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摄影与绘画是紧密联系的两种艺术形式。可以说绘画造就了摄影,也可以说摄影的出现改变了绘画但是摄影和绘画作为各自独立的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其鲜明的特色绘画不能用摄影的标准进行创作同样摄影也不能以绘画的标准来衡量。摄影和绘画在相互交叉碰撞相互影响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2.
罗志鹤 《工会博览》2009,(10):54-54
前言:素描能力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它既是艺术院校进行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绘画大师们都以素描这种形式为后世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丰厚的文化遗产。纵观我国高等院校的素描教学,从“苏派契氏”教学体系到欧洲的古典主义的素描,又到西方现代主义各个流派的素描,走过了漫长而又不平常的道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张成文 《工会博览》2010,(5):280-280
坦培拉绘画是早期绘画的艺术前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坦培拉绘画语言和材料的不同,从而可以在油画创作中大胆尝试各种技术和材料,使画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通过油画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令世人瞩目。深入了解和学习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创作和弘扬本民族文化艺术都是十分重要的。自古以来,绘画风格和语言的演进都是在互为观照和相互补充的进程中逐步完善的,深入了解学习这一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形式美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掌握中国绘画的本体语言规律,同时还可以借鉴融合传统风格,使其在我们的创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进而才能创作出赋予时代精神的绘画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河西 《南风窗》2014,(5):89-91
<正>在艺术史的领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叙事。这些传奇虚虚实实,让艺术品也蒙上了层层或真或假的光环,需要艺术史家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辉煌灿烂的中国艺术,从绘画、书法、瓷器、造像、建筑,乃至物质文明中的点点滴滴,都让人为之颤栗,为之神迷。但如此丰厚的传统以往并未获得西方学者足够的理解,比如他们多聚焦于欧洲文化所看重的绘画和雕塑,而忽视了像书法等这类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这一情  相似文献   

6.
郭福明 《工会博览》2011,(2):186-186
数字绘画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电脑进行绘画,是计算机技术与绘画艺术结合的新领域,是传统绘画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新生儿,而数字绘画本身存在着独特的审美情趣.本文将以数字艺术多维性绘画方式、艺术家与受众的互动性交流、即时快速的传播特点、大众个性的审美理念对数字绘画的审美情趣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兰燕飞 《南风窗》2011,(24):89-91
在宋庄周边空旷的土地上,经常可以看到只干了一半的工程停在那里,就像艺术家们还未完成的一个个作品,横七竖八地戳着,满地狼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宋庄的现状,也是中国艺术的现状。一直以来,宋庄被誉为中国最具艺术家气质的群落之一。她具备了必要的条件:数量庞大的艺术家、随处可见的展览,以及满大街的画作和抽象主义的各类场馆。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时代,形式本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关注什么。他们已经进退失据苏滨(以下简称苏):毋庸讳言,在中国转型期艺术中存在着鱼目混珠的现象,以至于一提到行为艺术,不少人会觉得行为艺术家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张念(以下简称张):这种状况多少让人有点难受,也有点悲哀,但是没有办法,一个人该做什么应该由自己判断。在中国现代艺术的基本品质还没有具备的时期,一切都像一盘散沙。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处于不能容纳现代艺术的历史阶段,艺术是很难繁荣发展的。艺术要发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08,(22):48-48
王彦萍有出色的绘画天赋,对艺术有独特的领悟和理解,但拙于言词,从不显山露水、自我张扬;她做事执着,埋头教学和创作,从不“经营”和“包装”自己;她的作品数量不多,从不随意应酬、轻率下笔。像她这样年龄的女画家,常常会因为琐碎的家务和心态的变化,在艺术上趋于停顿或变得平庸,而她却始终保持着艺术上的专注、新鲜感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周尊圣的西部山水画以其独树一帜的绘画风貌引起了画坛的普遍关注。我认为,周尊圣的艺术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很自然的。因为,他的艺术中的确有很多发人深省启人深思的非常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一瞬     
冷秋 《工会博览》2010,(10):45-45
我很美,看上去叫人舒服。 这是那年同事王念说我的。王念给我的好感,不在于他说了一句使我舒服的话,更多的是他书法绘画艺术的精湛。  相似文献   

12.
我的选择     
绘画的形式不过是表现主观精神存在的一种语言方式。对于语言的选择,也是由人的个性精神气质所决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语言方式并不容易。但是,也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方式,这形式的躯壳中才有自我的精神存在。然而,我又不主张过于强调创新与张扬个性,因为,个性需要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滋养和对于自然,人生的体验与感悟才能丰厚,个性精深也才会得以升华。只有博大、深邃、充溢着这种丰富的精神内涵的形式才会有生命和活力,也自然就是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吴东魁,字昊天,号清瘦人。1956年生于山东菏泽,现为世界华人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长。他自幼酷爱绘画,视艺术为生命,历艰辛而不渝,终登艺术殿堂。1982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1983年调入中国报道杂志社任美术编辑。1985年世界科技博览会特邀展出他的《劲竹图》。中央电视台先后为他拍摄了专题记录片《天高任鸟飞》、《吴东魁绘画艺术》《吴东魁笔墨技法》《李宁和他的国画老师吴东魁》。山东电视台录制的《吴东魁画展巡礼》被译成六种文字在国内外播放,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4.
高行健 《工会博览》2010,(16):47-48
小说,应该是文学创作活动中比较高的艺术形式。说其比较高,是因为有人把诗歌创作比作了文学之塔顶端的明珠,所以,我们姑且这样给小说定位。  相似文献   

15.
韩波  贺小叶 《工会博览》2010,(7):125-125
扎染艺术在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当下工业发展迅速,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的社会状况下,研究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扎染在现代软装饰中的运用有着深厚的意义。本文通过洋葱扎染技术的尝试,透析扎染艺术在现代软装饰中的运用,发掘新的装饰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16.
想要对绘画有一个透彻的解释是个难事,大多是从自己的角度与体验去认识与理解它。一、我看绘画在我画集中的自叙,基本表达了我对绘画的大体认识,现抄录如下:……我赞同艺术为人生的主张。一切有碍于人生的事物(如大麻、春宫画)都应该取缔!但又不能规定艺术应走那条路,因为每条路都有它自己的‘风光'。比如能吃饱饭的淑女很容易多愁善感(林黛玉就老是哭哭啼啼。当然,要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她早就无暇去哭了。)这种感伤派,自有她抽抽搭搭的美。而那些饱经困苦,久经沙场的艺术家可能霸悍些,但他却能激励那些脆弱的神经。不要说耍猴不是艺术,因为它能给人以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韩善聪(以下简称"韩"):您认为,艺术与国际政治研究包含哪些内容,在学科中有怎样的定位?陈玉聃(以下简称"陈"):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也是作者个人的情感表现,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种门类。(1)艺术既然反映和表达着社会现实,国际政治当然也并不例外。从古至今,在国  相似文献   

18.
潘洪辉 《工会博览》2010,(5):155-156
随着数字图像时代的来临,在平面设计和摄影中,许多工作者通过对图像的后期编辑、处理得到了更加富有表现力的色彩。色彩基础理论是一切色彩运用的基础,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融会贯通使用。了解其物理理论,懂得数字图像颜色的形成,学会在现代数字艺术中随心所意的应用色彩,是处理好图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余承尧(1899—1993年)是上世纪80年代末轰动台港画坛的传奇人物,其艺术成就在中国现代山水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余承尧虽名震台港乃至欧美,但在祖国大陆至今仍不太为人所知。为了弘扬这笔宝贵的艺术遗产,笔者试于本文略论余承尧其人其艺。  相似文献   

20.
“战略”一词原是一个军事术语,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将道”.即军事指挥的艺术,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概念之一,被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用“战略”来比喻说明某个方面决定全局的策略以及对它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