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读书=做人     
<正>"读书与做人"这个题目中有两个词,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做人,中间加了一个"与"字。我想,最好把这个"与"字改成一个等号,即:读书=做人,做人=读书。清初学者陆陇其说过,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如果不落实到自己身上去领会书中的道理,则读  相似文献   

2.
一位朋友说,现在但凡办事就需要"跑",比如升迁、求职、上学、贷款、招标、打官司……不跑办不成事。一个"足"一个"包"构成一个"跑"字,"跑"不光要迈开步子,还要带上"包",光有"足"没有"包"就不叫"跑"。一个"跑"字,囊括了所有的请客送礼、行贿受贿和权钱交易,也成了贪污腐败滋生的最大温床。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观念,他们认为用公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9)
正"薄荷糖女孩"入口很甜,但含久了透心凉,没有乱七八糟的欲望,永远保持着头脑清醒。这不正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吗?知乎上有一个用户在讨论"生性凉薄的人是怎样的"这个话题时发明了一个词:"薄荷糖女孩",意指入口的那一瞬间很甜,但含久了透心凉。在这个话题下,网友们提供了一些此类人的表现形式。比如喜欢两清,不喜欢欠别人。比如表面上对人很友善,但实际上保持着距离感。比如喜欢置身事外,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自己不关心的事物上。比如不念旧、不黏人,和亲人、恋人都保持着克制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5,(1)
<正>前不久,山西太原桃园南路西里街,刻有近百首唐诗的文化墙上,繁体字错用竟有33处之多,被网友称为"尴尬文化墙"。比如王维《春中田园作》中的"旧人看新历"诗句,"历"字繁体本为"暦",却用成了"歴";比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诗句,"发"的繁体"髪"字错用为"發"字等等。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偶尔用错字或者写错字,并非不可以理解。但建设文化墙,算得上是比较正式的文化工作吧。百首唐诗,平均一首40个字计算,也不  相似文献   

5.
再论汉语词:字组、韵律、约定——基于汉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字本位视角的汉语"词"》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汉语词内涵:表达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约定程度的单字和字组合就是汉语词,具体讨论了汉语词的三个内涵,即字组、韵律和约定,同时阐述了汉语词通过韵律和约定组字成词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6)
正面对"请您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您这一年的感受"这道题目,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似乎心照不宣地用"忙"这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时间赛跑,经常需要"连轴转",除了上厕所、吃饭、睡觉以外,好像都在为工作而忙。"忙"坐上了2017国人年度感受排行榜的头把交椅,成为2017年中国人最强烈的感受。这也就意味着,面对闲暇与工作的抉择,如今大部分中国人都选择了工作。这一平常不过的选择背后却暗藏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工作是为了挣取  相似文献   

7.
接触“合力”这个概念,最早是在中学物理课本上。参加工作后,发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在关于领导班子建设中,使用“合力”一词的频率较高。当初有过疑虑,但考虑到文章多出自于大家,又有很多是领导讲话,想必不会如此简单,或许自己理解上有偏颇,因而也就没再多想。 最近使用《现代汉语大词典》时,偶然查阅了“合力”一词,才有所悟。词典的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出力;二是一个力的作用和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一样时,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并没有  相似文献   

8.
高文 《求索》2012,(11):98-100
《淮海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其月意象是心灵化的,是秦观主体审美世界的感性呈现。《淮海词》月意象,第一重以爱情词为主,化月亮为情思,月夜愁心,对月怀人,感物兴思;第二重以贬谪词为主,词中的月意象渐次凝重,所寄托的愁情也日益增强;第三重则以后期潇湘贬谪词为主,此阶段所作词中的月意象无不笼罩着一个深深的"恨"字。秦观词中的月亮,是一个浸润词人情感的载体,一个颇具人格意义的象征物,一个有意境的意象世界。月亮作为被"人化了的自然"成为构成秦观词"有我之境"的主体意象,并由此而产生了极具视觉震撼力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文课上,戴着近视眼镜的语文教师李玉芬,在课桌间走来绕去,看着初一学生写作文,黑板上的作文题是:《我爱小白兔》。一个名叫张小军的男孩,突然举手站起来问:“老师,‘莴苣’两个字怎么写?”糟!李教师脸一红,真要命!这两个字我也不会呀!其实,字典就在讲台上,一查字典也就行了!但她不愿让学生知道她不会。急中生智,她矜持地用手扶扶眼镜架,脸上显得特别严肃:“张小军!你既然不会写‘莴苣’, 就要善于用别的词代替嘛!做作文就要学会这种用这个词代替别个词的本事。比如,用‘竹笋’代替‘莴苣’不就一样吗?”“竹笋形…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15)
<正>他们的人生总是从文艺青年开始,然后进入政治中年、商务中年。但有一些人,却终其一生,都将文艺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不知道从何时起,"文艺"成为一个骂人的词了。这些年里,我们眼看着这个词的属性从中性到褒义到贬义,再到自称"文青"的多半是伪文青,真文青都不敢承认自己文艺。《红楼梦》里也有同样的耻于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的风气。比如贾政,年轻时"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爱诗爱酒爱自由,也是个妥妥的文艺青年。但进了官场,娶妻生子之后,却像被重塑了一样,  相似文献   

11.
观察分析形势与政策变化,有一个"窍门",就是关注中央关于当前形势任务的新提法。比如,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核心的变化是由过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为"持续健康发展",不要小看这4个字的变化,它传递了中央把经济发展重心从速度和规模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的决心和理念,是抓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笔者参加某乡镇一个会议,几位基层领导的发言,皆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长短不过十分钟。这种实话实说不绕弯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这是个明显进步,也是一种良好的会风,应该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推广。毋庸讳言,随着干部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讲错话、念错字的现象少了,但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讲话长篇大论,喜欢在名词、概念上兜圈子,装潢虚饰,拐弯抹角,行事拖泥带水,热衷于"绕弯弯"的现象却日渐多起来。本来几百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以来,"硬核"这个词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甚至"泛滥"到了几乎所有领域,比如硬核粉丝、硬核情侣、硬核青春、硬核技术、硬核知识、硬核问题、硬核文章、硬核拜年等等。大体上看,用法有两种,一种是"硬核xx",还有一种是"xxx很硬核"。尽管大家都喜欢用这个词,但不一定了解这  相似文献   

14.
<正>汉语从诞生到现在,历经嬗变。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许多字、词,其现在的含义已与当初有天壤之别。让我们回到源头,追寻这些字、词的原始语义,及其演变过程,来一次有趣的文化之旅。"笨蛋"原来并不笨今天,"笨蛋"等同于白痴,是指智商极其低下的人。不过在古代,称呼一个人为"笨蛋"和智商却毫无关系,"笨"甚至  相似文献   

15.
<正>"临战"一词该当何解?先看通用的字、词典对"临战"一词是如何解释的。《说文解字》"临"字解:临下也,从卧。《汉语成语词典》中有"居高临下"、"临别赠言"等。《新华字典》中"临"字有如下解:1.到,来:喜事临门、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4)
正古代的路况较差,道路大多崎岖不平,有雪时路滑,道路相当难走。为此,朝廷制定了一些针对交通管制的法令和办法,形成了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在我国古代,针对交通管制的法令和办法从唐朝开始便有了严格的执行标准,唐代皇帝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交通规则,比如唐朝的"仪制令"就是较早的关于交通方面的礼仪规范。它的主要内容用十二字就能概括:"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在宋朝,  相似文献   

17.
马奕 《传承》2013,(4):89-90
关于"家教"一词,《汉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两个义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了一个义项。但根据分析语料可以得知,在现代汉语中,"家教"一词还有一个动词义项——"受聘到别人家中进行文化、艺术等教育(多指对孩子)"。指出、分析此新义项,可得出一些对辞书编撰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12,(1):40
如果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总结过去的2011年,你会想到什么?前不久,"汉语盘点2011"发布仪式在商务印书馆礼堂举行,通过200万名网民的开放式推荐和网络投票评选,"控"、"伤不起"、"债"、"欧债危机"分别入选为2011年国内年度字、国内年度词、国际年度字与国际年度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割析现行汉语"词"的定义入手,讨论了定义汉语"词"的困难,然后从字本位理论视角,探讨了汉语"词"的字组合机制和词化程度,认为表达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约定程度的单字和字组合就是汉语"词".  相似文献   

20.
周年丰 《政策》2015,(1):74-76
【正】近年来,见诸报刊的"乡愁"二字,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情结,好一个"乡愁"了得!先说乡:乡字组成的词有乡亲、乡情、乡音、故乡、返乡等等,反正说的是自己的家乡。乡和愁组成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乡愁是什么?又愁什么?你我他有乡愁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我也是懵懵懂懂的。说不清越想说,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一我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