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理论》2017,(8)
文章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二级学院科研秘书产生的背景、工作职责、现状,明确科研秘书是连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科研工作人员的重要桥梁,是学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力量。提出科研秘书队伍建设的措施如下:学校重视,给予相应权利;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其权利;加强业务培训,助其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2.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队伍是科研管理队伍的重要核心部分,在科研联络和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影响高校整体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成果的产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其地位和作用的准确认识,科研秘书队伍存在不稳定、不专业、素质不高、制度不全等问题。高校应注重并加强科研秘书队伍建设,及时解决问题,使其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渐实行中心下移,权利下放,各高校开始实现二级管理模式。在高校中实行二级民主管理,是形势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研究二级学院民主管理工作,对于推进二级学院民主管理工作,促进学院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雁 《理论视野》2013,(8):76-77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经历了一次变革,主要是以欧美综合性大学为参照,对一些院系专业进行了调整与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进展很快,高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热点之一。二级管理体制本质上是将原来以学校为主要的管理方式分成以二级学院的管理为主要模式的管理,根本目的是使高校能主动  相似文献   

5.
王秀繁 《学理论》2012,(13):223-224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承担着上传、下达,联系全院各相关部门的重任,是教务管理部门与具体教学单位的桥梁,是师生联系的纽带。因此,教学秘书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它不仅是教学秘书的职业需要,更是一种生存方式,沟通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影响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沟通能力对教学秘书工作而言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敏 《学理论》2011,(13):218-219
在目前校院两级管理的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的办公室管理工作在学院管理中处于中枢地位,发挥着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综合等职能作用。因此,必须提高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陈子德  陈茜  牟宏晶 《学理论》2012,(12):148-149
高校二级教代会是在新形势下加强民主建设的一种新形式,高校如何做好二级学院民主管理工作,促进二级学院更快发展,是现代大学搞好学校工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阐述了二级教代会的基本职权和作用,对如何强化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
校院两级管理下的高校二级学院存在诸多廉政风险,主要表现为权力资源相对集中、权力运行不规范、监督体系和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学院治理结构不完善。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应运用治理理论,合理配置二级学院权力资源,建立健全各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学院治理的机制,创新二级学院监督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防线,从而真正实现二级学院的善治。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8,(11)
自200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文要求各高校建立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以来,湖北高校普遍响应号召建立了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并在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为此,需要提高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的教学秘书是高校基层教学单位--院系最直接的教学管理人员,是联系学校和教师、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岗位.  相似文献   

11.
教学秘书的档案管理能力对提高地方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工作连续稳定地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提高教学秘书档案管理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不仅在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社会主义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新视角,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爱东 《学理论》2009,(17):153-154
评估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本文论述了开展医院评估的重要性,作为医院图书馆,是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主要情报信息窗口,是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不断以医院评估为契机,依靠图书馆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全面提升自身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水平和程度直接制约着科研管理水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着科研项目在预算初始就严格细化,预算的刚性过强,阶段性的预算调整申请无人受理,在结题审计时出现差异即被认定违规等问题,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忽视了科研活动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有必要构建完整系统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项目实行全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15.
安瑛晖 《学理论》2011,(6):60-64
从某种角度上讲,银行就是经营管理风险的金融中介机构。在监管国际化以及入世的前提下,我国银行业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从银行经营管理、银行监管的国际化、西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分析入手,针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把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用"四维概念模型"指导我国银行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再造,为管理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现实需求,对于建立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归纳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灾害的机理机制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研究、应急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与决策行为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模拟仿真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后评估与重建研究,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扼要的回顾和展望;最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重大研究计划以便加强研究力度,并就如何提炼和组织其中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我国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我国有关科研活动利益冲突的制度不够完善,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现象屡屡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防止利益冲突政策体系和监管机制,包括研究机构必须制定有关防止潜在利益冲突的政策;在科研活动中,研究人员感觉到有涉及利益冲突内容的,应自行回避等一系列有关利益冲突的披露、回避、管理与消除、调查与处罚的内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设置了专门机构和人员,为学校的教职工和所有学生提供科研诚信方面的咨询及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及处罚。因此,有必要借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研活动利益冲突防范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科研活动利益冲突的现状,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完善防止利益冲突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机制,促进我国的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Henry Geller 《Society》1989,26(5):21-26
The center, which focuses on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issues and research, is part of Duke University’s Institute of Policy Sciences and Public Affairs. He has been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nd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Most of his career was spent at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where he was general counsel and, subsequently, special assistant to the chairman.  相似文献   

19.
Climate science research documents and predicts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is information informs policy decisions and public programs through the design of human interventions that promote adaptive management. Since the early 2000s, federal funding has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ransdisciplinary regional climate workgroups to facilitate integrative knowledge coproduction and promote shared use of research results by scientific and nonscientific stakeholders. Labeled “boundary organizations,” these workgroups are tasked with facilitating partnerships between climate science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ith expertise in multiple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When these organizations are successful, scientific findings and practitioner experiences are integrated to synergistically create usable knowledge about adaptive management that provides direct public value and creates broader societal impac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broader impacts provided by these boundary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research agendas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in ways that influence regional public policy and promote adaptiv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包国宪  王学军 《公共管理学报》2012,(2):89-97,126,127
政府绩效管理兴起二十多年来,已由西方国家应对财政和信任危机、提高行政效率的工具拓展为各国政府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新公共管理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优势在其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其理论缺陷和实践中的困惑,特别是在公共价值方面的冲突使学术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实践案例考察,从制度变迁和公共行政学术史两个层面的质性研究,提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体系框架。文章首先从"公共性"、"合作生产"和"可持续"三个方面对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反思,认为公共价值对政府绩效合法性具有本质的规定性。其次,初步论证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的两个基本命题——政府绩效是一种社会建构、产出即绩效;认为只有来源于社会的政府绩效才能获得合法性基础,也只有根植于社会的政府绩效才能产生其可持续提升的需要,这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动力;而在政府绩效价值建构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政府产出与社会需求的高度一致,充分体现科学管理的价值。再次,从这两个基本命题出发,以价值管理和管理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模型,并对模型中政府绩效的价值建构、组织管理和协同领导系统等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从模型如何"落地"、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分析和研究拓展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