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将本地农副产品收购起来、销售出去的农民经纪人在农村出现已有很多年头了,而且队伍不断扩大。就以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来说,目前各类农民经纪人少说也在5000人以上,他们中有的在外地市场设立办事处或外出考察调研,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有的创办自编自播的“农家广播站”,随时发布种养技术、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指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随着文化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文化经纪人将成为社会新的热门人物。那么,什么是文化经纪人? 根据经济学家们的界定;经纪人即为买卖双方充当中介而获取佣金的人;文化经纪人为在文化生产和文化需求间开展中间服务活动而获取佣金的人。中国目前有没有文化经纪人?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是怎样经营文化演出活动的?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访了几位号称为京城的几大  相似文献   

3.
“你”是谁?当古希腊的哲人们争论“始基”、“自然”时,苏格拉底就提出:“认识你自己”!“你自己”──“你”,无疑是指“人”(“个人”、“众人”、“人类”)。那么,哲学要揭示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你”?一、超越“死亡”:哲学的“人文”指向“你”的“本质”问题,是与“死亡”问题密切相关的。“你”即使作为生活中的“同一个人”,也具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就“自然时限性”言,“你”是“必死”的人(“必死”表征“你”的“时限性”);就“社会时代性”言,“你”是“会(懂得──怎样去)死”的人(“会死”表…  相似文献   

4.
施平 《瞭望》2000,(29)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社会就如一盘散 沙。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团体就会四分 五裂;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因此党的十五大,把“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而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在讲到培养“四有新人”、“四有公民”的时候,都是把“有理想”放在首位。 有社会的理想,有个人理想。二者应当而且能够得到统一。 社会理想,那就是我们应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古代就有“大同”的理想。所谓“大同”,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具体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了从事中介服务的新成分——经纪人。这部分人,对活跃经济起着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据笔者观察,许多经纪人目前都还处于“地下”活动状态。他们多是靠人情、面子、关系从事个体性的暗中活动,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蒲力 《侨园》2002,(6):35
“我做了十多年房屋经纪,今年做得十分窝囊。我已无法估计房价。”这是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经纪人对记者的抱怨。买房三要点:快、准、狠在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和渥太华的这些大都市,现在经常是房子上市后不足两天就卖了。如果你从印刷出来的广告上询问买房,得到的回答通常是“早就卖了!”渥太华许多售出的房子根本没上广告,刚刚贴到网上就被盯住,房主索性不插Open House(任何人随便进屋参观)的牌子,只向有预约的人开放。有的房子尚未上网,只是经纪人之间相互一通气便成交。因此即使你在网上锁定了看好的房子,一个电话打过去,仍然花落人家。另外,买主事先还要做足“功课”,比如对区域、房子种类细心研究,看完房后立即得出准确结论。如果想回家三思而后行,对不起,房子已经“飞”了。最后要记住:想讨价还价时,要狠着心肠、免开  相似文献   

7.
一是,“利在一己”政绩。其特点是,把政绩视为自己财富,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通过政绩这个手段,达到牟取私利的目的。政绩一旦与权、利结下不解之缘,政绩就成为一种武器,并且有很强的利己性和排他性,就容易“贪天之功为己功”,损人利己、与民争利的现象就要发生,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弄虚浮夸的行为就会泛滥,还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二是,“利在一时”政绩。其特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思路,只顾当前不管长远,急功近利,没有长期打算。一些干部,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对长远规划和基础性工作不感兴趣,这种人一旦在届内出了政绩,就走上“一…  相似文献   

8.
邱旻 《瞭望》1987,(16)
“技术经纪人”这个名称,人们也许还不太熟悉。这是在改革的年代涌现出来的新型经纪人。本文向读者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在科研与生产之间架设桥梁的技术经纪人。他叫刘子庄,今年42岁。 十五年前,刘子庄从部队转业到沈阳市自动控制研究所。他当过实验员,做过维修工,换过几个工  相似文献   

9.
对象性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是自然、人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它不仅要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且要求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这样,通过对象性劳动的中介,两个“和谐”在价值旨趣上就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殊途同归了:都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要求党领导下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讲信誉,共产党员必须带头讲信誉,因此应该首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信誉高于一切”的观念,并自觉地用铁的纪律维护信誉.人的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性,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果说经济利益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基础,而理想和信誉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支柱.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信念,而信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表现.一个人没有理想,就会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一个人如果在社  相似文献   

11.
一、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思想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认为,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怎么样,人也就怎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反对克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瞭望》2001,(37)
或许有一天,这个社会就像美国“好莱坞”拍的一部电影那样:那些因人类自然繁衍而诞生的“上帝的孩子”被歧视,并最后被勒令不许出生。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依据“科学”选择的,男的女的,高的矮的,金发碧眼无一不是选定的,全是些合格健美的“人工人”。当然没有近视,没有遗传病,不带“易感基因”…… 或许有一天,当你走在街上,会发现迎面走来的人,与你的父母为你精心选择的身高、体重、相貌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拥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和另外一张身份证;或许你还会遇到一个朋友,他与一位与他长得一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关于和谐文化的思想,如“和则生物,同则不济”,“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之类,这是一笔宝贵财富。但有一点我们要明白,学说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可以说,人类社会在前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并不存在和谐社会。庄子在《马蹄》中描述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君子小人,禽兽可系羁而,乌鹊之窠可攀援而窥。”似乎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世界。其实原始社会,就人与自然关系说,人是自然奴隶,对自然绝对依赖和崇拜,图腾和自然拜物教就具有象征性。就人与人的关系说,虽然没有阶级社会那…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主义社会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闭关自守、拒绝交流的封闭社会还是走向世界、欢迎交流的开放社会?在“四人帮”彻底垮台以前,这个问题似乎早已解决,即为了防止“变修”、“变色”、保持“纯洁性”,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执行的是一条“关门搞建设”的政策;而且有些人还以为这样搞很不错,开始自称“中心”或“大王”,以为社会主义社会就应该是一个封闭得严严实实、越不通风越革命的社会。这些人自命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却连《共产党宣言》中这一段极其重要的话都没有看到,或者看到了,却又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个体性”是指人类个体既作为生物机体又作为社会机体的特殊属性。苏联心理学家安南耶夫把具体人类的生物和社会整体叫做“个体性”。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重要论断:“人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关于人的“自然关系”,早在我国古籍《礼记·礼运》和《孟子·告子上》中,古人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并归结为“食色,性也。”在人的“个体性”中,生物机体所表现出的某些生理、心理现象,一般具有“趋我性、“趋逸性”、“趋惰性”特点,这种特点对于“个体性”青年生物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适用的。而在人的社会关系中,青年“个体性”则包含着“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格习惯等是一股强大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16.
所谓社会主义的“附加条件”,是指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在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把那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当成社会主义条件而加以肯定的那些事物。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一是因为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人们对社会主义内容的认识在实践中还没有达到科学的认识以前,在理解社会主义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和错误,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二是有些人常常用“左”或右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主义,这样就会把非社会主义的东西看成是社会  相似文献   

17.
“深喉”原是一部电影片名,后来被用来指向媒体披露事实并掌握其中关键性情况的局内人。从字面上看,“深喉”乃深部喉咙,发出超常之声,惊人之音,不凡之响,大概属于“无声处”之“惊雷”。在去年酿成轩然大波的哈医大二院天价医药费事件中,主治医生王雪原就充当了这样一位“深喉”。但有消息称,他可能为此而付出代价。笔者闻之愕然。我们的社会曾经是一个“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的令人鼓舞的社会,但现如今,有的人做了坏事,却被视作“有本事”,做了好事,反会被人认为是脑子里少根筋。由于利益的驱动,道德的缺失,“潜规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时下,“公仆”一词使用频率颇高,人们往往把领导干部比喻成公仆,许多报刊还专门开辟了“公仆赞”、“公仆论谈”之类的专题,愚以为不妥,应慎提“公仆”为好。其一,“仆”字含义是奴隶、奴仆、仆人的意思,它是指被雇到家里做杂事,供役使的人。因此,“仆”带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有力佐证,它与“姨太太”、“妾”、“太监”等词一样,见到这些字眼,就会让人联想起不平等的社会历史。现在有人反对把干部称为“父母官”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公仆”之称还不如“父母官”,称“父母官”还有一种亲切感,而“仆”则与主人完全是主子和奴才极端对立的关系。其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干部也好,群众也好,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并无高贵卑贱之  相似文献   

19.
王运征 《党政论坛》2011,(13):41-43
一、“社会建设”概念辨析(一)、“社会建设”与“社会”建设 1.“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中,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神学政治论,一种是理念论。神学政治论认为,“上帝作为造物主,是作为被造物的人的主,社会是主赋予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社会高于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迷误: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是相背离的。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迷误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曾出现了道德的大滑坡,主要表现一是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二是经济合同失效现象普遍。那么,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诸如“诚实”、“守信”、“公平”、“助人为乐”等是否具有一致性呢? 先看“诚实”。假定一个市场中存在着弄虚作假的交易者,那么,与之进行交易的人就会上当受骗。一次两次或说短期内弄虚作假者可能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久而久之,他就会再找不到人与其进行交易,最终会被迫退出该市场。而诚实者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