国城镇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路径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朱进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1):90-96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新型城镇化转变治理模式:治理主体由政府完全主导的单一中心向以政府有限主导的多中心转变;治理方式由政策全能主义下的运动式向法治中心主义下的法治化转变;治理目标由以物为本的工具化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化转变。实现这一治理模式,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多元参与动力机制;以法治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构建制度保障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化解冲突,构建利益协调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唐婧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21,21(2):40-43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化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口流动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社会现象。在国家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得到重视,流动人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高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为了增强流动人口的安全感,该研究从厘清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从居住地安全感、工作安全感、社会交往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进行深度剖析,并从居住地社区、劳动力市场、与当地居民日常交往三个方面提出流动人口安全感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晨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15(6)
城市治理的必要性在于维持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在潜伏着各种危险的现代社会,特别对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城市管理来说,除了要维护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人口系统的日常有序运转之外,在城市更新和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科学管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公平正义问题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命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进程中,城市治理的转型必须坚持服务、合作和治理的基本原则。从过程上以标准化推动全程化管理,在功能上以数字化实现系统化,在结构方面以制度化促进多元化,是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1):102-111
与单一的“造城运动”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是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一体的城镇化。玉溪在地理上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1))之中、滇中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中心地区,因此,如何发挥地理优势,高质高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苏州、重庆、成都和昆明的调研,分别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居民生活品质六个方面,运用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计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项影响因子的影响权重及方向,通过城市间的比较,明确玉溪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玉溪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寇营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4):30-3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化。大数据在治理腐败中的运用使我国的反腐工作更加有效率,同时也对我国治理腐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为政府治理政治创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技术,探讨大数据背景下治理创租行为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立数据精准、可监控的反腐数据库,加快培养大数据反腐的应用型人才,建立健全运用大数据反腐的法律法规的对策。新的形势不断变化,反腐部门要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推动我国反腐治理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张玉强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1):75-7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也应由半市民化进入到新市民化阶段。然而,城乡二元的社会管理制度,城市群体的主观排斥,农民工自身较低的素质、较差的住房条件和就业状况,都严重阻碍着新市民化的进程。应结合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要求,采取多项对策,加快实现农民工的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前仍处在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期。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解析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期面临的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以及转型期的过渡性特征及困境,有利于在新历史条件框架内生成相应的制度供给,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中的过渡性特征集中体现在转型路径的空间分岔,其形成有深刻的政策背景和制度支撑:一是土地财政体制对经济弱势的农业转移人口的“推力”;二是超大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隐形排挤”;三是现行政策下中小城镇“拉力”不足;四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预期不确定。城镇化路径的空间分岔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两大新困境:一是背离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应有之义;二是中小城镇人口结构失衡,发展后劲不足。为此,必须积极寻求破解路径,聚焦“增权赋能”的理念和目标深入进行各项相关制度的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2.
13.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1,(3)
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创新是我国人才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大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场景、思维、方式、模式和过程面临以下转变:从样本数据到全量数据,从线性思维到关联思维,从信息管理到数据治理,从经验管理到智能决策。在人才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中,政府需要树立"基于数据"的人才治理理念,完善人才数据网络的互动治理机制,构建"数据+"人才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人才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林霞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2)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全方位变革,其蕴含的巨大价值和能量成为重塑政府治理生态的关键要素,成为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论述了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的价值契合点,深入分析了大数据视域下政府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利用大数据进行政府治理创新的系列举措,以实现政府开放、协同、智慧、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我国下一阶段发展的总体方向,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基层管理与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挑战,结合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未来基层政权建设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开展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的SWOT分析和评价,探求四川省特殊省情下不同地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切合了四川省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具体分析四川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挑战(T),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选择四川省典型区域开展城镇化发展评价,研究特色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红霞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2)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存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医疗保险运行机制不合理,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和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加剧等问题。为此,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加快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尽快健全多层次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和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春艳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
大数据带来了数据与信息处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有助于公共安全治理者风险认知能力的提升。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面临大数据收益与成本、保障安全与诱发风险、信息开放与隐私保护以及技术发展与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应走向“智慧治理”模式,它强调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知识与技术的广泛性应用,借以提升国家与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务时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明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35-3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所处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智慧政府"的建设提供新的技术和思维方式,对推进社会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型,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来了机遇.因此,研究智慧政府建设应成为政府应对社会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并把其作为创新治理能力的手段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技术自主性、社会政治后果和治理效果是评价技术治理的焦点问题。现实中的技术治理处于不同情境中,技术自身的特质和技术治理所处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其主要的情境要素。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技术治理中的焦点问题。技术治理需要基于这些情境要素,以法律规范应对技术新难题,以“公共价值管理”应对技术治理棘手问题,从而有效回应技术自身特质,同时通过凸显政治价值的引领功能、“以人民为中心”释放技术治理潜能、促进各主体参与技术治理而改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实现技术治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